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羡煞陶翁归隐》|有感于陶渊明《归园田居》
清晨起床,吃完早餐,对着电脑发发呆,想想事情。现在世界每天事情这么多,从家门口,自己生活的城市,生活的国家,到母国,美国,全世界。吃早餐的时候就忽然想起了陶渊明。陶渊明从29岁开始出仕,做官13年,终于在41岁时(405年)辞官回乡,再也没有出来做官。陶渊明天性酷爱自由,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腐败,象他这样一个正直的士人,不愿同流合污,在当时的官场无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陶渊明经过十三年的曲折,终于彻底认清了这一点,并做出了他最终的抉择——归隐。从此他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我的理解,作为读书人,如果有机会为老百姓多做些事情,他还是愿意的,归隐并非他的本意,但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自陶渊明之后,“归隐”就一直是一个文人们热衷的话题,远远超出了过田园生活的本意。对我们出国在海外的这些人来说,我相信如果有条件过上陶渊明那样的归隐生活,我相信还是有很多人愿意的,前提是经济条件允许,还要有地来种。陶渊明种地并不怎么样,“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归隐后生活很潦倒,但好在总有粉丝因喜欢他的诗词请他喝喝酒,吃吃饭。即兴作《如梦令 羡煞陶翁归隐》如下:如梦令 羡煞陶翁归隐羡煞陶翁归隐,但要现实应允。
试问众知音,可忘红尘滚滚?
思忖,思忖,对己心生怜悯。***七个月前,我把陶渊明《归园田居》制作了MV, 不管从画面还是音乐,我自己都非常喜欢,经常听一听静心,给大家分享一下。
《归园田居》 其一
【东晋】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贴主:乐创坊于2025_04_12 7:46:23编辑
已标注为乐创坊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