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自由文学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我就是我的乘客——Danny式的家庭抗议

送交者: 铎邦[♂☆★声望品衔7★☆♂] 于 2024-05-13 10:28 已读 3219 次 5赞  

铎邦的个人频道

+关注
035 Danny式的家庭抗议

2023年9月中旬,我去接乘客的路上,在Castlereagh St和Matin Place交叉的地方等红灯,我又看到了Danny Lim,他依然是白头发白胡子,身上依然挂着标语,只是内容已经变了。一个穿着花条纹西服西裤,灰白头发往后梳理得很是光滑整齐的中年人士正在跟他攀谈着,显然他们也才是刚刚交流不久,两位脸上的笑容不是很自然。他们俩就站在我的车旁边聊天,倘若我摇下窗户,都能听到他们在说什么了吧,只是我刚想着要不要摇下窗户时,绿灯来了,我只能开走了。

这让我想起自己必须该把一篇日志写完啦!因为上次碰到他时是6月初,那时候就该把当时的日志写完的,结果拖到现在!

6月初的一个周六的早上,Potts Point一对小情侣,他们去Bondi的一条小街。亚裔女孩,微胖但很性感,打扮精致,声音沙哑有磁性,而白人男孩,长而卷曲的头发,穿着深黄色的风衣,文静但透着某种文艺青年的叛逆。上车后,感叹着早上天气的寒冷。或许他们还不是很熟悉吧,接着聊了几句昨天晚上大家玩得太疯了,女孩还把一段视频分享给男孩看,再接着就是沉默,气氛有些尴尬。就在这时,我们来到了Edgecliff 火车站附近的十字路口,我拿右线右转去Ocean St。

“看啊,他这么早就上班啦!快看,他好可爱啊!” 女孩突然兴奋地尖叫起来,替她松了一口气,终于找到了一个有趣的话题啦!

“上班?”

“我不知道他在干嘛,只好说他上班了。你看他笑得多可爱啊。”

。。。

我知道他们在谈论谁。此时就在十字路口,在靠火车站一边的交叉三角地带,交通灯杆子旁边,一个老人,秃头,没有秃的地方往下散落的白发和白胡子交相辉映,中间总是一张笑脸,调皮的笑脸。手执一个类似交通管制人员举的牌子,不过上面不是写的SLOW和STOP,而是一面是笑的黄色emojo,另外一面是伸舌头搞怪的Emoji,他就不断晃动着这两张脸,一会蹲下,一会跳起来,对着过往的车辆挥手,来了小车就弯着腰跟司机招呼,来了公汽和卡车,他就伸着脖子踮着脚挥手。

这条路即使周六的早上也很繁忙呢,驾车经过他时总有那么些司机会友好地按喇叭,短促轻快,这算是打招呼,也是一种感谢吧?为他的笑容和滑稽的动作,还有他的标语给人带来的愉快心情而感谢吧?他的标语写在他的前胸和后背上,应该是一大块白色塑料,中间剪开一个口子,可以让他把头钻进去,然后挂在肩膀上,让淡灰色衬衫的领口整齐地露了出来,整个上半身就只能看到显眼的标语了。

因为这个老人,他们俩聊天的气氛似乎突然活跃起来了,仿佛不仅是女孩,连那个叛逆的男孩也有了说话的兴致了!经过Danny Lim之后,好像没有再沉默过了,一直聊到进入他们要去的那条小街,女孩跟我说,慢点开,在一辆很好的欧洲车前停下,男的就用很嘲讽但是搞笑的腔调重复她的话:一辆很好的车?然后他们俩就哈哈大笑起来,笑得可真开心!这么简单的一句玩笑话,怎么他们俩能笑得那么开心呢?我都不自觉地跟着他们笑起来了!就在嘻哈之间,我发现了她所谓的那辆好车了。看来昨天她把车停在这里,疯玩了一晚上,现在该回家了吧,带着一个刚刚捕获的男友回家么?

不知道他们之后的岁月里是否还会记得这个老头呢?一个叫Danny Lim的白胡子老头,用他创造的真实的喜剧效果打破了他们的沉默。我其实经常看到他,他多半在人群拥挤的火车站出口,跟来往的人傻笑和挥手,这一天我来回经过他四次,让我可以完整地看完他身上的标语,每次经过我都读上一部分内容,凭着记忆,乘客下车后我还特意写下来了。

他正面写的是:

Peace

Happiness

Kindness

Compassion

背面写的是:

Smile 4 Peace

Peace B With U

每次经过他时,我都能听见司机们短促地按喇叭的声音,此起彼伏?每次我都想,如果长期这样,住在周围的人们肯定会有意见啊,我估计他很快就会被劝离吧?这大概是为什么之后就没有看到他在那里的原因吧?可我多希望路上能多几个这样的标语,我非常确定这一天因为他写的几个标语,我开车的心情非常愉快且平静。

