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和战乱不已的缅甸有童子军,对这个问题我们怎么看?
去年某支缅甸民地武在放出部队行军的视频时,被眼尖的网有发现有几个士兵还是小孩,于是针对童子军问题,不少网友就觉得不应该抓小孩去当兵,而支持缅甸民地武的人就在那里解释,否认那部队有童子军。
其实缅甸有童子军是公开秘密,不用否认。
最著名的缅甸童子军就是克伦族神军,由两个双胞胎小娃娃来当头,居然也打了不少仗,后来投降泰国,两个娃娃司令站在那里,怎么看都觉得滑稽,但他们却敢上阵厮杀。
克伦神军的娃娃司令
说白了战乱国家有童子军很正常,中国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就有许多童子军,那是一种被逼无奈的选择。
真实的英雄刘胡兰,远征军那个11岁的小兵(比较火的那张照片),或者艺术形象小兵张嘎,送鸡毛信的海娃,课本里的小铁锤,都有很多原型,都是童子军。
缅甸的童子军照片
有人提出不要把刘胡兰这样的故事再在小学课本里出现,理由是太残忍,他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去学刘胡兰那样小小年纪就敢去杀人,太残忍太不人道。
是呀,那样的年纪应该让他们在父母的爱心呵护下好好读书。但是不要忘了,战乱年代山河破碎,生存都有问题,哪来的尊严和爱心?所以不要用现代人的思维去对待那些为国家和民族或者革命牺牲了生命的童子军们。要永远纪念他们,尊敬他们!
回到缅甸童子军问题,网上有很多视频和照片。本人不熟悉的部队就不多说了,只讲亲身经历:
1994---95年本人在掸邦军,一起行动的新兵队最少有10%是10岁左右的儿童兵。后来部队解散,在来泰国的路上,在一个缅甸政府军的关卡,也见到10岁左右的娃娃兵查证件,带我们来的司机还和他开玩笑叫“细雅”,他也很腼腆地笑笑,引得全车人都笑。
“细雅”是用法比较灵活的缅语,算是一种比较体面的称呼,比如老师就叫“细雅”,女教师和护士好像叫“细雅玛”;司机叫“嘎细雅”;关卡上的缅兵被称为“细雅”,应该是“兵大哥”的意思。
不要把童子军笼统理解为什么残忍的不人道的行为,缅甸很多山区儿童在家也没有什么读书的机会,无非是放牛打鸟,长大种田地,缅军或民族武装把他们招到部队训练,自然除了教军事技能之外,还会给他们上文化课,对他们的成长是有积极意义的。
而且一般情况下也不会让他们直接上阵厮杀。
总之,要解决缅甸童子军问题,和平之后经济文化发展,儿童都有普遍受教育的机会,问题就解决,不会再有童子军。
如果还是战乱,招童子军就是正常的。外人不要站在自己的立场去横加指责,那叫站着说话不腰疼。
2025年4月6日
已标注为布南温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