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记
读书 随记
“上初一时,见到路过的画框店里挂着梵高的《星空》,太喜欢了。生日时,求爸爸买下它当作生日礼物。一问价:2000。“用这价买个假恵,太贵了。”我支持要。爸爸说,你天天去看一个月,如果还想要,就买。我第一周天天去看,还拉上爸爸。第二周,是爸爸提醒我,“别看动画片了,去看《星空》。”后来,总之,自己把这事给忘了。”
《世说新语》就记到这儿。
“对许多的事情的感觉和看法,随着时间,会变的。”
《唐宋笔记》,加上这些话。
“从这件事中,我体会到….”
高中作文,规定要写这一段。
《前赤壁赋》,是篇作文,弄文笔,显文采,赛文境。能落实的话,没几句。太包装。太秀美文。
《后赤壁赋》,好些而已。
联系苏轼其它几篇 ,喜雨亭记凤鸣驿记凌虚台记,会觉得,这人像是深不了,沉不了,写什么,都有一副“场面上的人”的样子。
苏轼的文风诗风书风,影响挺不小。受其影响写诗作文常犯的毛病:辞大于义。
读苏轼有集中的感受:明明体会不到的,偏要写,于是就用话术,诸如“羽化而登仙”“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 邪?”这真是行文者要不得的东西。
相类似的,脱口秀,相声,李雪琴一说“我妈那人”,郭德纲一说“街上走过来一人”,不是没话找话说,就是把好好的话说得好上加好,素日里根本听不到的话。
有句洗脑的话: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于是产生了样板戏,集体创作,正能量作品。
张爱玲听进去的话则是“只有真实,才是猜不到结局的。”
去生活,纵然写,也是去生活。搞文学创作,是编日子,把安排日子当彩排日子了。
话术
木心说,屈原是中国的塔尖。学生问,你曾说陶潜是中国文学的极致。怎么理解?木心答:他在塔外。评论道:木心在玩话术。
总之,这塔的有无,高低,由他说。你沿着去找塔,他只有一点点似有似无的责任。
题外话:木心的《文学回忆录》中,有话术。陈丹青的演讲,也有。和鲁迅比,这师生俩不缺聪慧,但给人感到的往往是上海那一带人的精。
对于术,解药为,听听玩,或干脆不听。魔术,九成九是观众把“术”看成“魔”的。
“羽化而登仙”,是庄子的话术;孔子释“仁”,不下几十种。“仁”成话术;“龙飞凤舞”是评价书法的话术;“抛砖引玉”,多为不知砖的资质者所言;“分享”。人生几享?怎敢这样自诩?但就是这样地说。去较真,就被嘲笑“不懂事”。如此,慢慢地它就变成了术。
“术”,原来有点料。类似对“料的构成是什么”的提问答不上来,就现编词,诸如“阴阳说”“一化二二化三以致无穷”。什么样的料都给编没了。所以,只有算术,没有数学;多半文章,鲜见文学。
术,是有点本领人的不老实。嘛嘛一沾上它,就变成“滑得很”。文章一有话术,不成经典,就成脱口秀。
坛主:不只拾拾影于2024_09_05 6:04:45编辑
已标注为姚顺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