在悉尼的很多小街道上,有一种简易的速度提醒装置,通常这样的小道车速是50,你超速时就露出一个愁眉苦脸,你没有超速时就露出一个笑脸,后来每次碰到这样的装置,我的脑海中就立即浮现了Danny Lim的形象(其实我记不住他的名字,但是我能记住他的形象,名字每次我都要查网络才知道。),立即想起他的搞怪动作,立即提醒自己要平静,开心,友好,保持微笑!这种联想总是能让我内心泛起一阵阵美好的思绪。街道上真应该多安置一些这样的速度提醒装置,而不是测速器,提醒让我放松,而测速器让我联想到罚单就只有紧张和不愉快。要是政府请他去为这个小装置做个广告,倘若每个车主都有我这样快乐的联想,那每天路上一定会少一些路怒症吧。

嗯,我就别去管政府的事情了,其实Danny Lim的形象在我内心里扎根太深了。直到几个月后的某一天,我突然想起,为什么我不向他学习呢?虽然我没有时间也没有勇气像他那样常年累月地站在马路边,可是我可以在家里用某些标语表达我的声音啊!因为有时候有些话对家人说得太多了,就像保持积极,微笑,友好这些词语一样,谁不知道呢?反复说只不过是唠叨,可是用搞笑的方式,或者用某种行为艺术表达出来,效果肯定会不一样啊,很多我想重复唠叨的事情,为什么我不写在纸上贴在身上,让家人用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看到呢?

我第一个想在家里展现的标语是什么呢?

我觉得家里当前最大的问题是包容和接纳别人的感受。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我就随便举两个最近发生的例子吧。

晚饭后,儿子正在玩的一个能在手上旋转的陀螺,扁的,上面有花纹,在手上转动的时候就会形成一种很魔幻的效果,他玩着玩着不知道去哪里转了一圈就找不着了,叫妈妈帮忙找,也找不到。他就开始着急,而妈妈对他说不用着急啊,肯定不会丢失的,肯定在家里的啊!先玩别的,明天不用找就会自己出来的,这种事情不是发生过很多次么?这一说,他更着急了,开始哭起来了;孩子一哭她就立即慌了神了,她之后说的每句话都是他为什么要哭啊,甚至动用威胁,我今天给你买的那个玩具为什么不玩呢?不玩我扔啦!以后不给你买了。明天要不要出去玩啊?要的话去刷牙洗脸,呆会就睡觉了,等等,这一通烦躁下来,孩子就哭得更厉害了!这个时候,妈妈又改变策略从威胁到收买啦:不就是一个玩具嘛,告诉我到底什么样子的,改天我再给你买一个就好了!可这也没有用,继续哭,最后只能把孩子带到我身边,而我终于把厨房收拾完了,我很清楚地听到整个对话过程,这是经常发生的对话场景。当然,这个妈妈也可以替换成我这个爸爸,只是我看自己就没有这么清楚,我可能会更加大声斥责孩子,你自己玩的玩具干嘛找我啊,找不着就别玩!我看我太太和孩子的交流过程,我能更清晰地看到这种不包容对方感受的方式。他们在整个对话的过程中,我能明显看到妈妈对孩子的难过感受的不接受,只想赶紧让他不要哭。我有足够的时间来想一个问题,假如是自己该怎么做?果然最后到我手上了。我并没有帮他找,只是拉着他的手找了个椅子坐下,没有焦躁,听他重复说同样的话,我不过是认真地听,然后重复他的话,然后跟他确认是不是某个玩具,然后就聊到在哪里买的?原来是生日时同学送的。其实他还是一边哭一边说,只是我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动作,抱着他,让他哭,让他说了一阵,后来他就想起之前他玩的一个舰船Lego掉了一块了要去修理好了,我还叫他帮我把Kindle拿过来,我看书,他玩玩具。我很少能做得这么好的,可能我太太之前的那种方式给了我一种反面教育的现场展示,有了预警,当我再来处理这个问题时,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了吧。

另外一个例子是我和太太之间的:

晚上太太说参加一个教会举办的活动,说是7:30回家,可是8:00才到家。到家之后我看他们挺开心的,虽然确实晚了,但我也没有生气。可是,我太太可能根据以往经验,知道我这个人的啰嗦和挑剔,尤其在时间上特别计较,她不断地催促孩子快点快点,可每句话后面总是会说:不然呆会你爸爸又要发脾气吼你了!

大概是我给太太的压力太大,总抱怨她带着孩子不考虑时间,最近只要时间不够,她总是用这种方法恐吓孩子,说你不快点,呆会爸爸就要生气了。我其实已经解释过好几次了:一个妈妈教育孩子不要随地乱扔垃圾,不能说警察在旁边,你乱扔垃圾,呆会警察会把你抓起来的,这样孩子既没有学到真正的原因,也会让孩子恨警察啊!可是她就是会这么说,我也就总是会立即生气,质问她为什么这么说,她就会说确实这就是她对我的一贯印象啊,每次打破时间规律我就发脾气啊。可是这一次我心情挺好的啊。她立即反驳说,对啊,你看,你这不就是在发脾气了么?啊。。。确实啊,我又发脾气啦!可是,问题是你又在挑拨我和儿子的关系啦!你用这类语言刺激我的啊!我不是因为你们迟到了生气,是因为你把我说得那么差劲我生气了,难道我还能装聋作哑吗?。。。。我们在大声地相互争执谁该负责这一次的争执,儿子洗澡结束了,懒得看我们俩,回自己房间大声地把门一关!砰。。。我知道自己又错了,我们俩突然陷入沉默!

