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我为什么称您为“邓小平阶级”?
邓小平同志,在“留园”这个平台,我说心里话,他只是借了教员太阳的光芒的才能在中国——仅仅是最近的——现代史上留下星光,仅此而已;还有,他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这是最重要的,让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后者,这是《特约评论》坛“文革派”和“改开派”争论的焦点。
上帝靠着撒旦而发光,邓小平则靠着教员才在中国的现代史上留下“三次不认主”和“猫论”的光辉形象。
在我阐述【邓小平,我为什么称您为“邓小平阶级”?】之前,有必要讲一个圣经故事,那就是“彼得三次不认主”的神话故事。 圣经的马太福音中说:“ 耶稣对彼得说:‘我实在告诉你,在今天晚上,鸡叫以前,你会三次不认我。’彼得对他说:‘即使我必须跟你一起死,也绝不会不认你。’其他的门徒也全都说了同样的话。”(马太福音 26:34-35)
彼得对耶稣发誓了,说不会不认耶稣的。
好的,我们再往下看:
“彼得坐在外面的院子里,有一个女仆上前对他说:‘你也是跟那个加利利人耶稣一伙的!’ 彼得却在所有人面前否认说:‘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第一次不认主)他走出去,到了门廊,又有一个女仆注意到他,就对那里的人说:‘这个人是跟拿撒勒人耶稣一伙的。’彼得就再一次否认,并发誓说:‘我不认识那个人!’(第二次不认主)过了一会儿,站在周围的人过来对彼得说:‘你的确跟他们是一伙的,从你说的方言就知道了。’那时彼得开始赌咒发誓说:‘我不认识那个人!’(第三次不认主)立刻鸡就叫了。彼得想起耶稣说过的话:‘鸡叫以前,你会三次不认我。’他就出去,痛哭了起来。”(马太福音 26:69-75) 圣经中的"彼得三次不认主"的故事,跟邓小平的三上三下何其相似。更相似的是,圣·彼得——西门·彼得(三次不认主的彼得)——做了罗马教会第一任(天主教)的教皇。邓小平与西门彼得(圣彼得)一样,不会因为各自有“三次”背叛主子而背离主人而去。
现实中的彼得是德高望重的长老级使徒。这和邓小平是一样的。 对圣经的分析,加之对历史的比对,我是尊重邓小平个人的。
问题是,“改开派”对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掉入西方话语权的迷信,使我不得不对邓小平加以深度的考证。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开”以来,到现在,已经走过了45年的历程。
现在我们来看看,“改开”成功了吗?
《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这是1985年3月7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做的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的讲话。邓小平同志说,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我们采取的所有的开放搞活改革等方面的政策,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的走了邪路了。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它的地方也富裕起来,并且是先富裕起来的地方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提倡人民中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是同样的道理。对于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个人,也要有些限制,例如征收所得税,还要提倡有的人先富起来之后自愿拿出钱来办教育、修路。
“改开派”经常说邓小平是我国“改开”的总设计师,我们可以从以上的讲话中,可以看到有关“改开”是否成功的标准。邓小平同志说的以下的两个标准很明确,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走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是两极分化。而且这里强调两个方面,一个是如果我们的政策使得两极分化,那我们就失败了;二是,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的走了邪路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在的贫富差距相比四十多年前,是前所未有的扩大了!
我们再讲讲历史,从党的一大、二大起,至现在,党的最高纲领就是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产主义!
现在,请问“改开派”们,你们看看现在中国社会上现有的实际情况,你们想一想,“改开”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我们是否产生了新的什么资产阶级了?我们是否走了邪路?
