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闲谈古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缅军轰炸腊戍,说明他们还是没有长进

送交者: 布南温[♂☆★★声望品衔12★★☆♂] 于 2024-09-02 5:08 已读 2746 次  

布南温的个人频道

+关注

8月30日晚上,缅军空袭腊戍,损失有多大还不太清楚,但愿不要有人员伤亡。这次轰炸和以前轰炸老街和木邦一样,外人永远无法知道他们轰炸要达到什么目的。


前几天缅军还轰炸了一个寨子,据说有同盟军驻在那里,结果是炸坏了几间民房,万幸没有人员伤亡,因为人早就躲出去了。其中一家房主人我认识,他除了伤心,不敢有任何说法,只是传视频来让我发在某个群里,结果近400人的群里没有任何人表示同情,也没有人发表看法。只有一个人问了一句:哪天的事?我回答日期之后再也没有人吭声,那种麻木让人感觉很痛心。

这是生活在和平环境里的中国朋友无法体会到的。这个微信群的人之所以这样沉默,估计他们也担心自己的言行被人盯住。


对这个家被炸了的朋友,我除了安慰他保重,也不忘记交代他注意安全:不要在网上议论同盟军,否则会被同盟军粉丝扣上缅狗和汉奸的大帽子;也不要说缅军什么,不然会中文的缅粉会说你是中国奸细,是缅甸的叛国者。


是不是很荒唐?他真的就是个普通的老百姓,从来不敢支持哪一边。结果房子被炸了,还不敢有怨言。他没有门路也没有办法去讨要说法,真的很无助。


我们来假设场景,他找缅军:老缅会说,我们是去炸叛军的,他们住你们寨子就说明你们支持叛乱。


如果他去找同盟军,那边会说,你看缅军就是坏,跟着我们消灭缅军,报仇雪恨吧。


而他不敢参加什么部队,孩子还小,还要照顾父母。


他真的没有招惹谁,凭什么要让他家来受这个损失?谁来帮助他!

这就是缅甸的内战,受伤的是老百姓,你还不能随便发议论,更不可能讨说法,也没人来帮助你。


缅军几十年来在掸邦的做法就是:我来占领这个地方,向老百姓征这样,要那样都是天经地义的,你们都必须服从,必须听话,否则就是反叛者,该抓我就抓,该杀我就杀。所以过去缅军下乡扫荡反缅武装,如果哪个寨子发生了袭击缅军的事他们就要报复,抓人罚款是常态,烧寨子,或强迫整个寨子搬迁都干过。后来这些反缅武装只好在野外伏击缅军。


缅军行为激起各族反抗,于是到处有反缅武装起来和缅军作战,结果缅军还没有被赶走,反而是一拨又一拨的武装部队起来革命,失败了;又有人再起来。他们的口号都是要为老百姓争取权利,都是要让老百姓过安稳的好日子。


结果老百姓几十年都没法过安稳日子。


缅军和反缅武装都有充分的理由要互相消灭对方,都是说为了国家和老百姓的利益。


那么老百姓倒霉就活该了吗?


最近这一年的缅北大战打破了几十年来那种不死不活,小打小闹瞎折腾的平衡。


似乎要发生某种根本性变化,最近又到了一个关键的节点。

果敢同盟军及其盟友攻占了腊戍,还看不出要用什么方式管理这个掸邦北部的中心城市,似乎还在继续往南打,要扩大战果;而缅军也在积极备战,一直在传要大反攻。


双方都没把北边的劝架当回事,都要把对方掐死才罢休。


我历来的观点是:军队之间在互相对抗时用什么手段都可以,但是不要针对老百姓。


但缅军从来没把老百姓当回事,8月30日夜里的炸弹就再一次给出证明。


他们是为了要震慑这些反缅军武装,还是发现那里有军事设施?不知道。


缅军作为在腊戍经营了几十年的政府军,熟悉情况也熟悉地形,有多种对付反缅武装的作战方法,为什么就要采用胡乱扔炸弹的缺德行为呢?只能说明他们还是永远没有把老百姓当回事。


得民心者得天下,在缅甸是不适应的。


我之所以说缅军在腊戍扔炸弹的行为,说明他们没有长进,是因为从目前他们遭遇失败后的糟糕处境来看,最明智的办法就是响应北边和东盟的建议,赶紧停火。然后是总结经验教训,整顿部队,收拢人心,提振士气。


没有收拢人心,整顿好队伍,还是按原来的老套路增加武器,增加兵力,用飞机扔炸弹吓唬人。那么缅军还是那个人心散涣,军纪差,管理混乱的军队,迎接他们的还将是失败。

喜欢布南温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布南温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