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禧的读书笔记:北宋灭亡的真正原因
作者:知乎,不要二分法
徽宗把能挣钱的买卖都划拉到自己袖子里了。
北宋对内消除朋党,任用蔡京为相治理天下,北宋迎来了最后一个经济和军事极度膨胀的时期,版图达到极盛,全国歌舞升平,开封城连外卖跑腿都被发展出来了。徽宗过于仁慈,过于理想主义,莽撞。东林党开始浮出水面。从宋朝开始,在江南一带就形成了一个比较隐秘的阶层。每一个家族并不算特别大,但都有一些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基本把持了科举,渗透到管理层,从而掌握朝政中枢。他们以师生同僚朋友关系维系,血缘关系次之,以意识形态来团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政治集团的。在政策上争取到最多的好处,把百姓敲骨吸髓。宋徽宗在位时还立了两大武功,第一就是灭辽,第二痛击并且差点灭掉西夏。宋朝的西军,因为收复了北方大片领土,有大量流民需要安置,于是徽宗又开始准备刮这些富人的油水了。刮穷人, 农民起义;刮士族,那不好意思,皇帝就成要饭的打工仔了,肯定要把你给办了。徽宗下旨,宗室、妃子家亲戚,宰相这些人一概要交。这下又把京畿重臣、宰相外戚得罪了。徽宗的莽撞和不循序渐进,变法过于超前,比以往任何一朝都要严格,
依靠部分江南士族成员变法的徽宗,彻底得罪了全国士族阶层,好你个赵佶,我们认你,你才是皇帝,
你要改革,还想把我们革掉?于是惊天阴谋就开始了。科举上位的文官集团,以江浙为核心,福建、江西、湖广为羽翼,1111年组建东林书院,洛党与浙党合作,暗中对抗变法,运作了15年,才发动靖康政变。44岁的徽宗反常地禅让了,因为宫廷发生政变,以 张邦昌、 李邦彦、 耿南仲为首的人,控制了徽宗,以钦宗的名义下诏,把这次政变包装成了禅让。同时下诏让淮西,浙江募兵进京,用自己人彻底控制京城。
和神龙政变,是一个道理,打你一个猝不及防。靖康之变,和周朝覆灭商朝很像,都是内部改革,引发内部重臣不满,
主力大军在外,趁机通知敌国,充当 带路党,带领敌军长驱直入,都是在最强大时期突然灭亡,商朝带路党被分封建立了宋国,北宋带路党接受金国册封,回老家杭州建立南宋。南宋定在临安,因为江浙文官与江浙财团的大本营在杭州。金军几万人,20多天深入敌人腹部1600里,还要翻山越黄河,连个导航都没有,但凡有一个城在抵抗,这帮金军就是孤军。除非金国人有特别的把握,比如宋朝有人通敌,带路党肯定不是小角色。
一路没有抵抗很奇怪,带路党势力强大1月4日到1月31日不到一个月,冰天雪地,一万金军带着几倍于自己的降军,直接深入腹地到敌国都城,一路不抢东西不迷路,
金军开着上帝模式呢,计划不如变化,文官集团内部分裂了,李纲坚决主战,死活不让金军进开封城,就因为他,金军没能进的了开封城。徽宗已经被剥夺军权,囚禁在龙德宫,童贯得到消息,马上只身回来护驾,因为他带领的西军,当时准备灭西夏不能动,他只能带点人,
但京城已经被控制了,童贯那点人回来,就是送。文官集团先是把西北军弄没,克扣粮饷,盼着西北军内讧,安排西北军北上与金军决战,给金军安排情报,西北军大败, 种师中战死,姚古被调去广东,种师道被召回,刚到京城就被毒死了,就是这么干脆。西北将门就剩刘家和折家,
刘家后来苗刘兵变,折家被投降,折家首领被毒杀。李纲属于是文官集团的反骨仔,这次也得被弄走,先是弄到河北,但是发现河北是金人南下的必经之地,又把他弄到扬州去了。蔡京、童贯、王黼为首的变法派,都被灭族或流放,然后路上弄死。肯定不能让你再和军队的人相见。至此,徽宗失去军权,就像崇祯帝不能活着见到李自成,玄宗不能再和军方有联系一样。徽宗从此被无限转移,直到整个太宗后人,被打包送给金人的时候,文官集团分掉了徽宗变法以来积攒的家底,徽宗修的官学,产生丝绸的织造局、生产瓷器的官窑汝窑, 安济坊、造作局、行幸局、和大小设施三百余处,全部被关停,所有现金与物资,被官员瓜分。西城所管辖的300多万亩国有土地,被瓜分,
