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中华精品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不发朋友圈的人,大多活成了这样(很准)

送交者: 狂心中[♂☆★★★★如狂★★★★☆♂] 于 2024-05-14 1:35 已读 2157 次 3赞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关注

《断舍离》中说:“人生是一场漫长的修行,我们这一生都在渡,渡人,渡心,渡自己。


想要过一个舒服的人生,最重要的是满足自己,而不是讨好别人。”


在社交媒体盛行的今天,似乎人人都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


那些选择不发朋友圈的人,大多活成了这3种样子。


1


李嘉诚说过:“任何时候都不可盲目从众,无论顺境逆境,盲从的结果都是失败。”


从来不发朋友圈的人,大多是内心强大的人。


他们有自己的生活习惯,不会轻易被别人左右。


曾经有人做过一项实验,在一群羊面前设置了一个栅栏。


领头的羊纵身一跃,轻松翻越过栅栏。


后面的羊见状,也就一个一个跟着跳过去。


工作人员将栅栏移走,可后面的羊经过之前栅栏所在的地方时,仍然跟着前面的羊跳一下,就好像栅栏还存在一样。


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本质上是一种从众心理。


一个人最大的愚蠢,就是盲目从众。


任何时候,都要坚持自己的主见。


要做淡定的一小撮,而不是盲目的大多数。


情况不同,不可套用;人各有别,不能盲从。


长路漫漫,与其随波逐流,不如守好自己的节奏。




2


杨绛说:“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


不发朋友圈的人,懂得知足常乐的道理。


他们不虚荣、不攀比,拒绝活在外界的信息里。
作家蔡澜酷爱美食,几乎吃遍世间美味。


有次在印度旅行,住宿在偏僻的村庄。


房东老太太没见过世面,也拿不出美酒佳肴待客,就每天煮一只鸡给他吃。


连吃几天,蔡澜崩溃地说:“我不要吃鸡了,我要吃鱼呀!”


老太太问:“什么是鱼?”


蔡澜想到,这个老太太一辈子活在村子里,没见过鱼。


于是就拿出纸笔,画了一条鱼给她看。


蔡澜说:“鱼可比鸡好吃多了,你没吃过真可惜呀!”


老太太平静地望着他说:“没有吃过的东西,又有什么可惜呢?”


人生的很多烦恼,都来自于无谓比较。


生活中,你没吃过的东西很多;朋友圈里,你没见过的风景更多。


享受当下平凡的,珍惜眼前的拥有,幸福往往很简单。




3


蔡康永说:“人生有那么多圈子,不是每个圈子都要绕一圈。”


那些不发朋友圈的人,懂得拒绝无效社交。


在独处的过程中,潜心耐雕刻自己。


主持人汪涵善于独处,是娱乐圈少有的清流。


在一档电视节目中,汪涵自爆删掉了许多明星的微信,其中包括陈坤这样的大牌演员。


他说:“我微信里,最多不超过一百来人。


这样的生活非常非常轻松,所有时间都是你的。”


他在自己家中,设置了一间独立的书屋。


每当空闲的时候,就一个人窝在里面看书。


这样遇到一些好的句子或闪光的思想,才能沉下心来反复咀嚼。


林青霞曾经赞美汪涵:“每次听你说话,都像听了一篇优秀的散文。”


正是独处的时间,赋予他智慧和从容。


把自己变好变优秀,比经营任何人脉都管用。

喜欢狂心中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