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人间烟火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迟来的认可·梵高的悲喜剧·说明了什么?

送交者: 野山鹿鳴[♂☆★★星辰大海遠方★★☆♂] 于 2025-02-16 17:51 已读 775 次 5赞  

野山鹿鳴的个人频道

+关注


迟来的认可·梵高的悲喜剧·说明了什么?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出生于荷兰的一个小牧师家庭,他的一生几乎是艺术与挣扎的代名词。尽管今天梵高被誉为后印象派巨匠,他的作品在全球享有极高的声誉,但在他有生之年,梵高却几乎未曾尝到一丁點,成功的滋味。

梵高的父母对他的人生和艺术之路有显著影响。梵高出生在荷兰布拉班特省的祖德特村,他的父亲,是一位荷兰改革宗教的牧师,他的母亲是一个热爱艺术的家庭主妇,她擅长绘画和手工艺。这种家庭背景,为梵高提供了一个充满宗教和文化的成长环境。

尽管梵高的父母在他决定成为画家时,并不完全支持,但他们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家庭环境,使他能在艺术道路上,进行初步的探索。他的母亲特别影响了他对自然的热爱,这在他后期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梵高的艺术生涯开始于27岁时,这比许多艺术家開始的都要晚。他的早期作品多为阴暗、色彩沉重风格的作品,這與他生活環境影響有關,反映了当时荷兰农村,辛苦的生活与劳动场景。

梵高的成长和教育过程, 較一般人相对多样化,他的艺术成才之路,并非走的传统艺术教育路线。

梵高最初所受的教育并不专注于艺术。他在荷兰接受基础教育,后来被送到一所严格的宗教学校。在这段时间,梵高并没有表现出对艺术的特别兴趣 。


梵高的艺术之路,开始于他20多岁时。他最初在海牙接受了一些非正式的艺术教育指导,在他的表亲Mauve那里学习画画,这对他的早期艺术发展影响颇深。他在这个时期主要学习素描和水彩画 。

梵高大部分的艺术技能,都是通过後來的自学和大量的实践获得的。他阅读了许多关于艺术和艺术技巧的书籍,并通过复制插图和画册来学习。梵高非常重视实地寫生作画,他认为这是学习和掌握艺术的最佳方式 。

梵高在巴黎期间,他的艺术风格发生了显著变化,这部分得益于他与其他后印象派画家如高更、塞尚等人的交流。在巴黎,他接触到了新的艺术风格和技巧,如点彩法等,这些都深刻地影响了他后来的作品。

梵高的艺术成才过程,展示了他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和非凡的努力,尽管他的艺术生涯只有大约十年,但他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并逐渐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梵高的经历表明,坚持和热情,實踐和努力,对于艺术家的成长至关重要。

梵高所受的正式艺术教育有限,他大部分的艺术技能,都是通过自学和大量的实践获得的。

梵高的精神健康问题,是他一生的重大负担。他经历了多次精神崩溃。

最著名的一次是在1888年,他在法國阿尔勒發生的的自我割耳事件后,被送入精神病院。

梵高的自我割耳事件是他生命中最广为人知的一幕,也是艺术史上最戏剧性的事件之一。

这一事件发生于1888年12月23日,在法国阿尔勒。当时,梵高与另一位知名的画家保罗·高更住在一起,两人之间的关系因为频繁的争执, 從友好变為紧张。

根據歷史记录,和梵高的信件描述,梵高在一次与高更激烈争吵后,情绪极度不稳定。在那个晚上,梵高用剃须刀,割掉了自己左耳的一部分。

梵高割耳後自畫像

割耳后,梵高在血泊中被警察发现,随后被送往医院。

割耳事件發生後,世人認為他是精神病,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多次被送入精神病院。也導致當時很多人,都把他當成神經病對待, 而忽略了他心中的真正痛苦, 忽略了他的藝術才華, 和藝術創作。




即使在这样的痛苦中,梵高还是创作出了【星夜】、【向日葵】等世人皆知的杰作。


梵高于1890年7月27日,在法国奥韦尔的一片田野中,用左轮手枪向自己的胸部开枪,两天后因伤势过重去世。死時只有三十七歲, 一代繪畫巨星殞落, 無聲無息。


尽管他的死因普遍被认为是自杀,但关于他的死亡, 直到目前,仍有诸多争议和不同观点, 而沒有完全一致的定論。

他的去世在當時, 就是一個无名之辈,微小生命的结束,沒有人給予過多關注,但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梵高的艺术才華,卻逐渐被世界,认知和赞赏。

今天,他的作品被视为无价之宝,他的生平和艺术成就, 也成了被研究的热点。

梵高的艺术生涯十分短暂,但他的作品数量却非常惊人。在大约十年的时间里,梵高创作了大约2100件艺术作品,其中包括大约860幅油画。这些作品大部分,都是在他生命最后两年创作的。