徽宗变法彻底失败,把自己都变没 了。靖康元年11月,政变文官们,遣散了勤王的军队,再次通知金军,这次彻底没问题了,你们来吧。这次金军带的人比较多,东路完颜宗望,9月8日从保州出发,12月10日到达开封城下。
一天十几公里,基本上是二战德国闪电战平均推进速度了。 完颜娄室的这部分军队,南渡黄河,西趋洛阳,封锁了潼关,把宋朝最精锐的西军,关在潼关以内,断绝了其勤王之路。这次负责开封防御的,是孙傅和宰相何栗,怎么把金军放进来呢,用郭京要做法事,迷惑开封守军。各地勤王军早已受到唐恪、耿南仲的命令,裹足不前。只有南道总管张叔夜,与两个儿子伯奋、仲熊,违抗这一投降式的朝命,
募兵一万三千人勤王,在 颍昌府遭遇完颜宗翰部,大小十八战互有胜负。最后全军突入开封城,这是第二次围城之役中,唯一的一支能够进入开封城的勤王军。实际上,金兵根本打不进汴京,汴京城墙高4丈合计今天12米,护城河宽400米深12米。金军太原一年都没有打下来,凭什么能打下城高水深的开封?是当时文官把部队都撤了,城里的百姓自发上城,用石头就把金兵砸退了,最后开封府尹徐秉哲,强制百姓下城墙。宰相何栗,以郭京要做法的名义,打开宣化门,放金军入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被打败了,如果不是体量上差距太大,一定都是自己内部出了问题。乱华夏者晋也,废华夏者宋也,胡骑骁勇,奈汉武唐宗明祖何?金军能在北方肆无忌惮地攻城略地,几个月时间就攻克北方所有大型城池,靠的根本不是什么攻城车、云梯这种攻城设备。
说白了,那时的女真人根本不可能有这种高科技产品。那些骑马游牧的野人,能把住在十二米高的城墙里的皇帝抓了,只有一种可能,是内奸开城门,把敌军引进城。崇祯即便被皇太极的十万骑兵,吓得躲在紫禁城里瑟瑟发抖,皇太极也只能在北京城外逛两圈,打完草谷后,还得老老实实回东北老家。有人在城墙上守城的情况下,士兵根本不可能爬上城墙的。很多城池陷落,实际上只是守城的长官写了封投降信,对外宣称“我们已经归顺金国”的结果。历史上所谓的灭国大战,其实也没打过几场真正的硬仗,大多数人和地方官,都是骑墙两边倒,真要硬打,那结局大概就是“蒙哥客死钓鱼台。”所以,一个国家,尤其是中国这种大国的灭亡原因,根本不可能是所有的城池被敌军攻陷,而是人心散了,叛徒和间谍太多,所有城池的领头人,都会在同一时间集体投降,国也就真的亡了。
先派郭京主动开城门,引主力步兵去跟人家重骑兵野战,目的是送光北宋的守城精锐。这世界上哪有什么“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啊!
真相是,“你领导是汉奸,早已投靠外敌啦!”一心想守城的姚友仲,被自家不知名宋兵杀了,整个开封外城的城防,宋朝上到将领,下到士兵,都和金国是一伙的。
即使如此,还有内城可守,毕竟是当时全地球最富有最繁华的都城,外三层里三层城墙防护,可是标配。
金军的骑兵依旧束手无策。要不是文官以钦宗名义,拦着死活要和谈,开封周边的军队,就能冲进来把金军全部踩死。你跟一群连城墙都下不来的乌合之众,有什么好谈的?金军慌了,他们是来挣钱的,不是来玩命的,政变派的人,派出冯澥,到完颜宗翰军中商谈,经过大把给银子,双方达成协议后,就要文官集团和徽宗算总帐了,一碗药把宋徽宗送走很简单,但是文官集团不能保证接下来的后继之君,会不会变法,
于是他们想到一劳永逸的办法——改朝换代。吏部尚书王时雍、开封府尹徐秉哲,负责抄家事宜,
蔡京儿子被送给金军,
南道总管张叔夜父子三人,被送给金军,
有一个驸马和公主是想跑的,结果被追回来了。然后开始细细抄家,一个都不能放过,就因为这两小子抄家有功,所以张邦昌登基后,这两人是伪楚宰相。因为徽宗继续宋神宗的改革,触动了文官利益,江南文臣那帮人,给金军许以利益,让金军南下,然后调开守军,主动开城门,让其入城,
文官利益集团,把宋皇室的人抓起来,送给金人,让金人带走的,好改朝换代,建立大楚,让自己可以掌权。一群勾结外敌,出卖践踏自己国家的卖国内奸。金军从靖康元年润11月进城,被开封民众打退,在外城墙呆了4个月,
