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日记(14)英语沙龙
回上海两星期了,今天应邀来到以前学英语的老年大学,停了一年的英语沙龙,今天随着我的回归,再次举行了。
都是些志同道合的老年同学,大家一阵互相问候寒暄后,我们开始了今天的主题。
我为这次沙龙选择的 Topic 是 Benefits for older Americans,其实就是按照我去年写的贴文,《令人惊叹的老当益壮》https://web.6parkbbs.com/index.php?app=forum&bbsid=2198&act=view&tid=4507917 里的内容展开的。
我先介绍了马里兰的 50+ 老年活动中心,那里每天有乒乓球、斯诺克、舞蹈、唱歌、绘画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而且还提供免费的午餐(只是需要提前预约),我还给大家展示了上个月的菜单照片(每天换花样的),最后又在沙龙群里,发布了下面那张两位高龄老人在活动中心就餐的照片,让大家看照片猜年龄。
大家异口同声地猜:大概七八十岁吧,谜底揭晓后,令众人惊叹不已(一位98 岁(右边),一位87岁)。
我介绍完后,大家开始了热烈的讨论。
沙龙组织者 Mary 感慨地说:作为祖父母,阿拉中国老人都把照顾孙子孙女作为自己的责任,每天都在辛辛苦苦,忙忙碌碌,接送孩子,为孩子做饭,几乎是年中无休的。她也不例外,日常生活基本被套牢了,每星期只有周末,儿子媳妇休息时,她才能来老年大学玩玩。
另一位同学 Nance 问:美国老人有帮带孩子的吗?我回答:我们小区里,几乎很少看到有外国老人在带孩子,只看到几位国内来的老人,经常推着小孩车来 playground 玩,大概是两国文化不一样吧:)。
换个角度看,外国老人没有替儿孙带孩子的责任,同样,等老人老了,孩子也没有必须照顾老人的责任。我在美国超市和加油站,经常可以看见有的孤独老人,拄着拐杖或助步器,在步履艰难地购物和加油,也许他们一旦生活不能自理了,去养老院才是个出路。所以,两国文化也是各有利弊吧。
说起文化差异,我再次发表了我的观点,中国老人经常会说句口头禅,阿拉老了,不中用了,正在往来的路上去了(We are on the way to death),其实我们真应该学学人家老外,抛开政治观点不说,那拜登和特朗普都八十了,还在为选总统四处奔波,奋勇拼搏呢!
已标注为laopika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