梵高作品,現在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拍卖价格极高。

梵高去世一百年以後,他的画作在艺术拍卖界非常抢手,经常拍出破纪录的价格。以下是一些拍卖记录:

【保罗·加歇医生的肖像】 ,(Portrait of Dr. Gachet) 这幅画,是梵高作品最高拍卖價纪录之一,1990年在纽约的佳士得拍出8300万美元的价格。

【带柏树的果园】(Verger avec cyprès) ,2022年以1.172亿美元的价格成交,成为梵高作品,有史以来在拍卖中,售出的最贵画作,这次拍卖在纽约佳士得举行。

【鸢尾花】,(Irises)梵高的另一幅著名作品。鸢尾花1987年,在苏富比拍卖会上拍得5390万美元,后来被J. Paul Getty Museum收购。

梵高的畫, 鷲尾花
【向日葵】,(Sunflowers)梵高的向日葵几个版本之一,在1987年以约3970万美元售出,现藏于东京的Sompo美术馆。


梵高的畫,向日葵

这些销售记录突显出市場對梵高作品,持续的高需求和超高市场价值。

他的画作很少出现在拍卖市场上,但每当出现时,通常都会创下历史性的超高价格,反映了市場對这位艺术家,遺產作品的评价。


梵高的畫, 食土豆者

梵高的原版油畫【食土豆者】,現藏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館。這幅作品是梵高早期的重要作品,於1885年在荷蘭努南完成,描繪了一群農民在昏暗的室內共同用餐的場景,展現了當時荷蘭貧困階層的艱苦生活。梵高試圖通過這幅畫表達對農民生活的同情和尊重​

总体来看,梵高的作品,都体现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尽管他生前鲜少, 就是沒有得到任何认可,但他的作品目前在世界艺术史上,卻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感情方面,梵高的一生也是颇为坎坷,他没结過婚,也未有过长期稳定的伴侣关系。他曾向几位女性求婚,均被拒绝。

他曾經与一位名叫西恩·胡尔尼克的女子有过较长时间的同居生活,这段关系最终也以失败告终。

梵高的生涯和作品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梵高的生涯是否告诉我们,艺术家的成功不应仅仅依赖于他所处的时代。社会的认可可能迟来,但真正的才华,总会在某个时刻,被世人发现。

梵高的坎坷一生,也让我们看到,“精神健康问题”,似乎不应成为创作的障碍。

另外這種精神健康問題,到底是真正的精神問題, 還是當時的人對這些藝術天才特殊行為的不理解, 而導致發生的反常事件?

在某些情况下,藝術家的痛苦, 通過某種不被人理解的反常,表現出來, 卻成为其艺术表现的一部分,使得作品更加深刻和感人, 卻被常人認為這是精神失常。

历史给予梵高一个迟到的认可。这是否也在提醒我们,评价一个艺术家,不应仅局限于他生前,应从更长远的视角来觀察。

梵高的生与死,他的艺术与疯狂,构成了一曲獨特,令人動容的人間悲喜剧。

他的才华在生时未被认可,窘迫潦倒,甚至被视为神经病,而今他却成了世界上最受欢迎,尊敬, 和最受吹捧的画家之一。

梵高的故事是否可以讓我们反思? 艺术的意义,社会对于艺术家的态度与责任 ,是否有可商榷, 反省之處 ?

這使我想起了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一回,唯一以作者身分,寫的那首古體絕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感謝收看, 週末快樂,

贴主:野山鹿鳴于2025_02_16 17:55:28编辑

贴主:野山鹿鳴于2025_02_16 17:58:50编辑

贴主:野山鹿鳴于2025_02_16 18:05:41编辑

贴主:野山鹿鳴于2025_02_16 18:07:12编辑

贴主:野山鹿鳴于2025_02_16 18:08:42编辑

贴主:野山鹿鳴于2025_02_16 18:26:34编辑

贴主:野山鹿鳴于2025_02_16 18:30:45编辑

贴主:野山鹿鳴于2025_02_16 18:33:41编辑
贴主:野山鹿鳴于2025_02_16 18:34:17编辑
喜欢野山鹿鳴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野山鹿鳴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很好的问题,可惜无解。 (无内容) - 无心上床 (0 bytes) 02/18/25
佩服鹿兄弟勤奋又高产 (无内容) - 花似鹿葱 (0 bytes) 02/17/25
謝謝又見宇兄鼓勵, (无内容) - 野山鹿鳴 (0 bytes) 02/17/25
因为非凡 - 渗透转角 (147 bytes) 02/16/25
(^-^) 渗透转角 给 野山鹿鳴 赠送一只金笔! - 渗透转角 (128 bytes) 02/16/25
感謝轉角厚贈, (无内容) - 野山鹿鳴 (0 bytes) 02/17/25
感謝轉角兄支持鼓勵, (无内容) - 野山鹿鳴 (0 bytes) 02/17/25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