当时金军都没有打进内城,皇帝怎么可能自己送上门,是文官压着皇帝送给金军的。12月,宋钦宗被送给金军,靖康二年2月,宋徽宗以及三千多宗室后宫,也被握有兵权的范琼,送给金军。
徽宗被胁出城后,汴京有人号哭者,范琼立斩数人。
其后,范琼领兵往来内前,宣谕百姓,称赵氏已失国,令百姓不许阻拦皇族、后妃们出城。宋徽宗是被武将范琼,逼迫去金营,不是自己想去,皇帝早就是傀儡了。政变派借金军之口,废掉徽钦二帝,3月拥立张邦昌登基,改国号为大楚,改朝换代。
大楚这个国号就说明他们心向何方了。靖康二年三月,金人封张邦昌为大楚皇帝。吴革率领亲信数百人,先杀妻子儿女,焚居所,举义兵东门外。
适值范琼出来,问明来意,佯表同情,诈与吴革合谋,当吴革等人放下兵器后,范琼下令从后袭击,杀死百余人,并将吴革拿下。
吴革不屈痛骂,即被杀害,其子也同时被害 。张邦昌即位,唯有王时雍、吴开、 莫俦、范琼等数人,以自己有拥护之功而欣然受命,
张邦昌往来议事,也仅与这几人 。政变派想改朝换代,但由于宋徽宗群众基础太好,军民不买账,
政变派以孟皇后的名义,控制朝政,接回赵构,立为傀儡。赵构他妈韦贤妃出身极低,所以赵构当天下兵马大元帅招兵勤王,应该是文官安排的,
让他拦着宗泽,不让招来的兵出发勤王,就等着开封城破,宋高宗作为强行被文官集团带到东林老巢临安的傀儡【汪博彦, 黄潜善】,
一个儿子都不能让他生。赵构一度任用主战派,想拿回皇帝的权力,结果失败了,乖乖认命,文官集团实在太强,武将不是对手,至于岳飞,是赵构亲手提拔的嫡系,文官集团必须将他杀了,好彻底架空赵构。这和明朝东林党集团围歼戚家军一样,绝对不能让皇帝亲近有实力的军队。后来赵构被文官硬逼着,把皇位“禅让”给太祖的后代孝宗,当时太宗的后代比比皆是,为什么非要还政于太祖的后代?因为这样,文官集团就可以随便黑徽宗而没有人管。只不过这次文官集团又大意了,选的新总经理孝宗,是个反骨仔,非常孝顺,经常找高宗谈心,非要北伐一雪前耻,还屡败屡战。得了您这皇帝也别当了,借着高宗驾崩没两年,孝宗也成太上皇了。高宗死了5年左右,比高宗小20岁的孝宗,在一个月内也被病死,谋杀很显而易见了。
从秦汉到隋唐,对外大战争三五年一次,不会动摇根本,杨坚时期,三十万人以上的大战有过七次,平均三年一次,但国力蒸蒸日上,几乎每个百姓都在战争中得到了好处。
所以李世民在征高句丽时,天下各地勇力之士都自带干粮来投军,就是看中了战胜的利益。
底层真正的上升通道,依次是:1、军功爵制度;2、小吏选拔制度;3、公立学校制度【古代是县学、府学、国子监】;
新诞生的科举士大夫,大部分出身庶族地主阶级,靠天赋与宗族资助,加入私立学校【东林书院,类似湖畔大学】,
通过关系网与不断考试选拔上位。
上位以后就需要回报宗族与关系网,而他们能拿什么回报?不过是出卖国家资源与利益,
文官集团比世家门阀团结多了,尤其是南方文官集团,主要就是江浙财阀出身或资助的,非常抱团,排挤其他地区的官员,
他们在朱元璋时代就敢搞排挤北方人,宋朝、明朝的皇帝都斗不过,经常死于非命,
清末八旗不行了,也压不住了,出现东南互保。
自从宋代开始,中国出现了一个极其反动且无能的阶层,那就是科举文官阶层。
这么一群人,偏偏掌握了主导国家政策的权力,儒生们富甲一方,妻妾成群。
但是文不能载道,武不能杀敌,只知科举收租剥削佃农,奴仆成群,放印子钱。
工匠,农民和战士,为国家支柱却陷入到极端的穷困当中。
文官集团几次出手要害死嘉靖,宫女勒脖子、放火,嘉靖命大,又有亲信出手救命,才活了下来。
明宪宗,明孝宗,明武宗都是被害死的;
到了清朝初建,江南士绅的投降风潮,有不可告人的利益驱使,希冀满清这群蛮子,吸取蒙元的"先进经验",大胆把权力和利益,外包给他们这些个"人上人",
真要是实现了,那保不齐又是一出君臣相得的儒家"盛世"了。
奈何满清这群蛮子,比蒙元蛮子的统治水平高,"奏销案",打破了江南士绅的迷梦,
一系列的文字狱打击,江南士绅彻底跪下,沦为了满清统治者的走狗爪牙,从而使得满清稳固统治了二百年。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