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我與魯賓遜漂流記·我的童年求生夢
【讀書】我與魯賓遜漂流記·我的童年求生夢04/04/2025 我第一次讀《魯賓遜漂流記》的時候,大約是小學二、三年級,那年才七八歲。那是一本我至今都忘不了的書,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本讓我感覺閱讀不只是看故事,還是一種行動指南的書。這部由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創作的小說,講述了一位叫魯賓遜的水手,在一次海難後孤身漂流到荒島的故事。他在完全沒有他人幫助的情況下,用雙手一點一滴建造庇護所、尋找食物,種植糧食、馴養動物,最終在島上堅持生存了28年,還救了一個黑人, 成為幫手和朋友,直到獲救。這不是虛構英雄的傳奇,而是一步一腳印的實踐。最讓我著迷的是,魯賓遜在孤島上與自然博弈,從零開始, 從一無所有, 到建構自己的新生活。他用廢棄船上的殘木搭建庇護所、從收集野生食物, 到自己開荒種糧食, 從打獵到飼養動物,他用信仰維持精神,不因孤獨而崩潰,我深深覺得,這才是我應該崇拜的真英雄。那時候,我就常常想,如果有一天我也漂流到荒島上,我該怎麼辦? 於是,我的第一個結論, 就是, 人要活下去,必須要有火。 從那天開始,我的書包裡,就悄悄多了一盒火柴,彷彿那是一件最神聖的求生裝備。別的孩子書包裡是糖果、玩具,我的是一盒火的種子, 是求生護身符。接下來,我就開始認真模仿魯賓遜的生活。既然要生存,就得有吃的。我開始試吃身邊能找到的植物,最先試的是各種樹葉,結果發現絕大多數的都又苦又澀,根本沒法下嚥。但也有例外,我發現榆樹葉, 榆錢兒,和槐樹花是可以吃的,味道清淡,雖然不好吃, 但還可以忍受。這還不夠,我又開始嚐試吃野草,慢慢地,我認出了幾種可以食用的野菜。苦苦菜,雖然苦, 但是沒有毒, 雖然不好吃, 但救命還是可以的;
蕨菜,居然能吃出一種山野的清香;
榆錢兒,嫩嫩的時候吃起來, 還不難下嚥;
野酸棗,雖然酸的牙都倒了, 可是比較野菜,, 它就是美味;當然了, 野蔥, 野蒜, 如果有,那就是求生的幸福菜, 還有一種野漿果, 果實圓圓紫紫的, 一串一串的,又酸又甜, 那是野果裡真正的美味, 不但可以吃, 而且非常好吃, 我叫它野葡萄, 現在到處還都可以見到。現在想來,那些年什麼都敢往嘴裡塞的我, 沒吃出什麼問題、沒食物中毒,是幸運, 也是老天保佑。除了植物,我和也看過這本書, 興趣相同的朋友們,模仿魯賓遜,學習打獵。不過我們打獵的水平就不那麼高了, 我們打獵, 就是抓螞蚱、抓知了,抓蜻蜓, 抓住用火烤著吃,味道還可以。有時候還掏麻雀鳥窩,拿到麻雀蛋,在小火堆上烤了吃。後來年紀大些,我們就跑到城外鄉下,老鄉的農田裡,抓青蛙,從開始用手抓, 到後來發明了釣青蛙的神器, 把抓到的青蛙, 用火烤了吃, 那時,就自認為, 我的求生學習, 已經可以畢業,因為青蛙已經可以算是真正的食物了。這些童年經歷,每每回想起來, 仍然記憶猶新。 它讓我學會了對大自然的敏感和敬畏,也讓我在成年之後,遇到困難時,總會想到魯賓遜,想到那個什麼都沒有,身陷絕境, 卻能用頭腦和雙手,創造一切的人。現在回過頭看,我仍然認為,【魯賓遜漂流記】是一部值得讀的好書, 它不僅是一部文學名著,更是一本人生求生啟示錄。 它教我:當身陷絕境時,不要慌張;當孤立無援時,不要放棄。只要還有手、還有信念,就仍然有無限可能。今天的年輕人,也許很少再有機會,親身體驗在野外到處尋找吃的,大概也沒有人, 在書包裡藏一盒火柴,但我希望,人在人生低谷時、在如身陷荒島一樣孤單無援時,能想想魯賓遜的故事,天無絕人之路, 只要堅持, 不放棄, 一切皆有可能。
贴主:野山鹿鳴于2025_04_04 13:04:02编辑
已标注为野山鹿鳴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