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大话:那些真相,我不敢写出来
我是咸鱼。社会,就如同一台极为精密的仪器,日夜不停地轰鸣着运转,在那齿轮相互咬合之处迸发出的火花,常常被误以为是进步所绽放的礼花。
不过当我们把镜头拉近,细细地察看那些被数据所掩盖的暗纹时,便会发觉教育宛如铜墙铁壁,思维像无形的牢笼,以及在阶层固化之下最为昂贵的幻觉,稳定。正在悄悄地塑造着我们的命运。
掌握资源分配权的家族,早已将教育,变成精密的资本游戏。当北京的儿童,在学习Python算法的时候,贵州山区的同龄人,可能还在用粉笔临摹电子屏幕上的动画;当上海顶流家族的少年,研习家族企业的并购案例之际,河南农村的孩子,却在背诵“头悬梁锥刺股”这样的励志标语。
这种差距,并非课本厚度所带来的差异,而是在认知维度上出现了断层。
那些经精心打造的“精英教育”,已然把知识,转变成了权力的遗传密匙。公立体系呢,在大量产出服从型的螺丝钉,凭借着标准化考试的利刃,斩断了想象力的枝蔓。
公立教育体系的驯化机制,正在批量地制造“合格公民”。当某互联网巨头的创始人,因为公立学校“集体表演”这种教育模式而让孩子转学的时候,他的愤怒直指本质,教育不该是把个体塑造成如同流水线上的标准件那般。
那些被迫在升旗仪式上高呼口号的孩子,那些在作文里歌颂"螺丝钉精神"的少年正在被剥夺成为"异类"的权利。
当一个人从幼年就被训练成遵守规则的齿轮,他的思维便已注定无法撬动规则本身。
拆迁户家庭,让孩子报考街道办临时工的这种执念,其实与年轻人死死守住“事业编”所产生的焦虑如出一辙。这样的情况,是对未知恐惧的一种代际投射。
这种对稳定的病态追求,本质上是用当下的苟安,换取未来的窒息,用可见的确定性,绑架了无限的可能性。
当整个阶层都将“稳定”当作终极目标的时候,他们其实已将自己,锁进了镀金的牢笼。这里的“稳定”更像是一种禁锢,反倒让他们失去了更多的可能。
普通家长正在为学区房拼尽全力的时候,精英家庭已然将教育资源拓展至了全球;小镇青年在体制内如同“电梯理论”那般徒劳地向上攀升之时,互联网原住民却在元宇宙中构建起了全新的财富格局。
真正的突破,并非更加用力地攀爬阶梯,而是察觉到那梯子或许原本就存在着问题。当大家都在玩俄罗斯方块的时候,打破壁垒的人早已跳出了这个游戏,开始设计新的规则。
社会真相如同潘多拉魔盒,凝视深渊需要莫大的勇气。但唯有直面这台精密仪器的运作逻辑,我们才能撕开阶层固化的铁幕。
真正的突围,始于对真相的凝视,成于思维的重构,终于行动的破局。
当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稳定是最大的陷阱,规则是最大的枷锁,这台轰鸣的机器,终将被觉醒的个体撬动。
完。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