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自由文学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漫谈婚姻

送交者: 明出地上[☆★声望品衔8★☆] 于 2025-03-28 9:39 已读 2024 次 5赞  

明出地上的个人频道

+关注

婚姻是座围城,总给人以束缚的感觉,尤其是身旁那位,总会时不时的给自己以意外的难受。但是婚姻也成就了一个让自己可以放心的家,虽然不可能事事都顺,但至少是安全的,可以比较随意,多多少少有多于外界的温情,是可以得到休息的地方。

我们生活在一个两极的世界,善良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爱与恨,相反的事物总是同时存在,互为依赖,婚姻也如是:幸福与痛苦并存。并且和人生的特点一样:痛苦多于幸福。只有痛苦,或者只有欢乐的婚姻是不存在的,因为这是世界上一切的本有特点。所以人们经常会受到这相反两面的冲撞所带来的煎熬,甚至考虑离婚单过,或者再找一个和自己更情投意合的伴侣。

离婚会让自己得到更好的生活享受吗?基本不会,或者说,一个人在婚姻的状态感觉如何,单身的时候也不会好多少,甚至更差。

为什么呢?因为这样考虑的出发点是着力于外界环境,目的是通过改变外部来满足内心。如果付诸行动,也许会有一时的效果,但不会是永久的解脱。当时要找个伴的时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独自一人难以达到身心的平衡,所以需要借助外力来安己心。现在比当时又有多少进步呢?事实上,经过多年的互相依靠,自己很可能在独立生活方面反而退步了很多却不自知。当下只知道独自一人的好,却不知道独自一人的差;就如当时只知有人相伴的利,却不知多一人更会带来什么样的弊。

那么就应该这样得过且过的了此余生吗?当然不是。中国文化一直强调的就是活到老,学到老 学不仅仅是限于学校或者工作所需的技能,而是生活的每一方面。中国文化一向强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务本的人才可能得道,免受伴随岁月蹉跎的种种忧苦。什么是一个人的“本“呢?三观就是。

大概每个人都知道三观是指什么,但是大部分人从来没有立起来。孔子十五有志于学,经过十五年到三十而立,才立起了根本,虽然细节上仍然有待琢磨(所以有四十,五十等的境界)。而现代世界上的人绝大部分终其一生都没有开始“有志于学“,更不要说立起真正的自我。南怀瑾引用古人的话,说大部分人一辈子就做三件事,骗自己,骗别人,被别人骗。三件事的根本就是”自欺“ 能做到诚实的面对自己不是想做就可以做到的,当时走入婚姻的围城不就是没有看清楚,却自己骗自己以后肯定会很好,所以才贸然做出的决定吗?不自欺是需要刻苦的学习实践之后逐渐达到的一种状态。为什么呢?因为人人从出生开始就带着各种不良的习气,比如虚伪,嫉妒,嗔恨,这些都是不学而得。

正确的三观一定是可以应对所有的状况,并且可以经得住考验,而这只有道德可以做到。道德并非常人口头上声称的道德,甚至用来苛责别人的道德。道是一切事物的本体,德则是道显出来的作用,“道德经”里的“道生一”,一就是指的德。中国古圣先贤的经典都是在讲道德。把道德的三观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才是真正的进步,真正的成长。自己之所以困于婚姻的牢笼正是自己长年放弃学习进步导致的结果,既然长年没有做足功课,落后了许多,当然不适合离婚,不是愿不愿,而是能不能。

那离婚后不单身,再找一个情投意合的伴侣,会不会更好?先来看看目前上台不久的台湾的赖清德 他大概也颇为自命不凡,但是也不过是个自欺欺人的平庸之辈。可以断言,他想做成任何大事都没有可能。为什么呢?因为他做领导的时间太短了,根基太浅了,见识太小,并且根本缺乏为了远大的目标和宏大的事业可以奋不顾身的献身精神。历史上伟大的人物,包括帝王,都是先有忘我的付出和相当长时间的积累,然后才成就重大的功业。仅仅是获得法律规则所制订的权力,距离实际做成事情相当的远。毛泽东说过,要动天下,需要先动天下的心。如何把高高在上的权力化成民众的向心力,是需要相当的付出和智慧的。

回到婚姻,老夫老妻已经经历了长时间的洗礼,有相当的积累。如果分开之后再找一个新人,一切都从头开始。不要轻易认为这个新人与自己契合度要比原配大的多,因为你不知道。事实上,人与人的缘分基本都不会太顺。如果是因为开始的时候觉得对方美貌英俊,或者言谈举止气度不凡,或者很明白自己的心,所以觉得应该比以前强很多,那就还是幼稚了,开始的时候人们都在伪装自己,美好的东西放在时间的长河了不会保持美好的,最终两人的生活中大部分时间会忘记对方的相貌,曾经欣赏的才华,气质,而终究是在长年累月中如何对待柴米油盐决定了生活的质量。如同转到一个新的行业一样,重新来又要漫长的时间才可能建立牢固的基础,而对于婚姻,更可能的是还会混杂到之前的婚姻带来各种事情和成见,引出更多的矛盾,还缺乏之前婚姻开始的时候的勇气和真诚 因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激情也在自然的消退。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一天和老师说:我实在是倦于学,困于道“,学不下去了,老师你看我回家和妻子儿女在一起快乐的生活,好好的休息休息,如何?孔子答:“《》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妻子之难也。焉可以息哉?” -
白话:“《诗经》里说:'要给妻子做出典范,进而至于兄弟,推而治理宗族国家。’与妻子儿女相处也是很难的事,哪能够得到休息呢?”

刑于寡妻,也就是为家庭做典范,才是每个家庭成员该做的,包括男女。成为典范并不是天生就是,更不是一蹴而就。这就是婚姻的本质    是一个学习成长的机遇,而不是一个想当然的完美和享受的理想之地。

庄子评价孔子: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如何在婚姻中做到顺也乐,逆也乐呢?不是说相反两极的世界是不可能脱离的吗?已经写了很长了,有兴趣的话以后再谈论吧。

喜欢明出地上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明出地上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谢谢 - 明出地上 (18 bytes) 03/28/25
哈哈,你这简直是要我 - xiaoxiaoxiao333 (1072 bytes) 03/28/25
物有本末 - 明出地上 (872 bytes) 03/28/25
不是读歪 - 明出地上 (994 bytes) 03/28/25
不是理想化 - 明出地上 (229 bytes) 03/29/25
哈哈哈哈,我本来想说点啥。。。结果 - 尘凡无忧 (58 bytes) 03/29/25
泛泛而谈,没有要给谁看 - 明出地上 (397 bytes) 03/28/25
忘了问 - 明出地上 (54 bytes) 03/28/25
Oops,回到这里了。。。 - xiaoxiaoxiao333 (143 bytes) 03/28/25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