假如我能包容他们的迟到,假如我能接纳她过度在意和紧张的感受,假如我能友好地展示自己不是一个面目狰狞的警察;

假如她能包容我对时间的焦虑,假如她能意识到自己说的话会让我生气,假如我生气的时候她不是来跟我争辩而是理解我的感受;

假如我们任何一方能在孩子大力关门前的随便一个节点能包容一下,那么就不会发展成这样了,他们刚才回家的时候是多么开心快乐呢?怎么半个小时不到,整个家庭氛围立即掉入了冰窟了呢?我确定我不想要这样的结果啊,可是事实却经常如此啊!

类似的例子在日常生活里发生的频率实在太高了,这就说明我们相互之间很少包容,也很少去接纳别人的感受,很少去关注别人的情绪。基本模式就是,一只大猩猩愤怒地敲打自己的胸膛,另外一只也立即用力捶打,一副谁怕谁的架势!我们三个人之间似乎总是处在这种循环之中,一个人因为某个原因触发了消极,另外一个人就会说这也值得么?为什么要消极呢?不该消极啊!而消极的一方本来只是因为某个事情而消极,程度大概只是一分,可当周围的人认为你不该消极时,这时候就触发了为自己的情绪自由释放而产生了十分的消极抵抗,难道我是一个机器人吗?难道我就没有表达生气愤怒的自由了么?难道我就没有说话的权力了么?难道我就不值得别人关心重视一下么?。。。于是怒气冲天啦!

当我们消极的时候,假如我们能看到一个爱你的人,完全不在意发生了什么,只是带着爱意看着你,双手完全地张开,随时准备给你一个拥抱,哪怕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存在,所有的消极不就只是生活中的一个个情绪的小泡泡了么?我们的这些消极情绪也就不会总是要发展到把周围的人伤害了才开始内疚了。不是要鼓励别人的消极行为,而是当消极来临的时候,至少能给他们充分的时间走出来,让他知道他可以消极,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任何人都有这种时候,而且消极通常都会自动消失的,我们会耐心等你恢复正常的,这就足够了。至于引发的原因,如何减少消极的发生,每个人都无法避免地要长期面对这种消极难题,每个人也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了,这属于另外的问题,而这里我只想强调不把这种消极扩大,给消极的人一些接纳的感受,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走出来而已。

这个春季假期有两周,我每天早上在他们吃早餐的时候就像Danny Lim那样表达自己。我在网络上找了Danny Lim的照片,然后拿出我的一件旧的宽大的白色T恤,然后把我想表达的内容解释给儿子听,让他给我设计一件显眼的T恤衫。可能我自己理解的不够透彻,也可能我跟他表达的不准确,最后他在T恤衫上执意只写Calmness & Patience,其实我最想写的是Acceptance。可是没有必要为此还要争执一下,于是他就在T恤后面画了一个长了三撮头发的爱心,前面画了一个竖起大拇指的图形,还有笑脸,星星之类的,然后就是巨大的两个字:Calmness & Patience。他们早餐的时候我就设定10分钟站在桌子边,穿着这件衣服,我自己还用A4纸写了Acceptance,还写了中文“耐心等待”,因为这是我最希望我太太做的,当我消极情绪来的时候,她只需要耐心地给我点时间冷静下来,不要来跟我争辩各种细节,不要来问我为什么要消极,通常半个小时内我基本都能恢复正常的。每天这么站立时,他们不可忽视地会看到我,脸上露出奇怪的笑脸,偶尔还开我几句玩笑,偶尔我觉得站得挺无聊的,还弄出各种搞怪动作,偶尔又觉得自己太孩子气了,干脆把纸举起来遮住脸,这种时候我就常常想: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我需要表达自己,我也鼓励他们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挺好啊,我们总想说些什么,可是日常生活中,总是被一些琐碎淹没了,这种方式不就充分表达了自己的声音了么?其他人无法忽视地会听到你的声音啊!

两个星期呢!我并不需要说教,我只需要默默等待,他们总有好奇的时候,总有无聊的时候,我就总有机会一次又一次地表达自己想法。其实,影响最大的是自己,因为在整个过程中,我的印象肯定是最深刻的,也是重复这些内容最多的那个人。接纳和包容,给其他人发泄情绪的时间和空间,我知道很难立即看出效果,可是,我相信有些意识活动会在内心深处悄悄地进行。就像那一对小年轻乘客,因为Danny的行为而打破沉默,由此甚至可能发展出一段不错的恋爱关系,他们过后当然只会认为是因为他们自己彼此吸引啊,可跟Danny的行为有没有一点关系呢?谁知道呢?
贴主:铎邦于2024_05_13 10:30:07编辑
喜欢铎邦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铎邦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