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通胀为税、以全民分红为本——建设后资本主义财政新机制的战略构想》
一、背景与使命
在工业资本与金融资本高度集聚、全球性生产过剩与消费不足并存的当代世界,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巨大内需潜力和独立货币主权的大国,必须跳出传统“税收—财政—再分配”的旧路径,探索以信用货币制度为基础、以全民基本收入为载体的新型财政运行模式。我们提出如下国家战略:以印钞为财政核心,以通胀为调节税负,以全民分红为基础民生保障,逐步实现“免税社会”的可能性。这不是激进空想,而是对现代主权信用货币体制的深化运用;不是福利主义的退让,而是生产关系优化后的再分配机制革新。二、核心政策架构
(一)实行全民基本收入制度(UBI)
由国家货币当局每月无条件向所有中国公民发放基本收入(初步设定为1000元人民币/月)发放资金不来自税收,而来自央行直接货币发行(二)用温和通胀代替直接税收
每年设定目标通胀率(如2%-3%),控制“货币税”负担通胀成为“隐形税”:持有货币者被动承担财富缩水,实际形成分配功能国家不再依赖高比例直接税,逐步减免除资源税、土地增值税以外的一切直接征税项目(三)建立“国家主权资产基金”作为调控机制
国家不再追求财政盈余,而以长期信用调控+资产配置再平衡为目标超发货币部分进入基础建设、科技研发、国际战略投资等长期收益型项目(四)保障币值稳定的“四维机制”
货币发行与通胀目标挂钩,建立“自动稳定器机制”国家强控核心民生资产价格(如房价、粮价)推动技术创新和生产力增长匹配货币增长开放部分“全民分红”用于购买国产资产,避免过度消费进口产品三、战略意义
1. 重建国家财政逻辑
摆脱“税收困境”,国家不再扮演征税压榨者,而是全民红利分配者。2. 打破金融寡头垄断
当国家可以直接通过发钱改善民生,就无需依赖“资本-贷款-债务-再分配”这一庞大的金融压榨系统。3. 抑制贫富差距扩大
富人财富更多集中于资产,而货币贬值将对其产生自动“再平衡”,形成隐性财富重分配。4. 构建稳定内需型社会
有恒定现金流入保障的中下层民众,将不再惧怕消费,消费将由“内卷性低价竞争”转向“尊严型持续需求”。四、路径与风险管理
【阶段一】试点与评估(2025-2027)
在若干地区开展“全民分红”试点,配套发行数字人民币专项账户研究通胀水平、资产价格变化及劳动参与率影响【阶段二】全国铺开与税制调整(2028-2032)
逐步取消个税、社保等强制缴纳类项目,转为“自主储蓄+普惠红利”增设财富监控与资产调节机制,避免资产泡沫风险【阶段三】全球化推广与人民币国际化(2033-以后)
将该机制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模式”输出,推动人民币成为**“红利货币”**吸引国际资金流入国家资产基金,实现全球经济影响力跃迁五、结语:向后资本主义跨越
我们不是在回到计划经济,也不是在维护旧资本秩序,而是要开启一条面向数字时代、科技时代、价值创造全民化的财政文明新道路。从“税收时代”走向“红利时代”,从“惩罚型国家”走向“福利型主权”,从“掠夺信用”走向“共享信用”。这不是乌托邦,而是货币主权的真正行使。国家不是剥削者,而是生产力的信用调度者。未来属于把“印钞机”用得最公平的国家。
已标注为太湖清奇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