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中华精品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张维为在大马被学生追问瑞士永居,为什么网上有那么多人嘲讽他?

送交者: 狂心中[♂☆★★★★如狂★★★★☆♂] 于 2024-05-13 9:06 已读 1842 次 2赞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关注
最近这几天刷社交网站,有各种不同领域的博主都在批量复制粘贴同样的文案,发布同样的视频。

发布的内容都是“马来西亚学生请教张维为,如何获得瑞士永居权?”

视频里是一个男生拿着手机向张维为提问:张维为老师,我想办瑞士永居,你作为过来人,能提一点建议吗?然后视频中一片笑声。

这个视频据我本人粗略统计,至少有超过30个金V发布了,这些金v分布在财经、法律、时事、电影等等众多领域,感觉这条视频好像捅了马蜂窝一样,这些人又找到一个点,纷纷一拥而上,疯狂攻击张维为。

其实张维为被攻击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瑞士永居的事情也并不是今天才爆出来,早在前几年就一直有人用瑞士永居的事情攻击张维为。

而且张维为本人早在2021年,就公开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解释过这件事情了。但是还是架不住有些人明知道是假的也要故意说这事。

其实作为互联网时代的网民,经历过大量的饱和式信息轰炸,一个普通人获取信息的渠道不见得比局限在某一领域研究的专家少;

网友不同意某一个专家的观点很正常,我们的舆论环境允许观点的交锋,允许不同意见的争论。但是争论不过,就用私生活去抹黑对方,给对方扣大帽子,这就不对了。

而且哪怕张维为拿了瑞士永居又如何?

根据复旦大学公开的张维为的简历。

张维为1983年进入外交部当翻译,1988年在瑞士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担任同声传译译员;

1994年,获日内瓦大学国际关系博士学位之后在日内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从事研究工作。

一直到2012年,在瑞士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张维为回中国在复旦大学特聘教授。

一个博士在瑞士工作二十多年,为了工作和学习方便,拿到瑞士的永居很不可思议吗?

永居又不是改变国籍,张维为一直是中国国籍啊。

其实网上这些人抨击张维为,从根本上讲,他们抨击的不是张维为,而是以张维为为代表的爱国者。

张维为之所以挨喷,就是他老在讲座中讲——中国要赢了!中国人,你要自信!中国是一个文明型的国家!中国要崛起了!

对于一些人来说:中国怎么能崛起呢?中国怎么能赢呢?中国人就该被奴役,就该被殖民,怎么敢说洋大人的不是呢?

于是,他们就疯狂给爱国者泼脏水,污名化爱国者!谁爱国就抨击谁!谁爱国他们就要挑出你身上的各种问题来!

普通人说了爱国的话,他们就纷纷嘲讽:这是你月薪三千该考虑的事?你是个五毛

旅外学者说了爱国的话,他们就纷纷嘲讽:你看看你,都拿永居了、都在外国买房了,故意打着爱国的旗号骗国内的粉丝

留学生说了爱国的话,他们就纷纷嘲讽:这是花家里钱去镀金的

要是国内自媒体说爱国了,就各种盯着你,衣服穿的好一点,生活稍微好一点,马上就说这是割粉丝韭菜来的

你的言论稍有一点瑕疵,对方就马上污名化,扩大化,说:大家快来看,所谓爱国者都有这样的毛病……

其实不要以为他们的这些套路是很新鲜的,早在一百年前,国民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去世后,就有军阀的御用文人写了一篇《孙大炮放不响了》,嘲讽以孙先生为首的革命者。

当时鲁迅先生在看到这篇文章之后,大笔一挥,写下了著名的名篇——《战士和苍蝇》。1925年3月24日发表于北京《京报》附刊《民众文艺周刊》第14号上。

鲁迅在文章中说:

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去罢,苍蝇们!虽然生着翅子,还能营营,总不会超过战士的。你们这些虫豸们!

一百年过去了,还是这些老套路,就问能不能稍微与时俱进一下呢?
喜欢狂心中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