军神点评:毛泽东为什么没有选择林彪挂帅出征
一九五零年十月一日,李承晚的部队越过三八线,随后美军在取得联合国的授权后于10月7日,先头部队越过三八线,10月9日,大部队全面越过三八线!
在决定是否出兵朝鲜的问题上,分歧很大,几乎所有的书记常委,军头都反对出兵,林彪的理由更充分。
林彪提出:“我军打蒋介石的军队是有把握的。但美军有庞大的陆海空军,有空海军优势,有原子弹,还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把它逼急了,它打两颗原子弹或者用飞机对我国城市大规模狂轰滥炸,也够我们受的。” “为了拯救一个几百万人的朝鲜,而打烂一个五亿人口的中国,是不划算的。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最好不打这一仗。”并说:“如果一定要出,那就采取'出而不战'的方针,这是上策。
尽管如此,林彪也积极的做好了一切的军事部署,个人也做好了出兵朝鲜的一切准备。这里补充一点,7月份的时候,毛泽东先后点将林彪和粟裕,这两人都递交了病假条。林彪确实病的很严
重,伤及神经,痛苦万状,靠鸦片吗啡止痛也是有的。粟裕是眼压的问题……。
虽然林彪是最合适的人选,最初的志愿军也是由四野组建的,但毛泽东最终选择的是彭德怀挂帅出征。
首先是彭德怀的观点符合毛泽东的心意,在10月5日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彭德怀的慷慨陈词则是,美国占领朝鲜中国无法安心搞建设,不如打烂了再建设的一番慷慨陈词。
其次,毛泽东担心林彪一旦挂帅出征,有可能会按照他“出而不战”的战略思想到了朝鲜仅仅摆出一副要“打”的架势,消极应战。影响了毛泽东要迅即歼灭几个师的战略设想。
很多人杯葛毛泽东的这个“歼灭几个师”的战略设想,这是不客观的。应该说,毛泽东的这个战略设想还是不错的,但它是建立在苏联参战,至少是提供空军有制空权的基础之上的。
在选帅的时候,周恩来还没有去苏联,也没有得到苏联不出兵的决定。按照当时设想,苏联保障制空权,“歼灭几个师”的战略目标不难实现。
我们只看到了长津湖十几万部队攻击失利,但我们并没有看到我们究竟失利在哪里?其中主要是来自于空中的损失是最惨重的,还有后勤,重武器等等,都是遭受空中的打击而损失的。
美军不但提供空中火力支援,形成立体火力打击能力,还有的就是空投,后勤,给养,伤员,侦察以及空中指挥等。而我们的志愿军单兵除了必要的武器弹药,还要负重个人的几天的给养,这些都是影响战斗力的因素。
当然,苏联已经通知中国空军没有准备好,还需要几个月,此时却应该调整战略目标,但已经来不及了,距离出兵还有一个星期,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兵势如此,已经收不住了。
再加上美军的进度,已经来不及做战略调整了。因此,林彪的那个“出而不战”毛泽东是不同意的。从军事常识上说也不切实际,出而不战,不如不出不战.出而不战,把部队摆在那里,明显是提供了空中的袭击目标!那个时候,美军在朝鲜拥有55个军用机场,仅F51野马对地攻击机就部署了1366架,还有在日本的轰炸机,海军舰载机,海军陆战队航空兵……空34师每天负责250吨的给养……!美军海军航空兵与海军陆战队航空兵三年以来在朝鲜战场投掷的炸弹比整个二战还多出7000吨!把部队摆在那里,出而不战,明显是找挨炸去的!
再有,美国一旦在平壤一带构建防御纵深,那么北朝鲜也就不会存在了。一旦美军的防御纵深构成,你再夺回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如果再形成两军在朝鲜对峙的局面,试问,中国需要多少兵力?消耗是多少?就新中国那点家底拖也被拖垮了。
根据美国1950年11月21日参联会决定,支持麦克阿瑟的作战计划,消灭三八线以北的一切抵抗力量,之后在联合国的监督下举行大选。志愿军部队摆在那里,你不战,麦克阿瑟可是要战的!
从这个角度上说,抗美援朝的决定是正确的。北朝鲜没有被灭掉也证明了中国在朝鲜取得了胜利。
林彪是一个有个人主见的且有严重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人,一旦挂帅出兵朝鲜,肯定会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现象发生,那就会彻底打乱毛泽东的战略部署。因此,毛泽东没有选择林彪挂帅出兵朝鲜也是正确的。
截至二次战役,应该说,毛泽东的战略略思想还是正确的。
第三次战役开始就犯了的错误。没有认真总结二次战役以来的经验教训,没有看清中美国力的差距,军的差距。对美军以及美国政府有误判。特别是越过三八线,纯属是出于政治目的,为过而过。陡然的将后勤供给线又延长了200公里,连西线的米格走廊都无能为力了!
已标注为刀锋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