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染坊和半份旧报纸
一个老染坊和半份旧报纸 我父亲在世时最得意的事就是给我讲我们家族的故事,可惜我那时年纪小,对这些事情一点都不感兴趣,总认为我父亲讲的地主资本家清朝官员之类的都是腐朽的旧世界,需要被打碎扔弃永不再提起的还跟我提干嘛,所以父亲给我讲故事的时候我巴不得能捂上耳朵,然而我不可能真的捂上耳朵,因此断断续续地还是听到了一些家族里的故事。现在回头看,关于家族的那些往事就是我的人生里很重要的一部分收藏了。我父亲最热衷的就是讲我们家族在北京开的大顺染坊,大概因为他十二岁的时候被老家官府抓去打官差,他跟着一群壮年人从老家走了一个月到北京,亲眼见到过这个家族企业的缘故。1895年左右我祖父的祖父在京城任朝议大夫从四品官,家族里还有其他先人也同时期在京城任奉直大夫之类,所以当时家族在京城就有官商合办规模比较大的染坊,听说染就的布匹特供紫禁城,不知真的假的。后来跟西欧德华洋行合作正式建立了大顺染坊(THE
TA SHUN DYE FACTORY, CHIEN MEN PEIPING, CHINA),还以新闻的方式上了报纸,用英文写就,不知道那家报纸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这家染坊厂的位置相当不错,据家族里一位刚刚过世的百岁老人(我祖父辈)说,染坊就在紫禁城斜对面。我年少时看过我祖父保存的报纸原件,我的曾曾祖父和德意志投资方德华银行的几个洋人合照,身后背景是四处垂挂的长布料,时间大约在1895年左右。这家染坊厂一直持续经营到五十年代新中国公私合营阶段。我在网络上查找这家存在过六七十年的大染坊,像它从来没有存在过那样,找不到一条关于它的信息。这张难得保存下来的报纸原件是我祖父在文革期间冒着生命危险存放在房间的墙壁夹层里的,连同一些祖上传下来的圣旨绶带书画地契等珍贵物品。这个墙壁夹层直到我祖父去世后,一次偶然机会才被我父亲发现。我父亲还特地去复印了这张报纸,为了好好收藏。不过现在年代实在久远又搬过两次家,我母亲只找出了复印件,原件找不到了。我曾祖父后来作为家族事务负责人在北京打理家族生意,听说做得相当不错,据我的一位先人回忆录记载,连同我家老家的族人一直都有大顺染坊的红利可拿,按月供给,每个月至少三十块大洋,不多,但在民国时期的中国吃喝是没问题,这种状况差不多一直持续到解放前。也是从那本回忆录里得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顺染坊在北京已经拥有电话,汽车等等先进设备,可想即使在民国时期,这家染坊的生意应当都是非常好的。公私合营那段时间,我曾祖父从北京回到老家,多家一直呆在北京的本家族亲友,也纷纷从北京回到老家。我母亲说,留在北京他们就是资本家,说不定会被打死,回来虽然还是地主,但是毕竟都是一个大家族里的人,至少能让他们活下去。我想我母亲说的是当时的事实。只是可惜,那个经营了至少六七十年的家族染坊从此消失了。我去年回国帮我母亲修整房间,意外地发现了这张以为遗失了的图片原件,可以看出它是从某个整体页面上裁剪下来的,所以我猜它是来自一份旧报纸。从我第一次看到它又过了几十年,它已经更加残破,不过人物图像还算可见:中间穿长衫坐着的是我的曾曾祖父,时任朝议大夫,可惜看家谱上他正值壮年就去世了,不然或许会有更大的发展,他的左手边是四位德华洋行的职员,右手边应当是我们家族里的族人。这张旧报纸迄今已经一百三十年了——这是历史呀。我赶紧拍下了这张原件留存。不过可惜,临行时还是把它遗落在家里忘了带出来了,希望下次回去能够找到它。
已标注为尘凡无忧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