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帆讲历史:“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国家,过去是,现在是,将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是——民族是历史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最终会被历史消灭。中国辉煌灿烂的文明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历史。如果非要搞极端民族主义无视历史,不仅无知,而且有罪!
一
课标要求是“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很明显,辽夏金元诸政权只是认识北方少数民族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典例。除此之外,十六国、北朝、清朝均可以作为研究同一目的的例子。既然是通过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那就梳理教材看看都有什么相关内容。
二
政权地跨农耕、游牧两大区域,有利于农牧经济交流与互补。教材引言里宋神宗说“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有行国……比之汉、唐,最为强盛”。啥意思呢?就是说北方少数民族这时的统治范围扩大了,不仅有游牧经济带,还有农耕经济带。过去中原政权可以通过边境榷场贸易拿捏北方游牧民族,现在不行了。游牧民族需要的农耕经济产品,人家可以自产自销,经济实力一下子就起来了。于是乎,比之汉唐,实力自然强出了一大截子。
辽、夏、金、元版图都是兼顾农耕与游牧。按照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经济上可以与中原政权脱钩进行内循环,经济的结构性完善,经济的韧性增强了。经济上的互补,决定了民族上的交往、交流、交融。这是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三
政权的发展进一步推动民族交融。教材中提供的典例是金朝的“大定之治”。教材编写者在概述大定之治时,特意提到这一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金世宗被百姓誉为“小尧舜”。哇,这个称呼可不得了!啥子叫小尧舜?就是小号的尧舜。尧舜在华夏是什么咖位,大家不可能不知道。那是圣王哦~金世宗,一位女真族皇帝,被他治下的百姓——内含各民族戴上了“尧舜”的帽子。由此可见,民族交融的程度不浅。
四
制度建设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首先要强调的是“因俗而治”。典例自然是辽朝的南北面官制。南面官管理农耕地区,北面官管理游牧地区,一国两制,因地制宜。这是制度建设的创新,很好地适应了当时的国情。西夏、金都有类似的制度安排。其次要强调的是元朝的行省制。
教材中强调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是我国省制的开端。除此之外,历史纵横中还指出“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这是前代大一统王朝没有做到的。”这与行省制密不可分。有了这些制度上的探索与实践,后世如明、清就能继承这些政治遗产,进一步推进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与完善。
五
除了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之外,经济、文化上北方少数民族也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比如说边疆地区的开发与建设。这一课教材中虽然没有明说,但我们可以联系唐朝时教材中的相关描述“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做出了积极贡献”做类推。文化上元曲和话本中掺杂了大量的白话助推了市民文学的流行,成就了中华文明史中耀眼的名片。郭守敬的《授时历》此时领先世界。
古代四大农书,元朝王祯编纂的《农书》就占了其中一部。以上均为教材中提供的文化建设北方少数民族相关的典例。如果要枚举,还有更多的相关史实。
贴主:布南温于2025_04_21 21:22:49编辑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