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语】那一场《京都爱情故事》(3)
(原创:灵隐士)
【源氏物语】那一场《京都爱情故事》(3)
光源氏一生最爱紫之上(嘿嘿,作者紫式部进入自己的爱情角色了。),但是没有给对方正妻的名分,只是给了对方管家婆的实权,不止一次把其他女人领回家里当姨太太,让对方帮忙照顾。在外人眼里紫之上是家眷之主,贤慧淑良,顾全大局,其实她心有芥蒂(这事儿摊谁身上谁也会有芥蒂啊。),时间长了就有了心病,最后落得个抑郁而死(唉,林妹妹与薛宝钗特点的混合体)。失去紫之上的光源氏非常难过(你活该,我说早点你干嘛去了?失去了你才难过啊,以前是你占人家便宜人家不跟你计较,你倒得了便宜卖乖——成习惯啦。),历经凡尘世事,最后出家为僧。这情节,嗯。。。像不像黛玉葬花郁郁而终,宝玉最后四大皆空,远离贾府遁入空门,孤灯诵经了却残生?
当然会有人质疑,《红楼梦》立意深刻多了,不仅描绘了宝玉黛玉的爱情悲剧,此外还重金花大力气讲述出大家族的盛极而衰,这个命题可是比纯爱情的《源氏物语》有深度,有哲理了吧?是的没错。这个主题自古以来也是符合“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阴阳转换”的道家精神,其实也有类似的长篇作品,还是日本。在13世纪,曾经有一本奇书叫做《平家物语》,作者虽然不留名,但是基本保持客观的立场,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评价书中人物,而没有抱着固定,固化,一成不变的单立场批判态度——这一点对于文字工作者来说难能可贵。《平家物语》的男主角平清盛以武治国,成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位以武士登上相国职位的人物,权利遮天,控制天皇,让平家一时盛极——瞧,连名字都为“盛”。平清盛后来削发为僧,但是暗中仍然控制大局,只不过他死之后平家后继乏人,家族迅速崩落,反被本来处于弱势的对手源氏逐渐反败为胜,在关键的“坛之浦之战”中全军覆没,家族唯一血脉跳水自杀。源氏从此壮大,并建立起日本历史第一代的幕府制度(大将军手握军权治理国家),说起来这一招还是学对手平清盛的呢。《平家物语》之主题正是月盈后缺,盛极则衰的道理。这是不是跟《红楼梦》中贾府的命运很像? 对了,周作人还为此书翻译了开场白呢:
祇园精舍的钟磬,
敲出人生无常的响声;
娑罗双树的花色,
显示盛极必衰的道理。
骄奢者不久长,
犹似春梦;
强梁者必消逝,
恰如轻尘。
翻译得挺好,意境到了,文风挺现代白话,行云流水。不过灵隐个人感觉少了点节奏感,节律感,就像。。。对联啦,绯句啦的那种古典韵味。
这样看来,《红楼梦》更像一半是海水,海水涨潮退潮对应了兴极则衰——这种人间哲理的部分有点像《平家物语》,而另一半是火焰,如火的赤热爱情,郎情妾意——这种千古吸睛的爱情则像极了《源氏物语》。当然,红楼梦也有灵隐欣赏的部分,比如描述雅人的日常生活,那些对白,人物性格的刻画,文风灵动带有玄机,其实挺有趣,哈哈。
光源氏情人过多,不太宠爱第二个正妻女三宫,女三宫后来跟人私通生下男孩,之后落发出家当尼姑。这情节,像不像《天龙八部》里面的大理王妃刀白凤,被丈夫冷遇之后,跟另外一位段郎生下了段誉,平日则居于佛堂之内对佛诵经?遥想当年的香港,可是东方的自由之港,你要说说金庸没有听过《源氏物语》的传说,看过《源氏物语》这本书,那我可不太相信——因为金庸爱读书在圈子里是有名的。
“明月心,水灵光,燕南飞,花满天,傅红雪,白天羽,李寻欢,楚留香,无花,宫南燕,花满楼,西门吹雪,叶孤城,花无缺,邀月,怜星,孟星魂,律香川,杜青莲,沈红叶,王怜花。。。”
以上名字均为古龙武侠小说的主人公。是不是总觉得似曾相识呢?哈哈。我觉得跟《源氏物语》的命名风格挺像的,古龙的风格跟同期的梁羽生,金庸的武侠命名规则完全不是一种套路。况且大家都知道,古龙笔下主角的性情跟日本浪士风格非常之相似,人情淡薄,外表冷漠,自尊极强,大多留恋烟花之地,喜欢对酒成影,为剑痴狂。
也挺正常,前人铺路后人方便,有个借鉴在此之上创作,就有文学的根基,也容易被大众接受。《源氏物语》成书于1008年,在北宋的早期,就是传说《狸猫换太子》的那个年代,比起《红楼梦》早了750年,比金庸,古龙早了950年。 至少灵隐这样溜了一圈子下来,知道了些东西,长了些见识。
已标注为ling_yin_shi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