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细胞为什么喜欢到处跑?背后原来有个隐性开关
有人问,癌症为什么会转移?要是癌症不会转移那多好啊!是的,癌症如果不发生转移,也就是早期,那其实并不难搞定,但癌症之所以是癌症,就是因为会扩散会转移,癌细胞转移是癌症治疗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大约90%的癌症死亡是由癌细胞转移导致的。
那么,癌细胞为什么会发生转移?癌症转移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癌症之所以转移,首先这是由癌细胞自身的特性决定的。
癌细胞要想转移,首先得获得“移动”的能力。有一个所谓的上皮 - 间质转化(EMT)程序就是赋予它们这种能力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癌细胞会像变形金刚一样改变自身的形态和特性,从原本黏附在一起的上皮细胞,转变为具有迁移和侵袭能力的间质细胞样的细胞,就像挣脱了枷锁的野马,能够突破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开始在人体内“自由”移动。例如,在乳腺癌中,一些特定的信号通路被激活后,会促使癌细胞发生 EMT,从而更容易发生转移。
肿瘤干细胞的存在也让癌细胞有了转移能力。肿瘤干细胞是肿瘤细胞的“种子”,它们具有自我更新和无限增殖的能力。常规的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化疗等,虽然可以消灭大部分普通的癌细胞,但往往难以彻底清除肿瘤干细胞。这些“顽固”的肿瘤干细胞就像隐藏在暗处的敌人,或者像癌细胞转移的“后备军”,在适宜的条件下,它们会再次增殖分化,形成新的肿瘤。
此外,癌细胞为了满足自身快速生长和转移的需求,会进行代谢重编程。它们会改变自身的代谢方式,大量摄取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并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代谢途径,将这些营养物质转化为自身生长和转移所需的能量和物质基础。例如,癌细胞会增加葡萄糖的摄取和酵解速率,即使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也会优先选择酵解来产生能量,这就是著名的“瓦伯格效应”。另外,癌细胞还会合成大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增加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柔韧性,从而促进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其次,肿瘤微环境的影响对癌细胞转移也起着重要作用。
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外基质就像土壤一样,为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提供了“根基”。癌细胞会分泌一些酶,如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来降解细胞外基质,就像在土壤中挖出一条条通道,为自己开辟“道路”,从而更容易侵入周围组织和血管。同时,细胞外基质的成分和结构的改变,也会影响癌细胞的行为和信号传导,进一步促进其转移。
人体的免疫系统原本是抵御外来病原体和清除异常细胞的“卫士”,但在肿瘤微环境中,癌细胞却能通过多种手段,让免疫细胞“叛变”。例如,癌细胞会分泌一些免疫抑制分子,如 PD-L1 等,与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使其无法有效地识别和清除癌细胞。更甚者,癌细胞还能将自身携带突变线粒体转移到免疫 T 细胞中,这些突变线粒体会干扰 T 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使 T 细胞进入衰老状态,丧失对癌细胞的杀伤能力,从而帮助癌细胞逃避免疫监视,顺利转移。
炎症微环境在癌细胞转移过程中也扮演着“推波助澜”的角色。肿瘤微环境中的炎症细胞会释放一些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这些炎症因子不仅会促进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还会改变血管的通透性,为癌细胞进入血液循环提供便利。同时,炎症微环境还会诱导血管生成,为转移的癌细胞提供更多的营养和氧气,促进其在远处器官的定植和生长。
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同样对癌症转移起着重要作用,包括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和遗传因素。
癌症患者在患病过程中,由于癌细胞的大量增殖,会消耗体内大量的营养物质。如果患者营养摄入不足,身体就会处于一种“营养竞争”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癌细胞为了获取更多的营养,会更加“努力”地转移,去寻找新的“营养源”。因此,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对于抑制癌细胞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强大的免疫系统是抵御癌细胞转移的天然屏障。当患者的免疫功能正常时,免疫细胞能够及时发现并清除进入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的癌细胞,阻止其在远处器官形成新的病灶。但当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时,如患有免疫缺陷疾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处于应激状态等,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监控和清除能力就会减弱,癌细胞就更容易发生转移。
遗传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癌细胞的转移。一些研究表明,某些基因的突变或异常表达与癌症的转移密切相关。例如,携带 BRCA1/2 基因突变的乳腺癌患者,其癌症转移的风险就相对较高。此外,个体的遗传背景还会影响其对癌症治疗的反应,从而间接影响癌细胞的转移。
值得注意的是,治疗相关因素也对癌症是否转移有着重要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影响,不规范的治疗增加转移风险。
比如手术切除不彻底。手术是治疗癌症的常用方法之一,但手术过程中如果切除不彻底,残留的癌细胞就像“星星之火”,在适宜的条件下,会迅速发展成“燎原之势”,引发癌症复发和转移。这可能是由于某些肿瘤位置特殊、手术技术限制或肉眼难以发现微小癌灶等原因导致的。
又比如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时机不当。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癌细胞转移的影响也不同。一些治疗方法,如放疗、化疗等,虽然可以杀死大量癌细胞,但也可能对正常组织造成损伤,引发炎症反应,从而促进癌细胞的转移。此外,治疗时机的选择也很重要。如果在癌症早期,癌细胞尚未发生转移时,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可以大大降低转移的风险。但如果治疗时机延误,癌细胞已经发生了广泛的转移,治疗难度就会大大增加。
此外,一些研究发现,某些治疗方法可能引发癌细胞的转移级联反应。例如,化疗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可能会激活癌细胞内部的一些信号通路,促使剩余的癌细胞获得更强的侵袭和转移能力。此外,放疗也可能导致癌细胞释放一些促转移的因子,促进癌细胞的转移。
癌细胞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癌细胞自身特性、肿瘤微环境、患者身体状况以及治疗相关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目前我们还无法完全阻止癌细胞转移,但随着对癌细胞转移机制的深入研究,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策略被开发出来。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