如果说“改开”没有产生资产阶级,那是睁眼说瞎话。OK,现在邓小平阶级又说了,是“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了。
再,邓小平在文章里还说,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从长远来说,最终要过渡到共产主义。 以上的说辞,并非我特意捏造邓小平的说话内容,“改开派”们可以查阅《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0页至111页。 但是,我要实事求是地说,中国现在第一,贫富差距那么大;第二,产生了大量的资产阶级,这全是邓小平的“罪过”?我说,肯定不是的,而是“邓小平阶级”干的。
不能将胡子眉毛一把抓,将责任全推给邓小平同志,他是好同志。 把邓小平同志说成是“邓小平阶级”,比较符合教员与其之间的巨大的代沟与鸿沟,如同彼得与耶稣一样。我认为,我相信“改开派”的绝大多数的人也会承认,邓小平同志除了设计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而外,好像并无在共产党内部有什么巨大的个人影响。请看对比:
1,农村包围城市,弱势进入军阀割据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间隙”地带,最后夺取了全国政权;
2,第二不计一城一地得失,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3,抗日战争持久战,以时间换空间,最终打败日本帝国主义;
4,部署刘邓陈谢陈粟三路大军,进行战略反攻,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插国民党统治中心;
5,辽沈战役,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6,解放战争中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让美苏妄图分裂中国的阴谋战略梦碎;
7,不对“解放”香港,保留了新中国与世界贸易联系的桥梁和窗口;
8,不攻占金门,既保持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又可随时炮击金门,从而形成了对台湾和美国脖子上的绞锁;
9,建国后,采取向苏联全面合作的战略,收回东北自主权,废除了苏联与蒋介石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并获得了工业基础建
立的钥匙;
10,强势出兵朝鲜,赢得立国之战;
11,“两弹一星”战略的战略,强势介入苏美二者之间的战略“间隙”中心;
12,兵乓阳谋外交,将最阴险的殖民宗主霸权从危险中拉回到“现实”中,破冰中美关系;
13,三个世界的划分理论,在意识形态中,使中国除了苏美之外,四海皆兄弟;
14,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教员在炉火纯青的年龄,发动的抵御资本,强化世界唯一的、纯正社会主义经济的革命,它
标志着中国在意识形态中,正式介入了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我创新地定义为“毛氏兼爱社会”)的两大社会之间
的“间隙”时空。教员英明地认为,要正确地认识“资本”,而不是打倒他们,他们才能心甘情愿地为人民服务。
15,按照德国前总理施密特所说,毛泽东干了两件伟大的事情,一是建立了新中国,二是解放了妇女。教员将中国妇女的
地位举到了与男性同等的高度:“妇女能顶半边天”。这是教员对西方普世价值话语权的藐视。是教员确立女性思维
基础。其实,毛泽东思想何不是女性思维?我认为,百分之百的是。以弱胜强(不是优胜劣汰),和睦生财(不是
一家独揽),共同富裕(不是私有攫取),官兵一致(不是官越大贪越多),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不是不救刘少
奇,而是他一意孤行誓与人民为敌)......等等 以上15点,没有哪一点是邓小平的战略理论,我写下来,其实是抬高了邓小平的“知名度”。如果没有撒旦,没有人知道上帝那么爱人;没有邓小平,没有人去概括教员的丰功伟绩。 当然,邓小平领导了教员走后由教员打下良好基础的“改开”,按照他提出的“两个标准”,“改开”成功了吗? 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教员能再领导45年的“改开”进程,那弘景一定是邓小平阶级所不想看到的——即不会滋生和产生新生的资产阶级和贫富悬殊的比资本主义更资本主义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所以,我称“邓小平”为邓小平阶级。
从好的一方面说,“邓小平阶级”集全部精英的小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大体系做对比,邓小平阶级并非是“文革派”叫嚷的“邓矬子”(这种称呼不是学者的礼貌),而是人民——自己贪了之后——的聚宝盆之一。
从坏的方面说,邓小平阶级干的一切损害人民利益的事,不能全部由邓小平同志一人承担,而是让邓小平同志在量子世界中仍然像彼得一样,永远被人们记念着。
贴主:沙河粉于2025_01_13 17:45:17编辑
已标注为沙河粉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