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互加关税这个事
@汪有:还是说说中美互加关税这个事儿。
两国现在这么高的关税水平,约等于脱钩。
经济学第一课就告诉我们:交易使双方都变得更好。
所以停止交易,双方人民生活都会变差,这点预期我们还是要有。现在就是看,双方生活水平都会下降,看哪边更难熬。买卖双方是合作关系。
卖方得到了钱,买方得到了在市场上最有竞争力的产品。我们有贸易顺差,总体来说我们更像是卖方。
综合下来就是,我们会损失更多贸易订单,会少赚更多钱。
受到打击相对集中,重点在与美国贸易往来密切的行业,但受到影响的力度大。
算是 “窄而深”。美国作为买家,少买到了中国制造,普通人要承担更高的生活成本。
波及面更广,因为几乎人人都会用到中国制造,但平均力度没有那么大,被摊薄了。
算是 “广而浅”。不过这也只是宏观来看。
微观来看,买家和卖家在细分行业里,会变化。
比如农业,美国反而是卖家,我们是买家,买很多玉米小麦啥的。(说起来这些是川普红脖子基本盘)
飞机、芯片这些领域,美国也是卖家。这种情况是他们被波及的窄而深。
我们被影响的广而浅。要说应对,长远应对一直在做了。
比如多元化出口贸易市场(东盟、非洲),加强国内消费,刺激经济增长(宽松货币政策),加强科研投入(比如我们也得有自己的芯片和飞机)。
这种见效没那么快,一定有滞后的,比较适合应对广而浅的冲击。短期应对一定也得做好,重点应对窄而深的冲击。
比如纺织类、机电类我们出口非常大头的行业。
最近很多企业在思考停工,或者减少生产。
短期之内很难掉头。这需要我们迅速帮助这些行业减轻负担,应对冲击。
搜了搜已经有了一些政策了,比如商务部在帮助出口企业转内销。
还可以迅速出台别的政策,针对这些行业企业,提供企业税收减免,降低社保负担,甚至提供一些租金和运营补贴。广而浅的打击,我们都有预期,以后买到的东西可能贵一些(比如农产品相关,有芯片的电子产品),这得每个人各自承担。
还得照顾弱势群体,主要是低收入群体。弱势群体本来就不太容易,我们觉得浅的冲击,但他们的生活本来也不够深,承接能力有限。窄而深的打击,我们不能光靠转发微博说硬刚,因为如果我们不在那个行业,有慷他人之慨的意思。
希望做好相关行业的减负。
广而浅一起扛,窄而深得重点照顾。那边日子也不会很好过。
上轮贸易战,川普是靠硬给美国农民提供紧急补贴,应对了上一轮。
这轮我搜了搜,还没搜到任何川普应对农产品受到冲击的策略。我没想到川普能发这么大疯。
竟然让我开始关心国际局势。
希望大家未来都平稳安全。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