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自由文学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遗书(小说)16-18

送交者: 尘凡无忧[♀★★★人似秋鸿★★★♀] 于 2024-05-16 7:35 已读 4333 次 3赞  

尘凡无忧的个人频道

+关注
16,


 


我在母亲的日记本中发现一句话:覃死了。


母亲在日记本里提到的死亡,除去外婆,就是覃了。


覃。我认得这个姓。


母亲有一次无意间跟我提到过他死了。我记得我表现得很震惊,母亲的神态却很淡漠,这与她一贯对待那些听到的死亡消息的悲怆态度截然不同。


那个我叫做覃叔叔的男人,他教会我念他的姓。西和早加起来就是覃。我记住了这个字。


覃叔叔身材高大,面容温和,他对母亲和我们兄弟几个非常好。我曾经以为是母亲的同学的那种好,如今想,不是。那种好显然比母亲的那些同学的好更有厚度。


每次跟覃叔叔见面他都会请我们去那种新奇好玩的餐馆吃饭,并且送给我们几个贵重的礼物。母亲百般推辞不掉,只好等再次见面时从国外买一些同等价值的礼物回礼。


我从母亲那里学到回礼这个词。这是礼貌。礼尚往来。这是……母亲还没有说,我就接口道,这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母亲便大笑起来。


母亲跟覃叔叔在一起时总是这样大笑,发自内心的欢笑。那些时候母亲是快乐的,我们也是快乐的。覃叔叔不像父亲那样严厉,不会让人感到压迫,更不会让我难堪。


覃叔叔是不是喜欢你妈妈。有一次我开口问母亲,那时我已经自认为懂得了一些男女情事。


我们是同学。同学之间的喜欢。母亲认真地纠正。


他对我们比爸爸对我们都好。我说。这是真心话。


你这样说话对爸爸不公平。母亲停下手中的事,抬起头严肃地看着我。覃叔叔是对你们好,但是爸爸对你们的好远远超过覃叔叔。的确,覃叔叔请你们吃饭,给你们送礼物,不会对你们发脾气,但是这些都不能够跟爸爸对你们的付出相比。无论物质,情感还是时间上的付出,两者都远远不能相提并论。记住,我不允许你再这样讲你爸爸。


那是我记忆中母亲对我讲话语气非常严厉的一次。


我后来明白了母亲的苦心,更明白了母亲的话语所显露出的思维方式的公正与理性。父亲的确有种种缺点,但是在这个世界上,父亲对我们的付出无人可比。


应当说,是母亲教会了我怎样客观公正地看待这个世界,看待人。正是这种客观公正的态度慢慢扭转了我对父亲的种种成见,父子亲情逐渐在我的内心里树立起可贵的地位。


 


17,


 


当我消弭了对父亲长久以来的怨恨,心中浮起的是另一种遗憾的情绪:父亲本来可以和我相处愉快地渡过我的那些永不再来的少年时光。


那些伤害的痕迹已经永远地印刻在我的心里。我可以因为原谅而包容它们,但是从一个专业心理医师的角度,我非常清楚一点,那些成长的伤痕已经无知无觉地塑造了我。


我现在每个星期六都会去康复医院看望父亲,有时候只是隔着玻璃远远地看一下他的身影。在我内心深处,无论如何也不能把那个头发花白,眼神凝滞的失智老人同年轻时那个热血暴躁的父亲联系到一起。


如今看到父亲,我终于明白了母亲说过的那句话:你爸爸只是愚钝,他不知道,他现在所做所说的一切,都是孩子日后的回忆。


母亲曾经跟我说起过,我的祖父就像父亲一样脾气暴躁,时常打骂儿女,父亲因为天生聪明伶俐又胆小怕事躲过了很多责罚,但是父亲的弟弟妹妹则没有那么幸运。父亲虽然看不过眼,却从来不敢反抗自己的父亲。


你爸爸是一个没有经历过青春期的人。有一次母亲这样说。


看我一脸茫然,母亲笑着解释,因为你爸爸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没有反抗过叛逆过。他一直是一个非常乖顺的儿子。所以他不能理解也不能容忍你对他有任何一点忤逆。


