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亞淪「談判籌碼」 澤倫斯基4原因拒讓步
和平計畫絆腳石?克里米亞淪「談判籌碼」 澤倫斯基4原因拒讓步
2025-04-25 13:02 聯合報/ 編譯徐榆涵/即時報導圖左至右分別是俄羅斯總統普亭、美國總統川普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法新社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邁入第4年之際,美國總統川普提出一項和平構想,內容疑似包括美國承認克里米亞為俄國領土,挑動烏克蘭主權底線,再度引爆國際輿論爭議。儘管克里米亞自2014年遭俄方強占以來已處於實質控制之下,但對基輔而言,這塊南方半島從未失去法律地位與國族認同,也不容淪為外交談判的籌碼,BBC分析4大原因。
俄羅斯於2014年2月出兵克里米亞時,總統普亭起初否認與這場突襲有任何關聯。當時一群身穿未標記軍服、臉部蒙面的武裝人員占領當地議會並迅速控制整個半島,這些被稱為「小綠人」的部隊,成為俄烏戰爭的開端,並在2022年演變為全面入侵。
如今,克里米亞問題成為川普所主導的和平計畫核心。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明確表示,不可能承認俄羅斯對該半島的主權。
雖然川普尚未正式公布和平計畫細節,但多方報導指出,內容可能包含美方承認克里米亞為俄國「法理上的領土」(de jure)。川普曾表示,克里米亞「早在多年前就已失去」,如今「甚至不應列入談判範圍」。
一、克里米亞象徵烏克蘭主權底線
然而,對澤倫斯基而言,放棄克里米亞無異於背叛國家。烏克蘭在野議員赫拉先科(Iryna Gerashchenko)強調:「領土完整與主權是烏克蘭人民的底線。」
川普也質疑道:「若澤倫斯基想要克里米亞,為何當初11年前俄國接管時他們不曾奮戰?」實則當年俄軍趁政局混亂迅速以武力奪取克里米亞,雖未爆發全面衝突,但整起事件仍在武裝威脅下完成。
普亭後來承認,他是在親俄派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被推翻後,與高層召開深夜會議策畫奪取克里米亞。
二、克里米亞成為川普和平計畫的絆腳石
對於急於促成和平協議的美國總統而言,克里米亞可能成為一個難以跨越的絆腳石。
川普說得沒錯,烏克蘭在可預見的未來收復克里米亞的可能性極低,該地事實上(de facto)已被俄羅斯控制。但這與美國正式承認其法律主權(de jure)仍有極大差距。
澤倫斯基則援引2018年時任美國國務卿龐培歐(Mike Pompeo)發表的「克里米亞宣言」,其中明確否定俄國併吞並承諾將持續捍衛烏克蘭主權,認為川普當年既曾支持烏克蘭,如今也應堅守立場。
三、烏國憲法明定領土不可讓渡
若美國認可俄國這場未獲國際社會承認的「領土掠奪」,將對《聯合國憲章》與國際法原則造成嚴重衝擊,也讓黑海周邊如羅馬尼亞等國深感不安。
戰爭初期,雙方曾於伊斯坦堡初步討論將克里米亞問題擱置10至15年後再談,但方案最終未能落實。
澤倫斯基則強調,自己根本無權放棄克里米亞主權,「這已違憲,無話可談」。烏國憲法第二條載明,國家主權遍及全境,領土「不可分割、不可侵犯」。任何領土更動,須經國會授權並舉行全國公投。目前在戰時狀態下,憲法也無法進行修改。
不僅美方面臨烏克蘭憲法限制,俄羅斯同樣將其視為和平談判的「絆腳石」。若美方承認俄國非法占領,不僅越過烏克蘭底線,也可能造成區域長期不安。
四、歷史糾結與民族傷痕交織
歷史上,俄國人長期將克里米亞視為己土。普亭聲稱與該地擁有「不可分割的活生生連結」,強調黑海渡假勝地的歷史與情感價值。
但事實是,1991年蘇聯解體時,克里米亞與全烏克蘭投票贊成獨立。當時該地為烏克蘭的自治共和國,並允許俄羅斯租用塞凡堡(Sevastopol)作為黑海艦隊基地。
2014年併吞後,普亭試圖穩固掌控,2018年建造長達12英里的克赤海峽大橋(Kerch Strait Bridge),2022年進一步奪取亞速海沿岸陸路走廊。
他聲稱克里米亞於1954年由蘇聯領袖赫魯雪夫(Nikita Khrushchev)「送給烏克蘭」是對俄羅斯的「掠奪」,需予以「糾正」。事實上,克里米亞自1783年起為俄國帝國領土,1954年兩國皆為蘇聯共和國,移交未引發爭議。
克里米亞曾是韃靼人(Crimean Tatars)的故鄉,他們在1944年遭史達林流放至中亞,直到1989年才逐步返回,如今占當地人口約15%。
俄國於2014年舉辦的公投被國際社會視為「假公投」,聯合國大會亦通過決議支持烏克蘭主權。國際刑事法院更認定,俄國對克里米亞的行為構成「持續性占領」。
克里米亞韃靼族代表機構「梅吉里斯」主席朱巴羅夫(Refat Chubarov)呼籲,「烏克蘭絕不可用任何形式的領土讓步來換取和平。克里米亞是我們的祖地,也是烏克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全球熱話題】▪美中關稅協議有望?陸才否認談判 川普:習近平已打給我
▪為和平犧牲?俄致命空襲首都 基輔市長:烏恐須領土讓步
▪各說各話?川普曝美中官員已會晤 中方打臉:無稽之談
▪和平絆腳石?克里米亞淪談判籌碼 澤倫斯基4原因拒讓步
▪川普執政近百日 對台態度變化?學者:還不是美國優先事項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