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洞的故事(1)7381工程
前些天,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赛义德·哈桑·纳斯鲁拉在以军对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空袭中死亡。
中东战火越来越扩大,吃瓜群众也忧心忡忡。但是国际局势风雨诡谲,明争暗斗此起彼伏,咱小民真的参不透个中机缘。但是听说纳斯鲁拉是在地下室(地道内?)被震死的,尸体表面没有损伤的新闻还是引起我的一些联想——
“深挖洞”这么智慧的发明不好使了?
“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是1969年珍宝岛事件后,中国人民努力苦干的一件大事。俺们哈尔滨就有这样浩大的工程,简称“7381工程”
四个数字不是难以破解的密码。非常直白,就是代表挖洞的年月日。这工程就在俺们哈军工大院,大院主道右侧,有一座完全用水泥浇注的房子,四四方方没有窗户,两扇大铁门长年紧锁,据说从这里下去,便可进入哈尔滨人人皆知的“7381工程”地道。
“7381工程”主要是在南岗区大直街下开挖的。最深处达24米,从最东处哈军工起始向西,经过-烟厂-哈尔滨电影院-铁路局-西大桥-和兴路,有5个三跨和双跨的车站,两个变电所,再向周边辐射。
这条线正正地是在哈尔滨地理位置上最高的地区南岗,从东边哈军工(当时一半归了省军区)起始,一直向西;中间经过烟厂:俗称“老巴夺”,始建于1902年,是波兰籍犹太人兄弟创办的,秋林公司:当年最大的百货商店;哈尔滨铁路局:最早的中东铁路局及其宿舍区“黄房子”;到西边哈工大。沿途还有三座教堂,哈医大,邻近就是黑龙江省委。可见其位置之好,任松花江发大水淹了道里道外,这里永远安然无恙,俗称“龙脊”。如今在“龙脊”身下动工,那就是刨开了龙脉啊!
手懒,关于7381详情从度娘摘录如下
“经过6年连续施工建设,完成工程埋深21米、高6米、宽7.3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干道工程111800平方米,干道全长9.5公里。”
“拉开最后一道铁门,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这是一条巨大的拱形通道,一个人站在通道里,顿生微不足道的渺小感。宽大的混凝土拱板高高地“扣”下,整齐而肃穆地排列,犹如一条伏息的卧龙。
脚下是粗糙积尘的水泥路面,每走一步都会发出清晰而回荡的声响。记者极目前望,灯光所及不足二十米范围。
这条通道可以轻松容纳两辆重型坦克并行,一辆大型消防举高车通行时,甚至可以半展一节曲臂。在如此深的地下,挖掘如此规模的隧道,在那个没有高科技手段的年代,所费人力、物力可想而知。
顺着灯光,向黑暗处走去,却总感觉灯光总在不远处,脚下有不尽路。一名工作人员说,他们在定期维管时,开着吉普车从哈工程大学入口到工大入口,只要十分钟时间。”
这样浩大的工程,放今天“基建狂魔”最大的盾构机上场,可能就是“piece of cake”,可是当年没这条件,全都是经过严格政审的工人一锹一锹挖出来的!
必须致敬伟大的工人阶级!
当年,全国城市都有这样的“人防工程”,归属“市人防办”。还有人计算,全国挖防空洞的轴长度超过了万里长城,挖土体积超过了长城的土石方总量。哈尔滨“7381工程”是全国规模最为宏大的人防工程。
应该是哈尔滨率先启用了这地下长城,记得最早在秋林公司下面设立了秋林地下商场,然后以此为中心,扩大到周边几条街道。当然主要还是大直街下面,建成了“地下商业街”。
必须承认,当年的规划者很有远见的设计就是结合将来发展的地铁交通,哈工大、博物馆、哈工程大学等一系列大的出入口,修建时就参照了外国地铁建设的标准,管这些出入口叫“地铁站台”。如今这些“地铁站台”梦想成真,真的被建设成哈尔滨地铁一号线的站台了。
“深挖洞”在城市还有利用改造的可能性,但是,中国当年在深山老林也“深挖洞”。这就是1964年启动的“三线建设”。
起初三线建设项目遵循“靠山,分散,隐蔽”的选址原则。后来就直接变成“靠山,分散,进洞”,大量项目被迫打洞,办成了“洞车间”“洞工厂”。
如果整体看“三线建设”,应该有得有失。但是咱们单说这“挖洞”,绝对成了鸡肋。
前前后后多少钱啊!
已标注为花似鹿葱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