我后来想,母亲的这种解释是有一定道理的。


母亲是清醒的。至少在对待人伦情感方面,母亲有着远超于父亲的清醒。


你是不是觉得爸爸是另一个爷爷?母亲问我。我是说你爸爸无意识地继承了你爷爷那种粗暴简单的为人之父的教育方式。她接着给我解释。


我明白母亲的意思。历史之所以是循环的,恰恰是因为人性从未改变。


从母亲那里得知父亲的一些少年往事,使我对父亲的心理排斥减轻了许多。我仿佛可以看到一个畏畏缩缩躲在角落里的少年父亲,惊恐地睁着一双眼睛,偷看对着弟弟妹妹发怒的他的父亲。


原来看上去天不怕地不怕的父亲也有过软弱无助的孩童时代。这个发现让我有一种跟父亲同谋的感觉,对父亲一直以来紧绷的情感也仿佛得到一种如释重负的释怀。


父亲的内心里也积攒着对于祖父的诸多抱怨吧。只不过这些积怨始终没有机会同祖父诉说便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释放。我这样想的时候开始同情多年以前那个物质和情感双重匮乏的父亲。


父亲是怎样变成了今天的父亲呢?从小成长环境的巨大差异,造成了我对父亲的所作所为在理解上的极度困难。应当说,对于父亲内心的好奇让我对人的心理发生了深刻的兴趣。


 


18,


 


我从来也没有追问过母亲究竟怎样看待家庭,又怎样看待丈夫子女。我把母亲对我们的照顾看成了理所当然,看成了她心甘情愿的生活的全部。


直到我看到母亲的这句话:2028年9月6日,我的任务完成了。


母亲清晰地写下这个日子。我后来回想,那一天,正是我的小弟弟离家去纽约上大学的日子。


那么在母亲眼中,我们只是她必须完成的任务,母亲为我们付出只是源于责任,而不是我以为的天底下最无私的爱。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心中对母亲情感的堡垒瞬间发生了雪崩似的坍塌,这让我的整个世界观都遭遇致命的一击。我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心理医师,仿佛又变回了那个需要躲进小储物间痛哭的小孩,只是再也没有母亲像一道温暖救赎的光那样出现在我面前。


那时父亲已经出现了失智的迹象,我无法同他沟通内心里溃散的情绪;两个弟弟在我眼中始终是小孩子,我也不能同他们诉说我的困惑和迷茫。我只能求助于当时的女友,我们已经相处一段时间,她对我非常好。


你妈妈一定是抑郁很久了。我的女友对我说,你知道的,很多抑郁症患者都是隐性的。


我当然知道这一点。但是母亲……她的一切都太隐蔽了。


还可以肯定一点,你母亲不爱你父亲。她留在婚姻里不过是为了孩子。


这让我想起母亲日记本里的话:婚姻拦不住一个女人。这世上只有孩子会让女人屈就。


我并不能确定母亲不爱父亲。完全没有爱怎么能够支撑那么久的婚姻。我想母亲应当是爱过父亲的,只不过这份爱大约已在父亲一次次的怒气冲天中消失殆尽。


最后我的女友犹疑着问出了她最想问的话:你的母亲……不会是私奔去找她的情人了吧?很多女人……


不会!我没有等女友说完,就打断她的话。我的母亲绝不是那种女人。她生命的每时每刻都献给了我们的家庭。即使她不爱我父亲,也绝不会背叛他,更不会背叛我们!


我不知道那天我为什么那么激动。也许仅仅是因为一种突如其来的孤独感。


我突然发现,我跟看似亲密的女友之间横隔着我的一整个人生。那种孤独的感觉那么强烈,以致我面对着她有不如把自己关进储物间的颓丧之感。


假如我们试图向外部寻求帮助解开内心的郁结,连起这种念头都是徒劳的。这是我那一刻最深刻的感受。


 
喜欢尘凡无忧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尘凡无忧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