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站慢车:震中在缅甸,全球视线却聚焦泰国,信息传播与灾难效应的差异
2025年3月28日,缅甸曼德勒地区发生了7.9级地震,我国云南地区和东南亚多国都有强烈震感。但我们惊奇地发现,整个缅甸的新闻、图片、视频报道都非常少,反而泰国曼谷出来各种视频,从一栋高楼的楼顶游泳池,到街上恐慌的人群,让人们了解到距离震中几百公里外受地震影响后的情况。特别是曼谷一座在建高楼倒塌的视频,更是瞬间传遍全世界。不少人感叹,地震中心在缅甸,可全球关注却在泰国,泰国成了事实上的全球焦点,这场信息与视觉的地震“偏移”,背后有哪些深层原因呢?一. 信息传播能力的差异:
缅甸信息传播受限:缅甸的互联网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加之国内局势复杂,信息的传递和报道可能不够及时和广泛,导致地震发生后,新闻、图片、视频等信息无法及时或广泛传播。而且,地震后缅甸的应急响应可能主要集中在救援和安置,信息传递并非优先事项。
泰国信息传播迅速:相较之下,泰国拥有更加成熟的媒体环境和现代化的通信基础设施。泰国尤其是曼谷、清迈等国际化城市,社交媒体和新闻报道的速度非常快。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如高楼倒塌),人们通过手机、社交平台(如FB、推特等)迅速传播信息,使得地震相关内容立刻传遍世界。
二. 地震对建筑物影响的差异:
缅甸与泰国的建筑抗震性能差异:缅甸的地震震中虽然位于曼德勒地区,但由于该地区人口稀少,建筑物相对低矮,且地震多发地区可能会有较强的抗震措施,导致地震后损害较少或损害较难直接通过图像或视频呈现。
曼谷在建高楼倒塌引发关注:相比之下,曼谷作为一个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且高层建筑较多,地震对高楼的影响更为显著。尤其是高楼倒塌这样的事件视觉冲击力强,容易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在地震中建筑物的剧烈摇晃或倒塌更容易被拍摄和分享,视频传播也更具吸引力。
三. 公众心理和媒体偏向性:
灾难报道的聚焦效应:虽然地震中心在缅甸,但曼谷是一个国际关注度更高的城市,尤其是全球媒体对泰国的关注度远远高于缅甸。曼谷这样的国际都市发生的突发事件更容易吸引全球媒体的报道。此外,高楼倒塌这样有视觉冲击力的事件比广袤的缅甸农村或山区的地震灾情更容易引发公众的关注和同情。
大城市的国际影响力:曼谷作为东南亚的一个重要经济和旅游中心,其建筑物倒塌事件影响了大量国际游客、投资者和外籍人士的安全感。相比之下,缅甸的地震尽管震级大,但其影响的范围和国际关注度相对较低。
四. 地震次生灾害的不同表现:
泰国的震感强烈引发连锁反应:尽管震中在缅甸,但由于泰国距离较近,曼谷等地区感受到强烈的震感,高层建筑尤其受影响。这种震感容易引发城市内人群的恐慌和聚焦,导致部分建筑的损毁(如倒塌在建高楼)。这种次生灾害会进一步吸引更多人的注意。
缅甸可能受影响较小的建筑物和人口:缅甸曼德勒地区相对人口较少,建筑物多为低矮结构,在强震中倒塌的风险较小,地震虽然造成破坏,但可能没有引发大规模的建筑倒塌,导致媒体难以捕捉到视觉效果显著的灾难画面。
综上,尽管缅甸是地震的震中,泰国尤其是曼谷在地震中显现出更为“可视化”和“全球化”的灾难形象,迅速通过现代媒体传播,反而成为地震热点的焦点。这也反映了在现代灾难传播中,信息传递的速度、事件的视觉冲击力和受灾地区的国际影响力如何塑造了全球对灾难的认知。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