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闲谈古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模中楷:“任性”的权力?“合法”的暴力

送交者: 布南温[♂☆★★声望品衔11★★☆♂] 于 2025-04-16 20:08 已读 362 次  

布南温的个人频道

+关注

2025年4月,在河北省三河市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只看事件的内容,恍惚间还以为走错了年代。


(最新处理结果:“广告牌匾禁用红蓝黑底色”,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被免职)

01


匪夷所思的“三色禁令”


“三色禁令”事件发生后,多家记者前往当地调查,央媒也多次下场质询。激起众多网友怒火的雷点如下:


没有文件出台,亦无明确原因;


“如果不怕麻烦、不心疼钱,可以改回原颜色,自愿。”


多方问询,依然三缄其口;


如此“法外狂徒”般明目张胆,让人咋舌,更有甚者言“在三河,花不敢红,天不敢蓝,夜不敢黑”,叠加河北省市的buff后事件更加难以评价。


舆论阵地已然垮塌,即使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已被免职处理,但公权力任性使用导致公信力丧失的恶果,依旧是难以下咽。




02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基层使用权力分外“任性”更不是第一回,三河市之所以引发众怒,是因其“演都不演了”,将人民赋予的公权力当作玩具一般在掌心把玩,公然挑逗人民群众对权力本就敏感的神经。


权力在某些官员手中成为展现身份优越感和特殊性的工具,必须摆在众人的眼前,用在百姓身上,中国的文明史翻开任何一页,我们都能从中找到类似的例子。


无论是府衙小吏,还是地方主官,一旦滋生了权力的傲慢心态,就容易“恃权压众”,势必会发展到鱼肉百姓。无论是职权大小,不管是损人还是利己,都想尽情释放权力这把剑的威力,不然就是对不起自己苦心经营的“光宗耀祖”。


学者吴思曾说过一个名词——“合法伤害权


这种“合法伤害”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乱作为、妄作为、自作为,无形的伤害着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


事过境迁,大众与政策的信息差大大缩小,权力地小小任性丢在如今群众之间,如同一颗不定时炸弹,而网络舆情则大幅缩短了这颗炸弹的引线。当人民赋予的公权力成了套在人民脖子上的枷锁,权力小小的一任性,人民的信任也就随风而去了。




03


权力崇拜下的风气病灶


“中国人的官瘾实在深,汉重孝廉而有埋儿刻木,宋重理学而有高帽破靴,清重帖括而有‘且夫’‘然则’。总而言之:那魂灵就在做官——行官势,摆官腔,打官话。”


——鲁迅《学界的三魂》(1926年)


为何在当下大力建设法治社会的时代里,在中央八项精神的深入学习中,仍会频现如此的肆意?


前有大同执法人员“破门点灯”(从北宋“上元罢灯”到大同“破门亮灯”,执法者可别丢了人心!)的“横行乡里”,后有三河市城管“颜色管控”的“鱼肉百姓”,沉浸在盛世中华的百姓们仿佛被人从背后打了一闷棍。我们能直觉地感受到基层执法中文明的“暴力”,也能微妙察觉政策执行对当地发展带来的或大或小的影响,在我们谴责前者时,不妨问问自己,如果我是当权者,又该如何行事?


“上岸前,我指定是个好官!上岸后,你就拿这个考验干部?”


这揭示了权力异化的根源——当权者一旦“上岸”,便容易自己的来时路,忘记对权力的敬畏之心,极易将个人意志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


一个当权者有了权力,第一紧要的就是去利用权力,竭力扩张自己权力的边界,而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更大的欲望需要更高的权位,更大的权力又会滋生更大的欲望,而这份不安又需要更大的权势来消除。


“权”令智昏,越加不受约束的权力只会助涨权力崇拜的风气,但权力好比深渊,凝视过久者,终将被其吞噬。


04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


——《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2012年)


三河市的这场闹剧,来自当权者的傲慢与任性,更与当地政治生态紧密相连“人民群众看干部,关键看身边干部的作风”,而但凡严抓统一门面的地方,往往营商环境不尽如人意,这种现象更像是官员用形式主义来应付官僚主义,本质上处在一种“表演状态”,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政逻辑,并不能给当地发展带来实质性的提升,更可能错失城市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多年,为何仍有地方官员我行我素?


究其根本,是丧失初心、媚权擅为,是权力运行机制中官本位”的积弊未清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未能根除,更是对“权力铁笼”丧失敬畏


他们忘记了一个根本原则:权力来自人民,必须服务于人民


政治是戴着镣铐跳舞,八项规定精神是对官员们施政行为的规范与必要的约束。我们要清晰的认识到,任性的权力势必会滋生腐败,以及绝对的权力势必会滋生绝对的腐败。这种“镣铐”绝非单纯的束缚,而是政治得以存续、发展以及实现远大目标的基石,是人类用制度理性对抗权力野性的工具。


倘若执行层“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更是阻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战略部署贯彻落实的大敌。如何确保“最后一公里”行使权力的“念头”和源头初心一样透明清澈,事关重大。


05


结语


当下国际形势愈发紧张,国内深化改革也处在关键节点,党内本应上下同欲、团结一心,而施政者仍执迷于“官老爷”的幻觉,执着于手上的名利双收和蝇头末利,褪色的就不止街头的招牌。

巨贪伤社稷,末吏毁根基。不能再任性了!

喜欢布南温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