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影·桃源》续
《丝影·桃源》续 却说上回书中提及,乐生与黄生探访登州古道,误入仙踪。乐生初见素衣女子,银丝缠腕,香汤盈屋,惊鸿一瞥,恍若隔世仙缘。彼时云影未歇,幻境亦散,二人虽归尘世,然乐生心中那缕银光,却始终缠绕不去,夜夜入梦。 数日后,黄生忽接仙台召令,需往昆仑参加大会,临行前唤乐生同行。乐生却托言身体未复,暂欲留于登州调息。黄生看着乐生那结实的身躯,八块腹肌线条分明,神清气爽,哪里看得出半点病态,顿时不由得掩口而笑,调侃道:“我懂,乐公子生病了,心病。” 乐生顿时脸红,轻咳一声,羞而不语。黄生见状一笑,终究无多追问,拱手道:“为兄此去仙台,恐时日不短,若汝已动了凡心,不妨顺心而行。仙道万千,机缘自来。” 言罢,匆匆转身踏云而去。 黄生随口一言,引发乐生无限感慨,他心中思绪万千,独自在街头站了好久,方才开口,恍然不知黄生已经远去,“黄兄言重了。此事无关凡心,只是……那女子的身影,仿佛与我有未了缘分。”。再看,四周无人,尴尬的笑了笑,又站了好一会儿方才回住处。 黄生的离开,让乐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沉淀自己内心的情感,然而无论如何,他总觉得那份银丝的牵引力非常熟悉,有种无法抗拒,又无法解释的魔力。他虽年少英俊,才情出众,却从未如此困惑过。 翌日清晨,乐生独返旧道,盼能再睹佳人芳影。果然,那倩影复现林间,似在等待。乐生急上前几步,却不敢冒犯,只口占一绝,遥遥祝道: 轻飘一缕若云烟,似尾非尾动流年。
不是凡人能执手,缘来方可拢芳颜。 那美人回眸一笑,乐生以为有戏,正欲上前,那女子竟隐入薄雾之中,而银线随风化去,空余春林一片幽香。乐生顿足长叹,这么短,乃至竟然连佳人名字来不及问。 自此,乐生常往旧道,惜虽再无仙影,然心一直牵挂,于是自此未断,竟然成为一种习惯了。 话说,无巧不成书,不知过了多久,就在乐生将忘未忘之际,故事又来了。 这日清晨,微风拂柳,桃林依旧烟霞缥缈。乐生依旧独行于城西之道,循旧日之路,未几,忽觉脚下灵气翻涌,随着一阵微风,银光倏然自袖间飞出,盘旋在他的手指间,轻盈若羽,轻柔摆动,似在引路。 乐生心知机缘再临,遂不多言,随之深入林中。未行数里,林木渐密,天色忽转,四周静谧无声。那银丝倏然一卷,绕于指端。随后,忽有云雾自地而升,脚下生风,天地倒转间,耳边风声渐远,仿佛进入另一方天地。 乐生睁眼一望,眼前豁然开朗。迎面是一座静谧的小屋,青砖白瓦,屋前的桃花如火如荼,花瓣随风飘落,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气。乐生没有多想,举步向前,就在此时,那缕银光忽然一阵闪动便消失了,而一道温柔的身影出现在门前。 柴门轻掩,汤香氤氲,她依旧是素衣如雪,银丝轻绕腕间,微风吹起她的发梢,美得时间都静了。她的眼中,依然是那份静谧与从容,竟无一丝改变,仿若昨日初见。“君之心诚,金石为开。” 女子轻启朱唇,语气平淡,似乎她早已预见。 乐生上前拱手,正欲问询,那女子却已转身入屋,俏生生的话语传了出来:“进来罢,汤快做好了。” 声色迷人,乐生晕呼呼的,跨步入屋。屋内柴火暖融,炉上瓦罐中汤水翻滚,香气扑鼻。 “随便坐吧,汤就快好了”, 乐生坐于蒲团之上,随眼望去,小屋布置简洁却不失雅致,地上铺着青竹席,四周挂着一些精致的饰品。更有一屏风,挂一琴、一剑、一画,皆风骨不俗,尤画上绘一狐一兔,追逐于山水云间,笔法古拙而神韵生动。 女子见他凝视屏风,淡淡笑道:“公子可识此画?” 乐生沉吟道:“此应是狐兔同踪,必有深意也……不知姑娘可与画中有缘?” 女子低眉不语,片刻方道:“昔有狐族,能化形成人,行走人间百载;又有仙兔,为月下清灵,煮丹炼露,不近人情。然天道有缺,狐兔不得并栖。彼此相念,却隔阴阳一线。此画,为其遗梦耳。” 乐生闻之心震,道:“难道姑娘乃画中人所化?” 女子抬眸望他,星眸流转,微微一叹,道:“我不过一居士……而今汤已成,问公子可敢尝之?” 乐生慨然:“诺”
女子轻执木勺,撇沫添水,动作娴熟。少顷,女子缓缓转身,轻轻将盛汤的碗递到乐生手中,又轻轻退后一步,盈盈一拜,道:“妾名凝霜,前朝太师之女,厌世事纷扰,隐于此地,以汤炼心,以待良人。” 乐生心中大恍,不觉动容,拱手还礼,低声道:“在下乐生,自诩未谙世事,常随心而行。今遇佳人,若梦中旧识,若得机缘,愿与姑娘共煮柴扉百味,同观人间烟火。” 凝霜微微一笑,唇角轻扬,淡然道:“世间浮名何其多,唯有真心最难得。” 乐生听了她的话,心头一动,继而正色道:“在下乐生,素来心如浮云,不敢妄言情深义重,唯愿循心而行,不负眼前的良辰美景。今朝偶遇,恍若梦中重温,若能牵手共度柴门岁月,便是我心中无上福缘。” 他说完,随手将汤碗中的汤一饮而尽。汤液温润,如和风拂面,一种从未有过的宁静与温暖瞬间渗入全身。 凝霜眼中微光浮动,注视良久,方言:”公子若无虚言,便请随我入内一叙。” 言罢,屋后小径豁然开朗。林深处,忽现一方亭榭,青瓦白墙,隐于竹海之间。一位鹤发童颜之老者,端坐石桌之旁,目光炯炯。 凝霜侧身引路,裙袂微动,桃花片片随步而起,仿若流云拂地。 至堂前,凝霜敛容,正色执乐生之手,盈盈一拜,道:“父亲大人在上,此君乃今晨林间所遇之人,其言语不凡,其心意真挚。女儿虽愚,却觉与其相识虽短,然意气相投,似曾旧识。愿得以长谈,乞父亲垂怜。” 太师年过花甲,鹤发松眉,身着墨纹长袍,端坐太师椅上,神情淡然。听罢,抬眼缓缓望向乐生。 屋中香炉轻烟袅袅,随风微漾,一缕灵气悄然涌出,似无形丝线,环绕于室。乐生只觉额间微凉,体内真气一震,赶紧安定心神,不敢作丝毫抵抗。 太师见状,双眸微阖,指尖轻点空中,隐有符纹浮现,若隐若现。灵气化线,绕身而行,倏然一收,尽归掌心。 静默片刻,太师方缓缓睁眼,目光落回凝霜,微微点首,道:“此子心境清明,未藏妄念,虽不属本门宗法,然体内真气循和,天生灵根不俗。若果有缘,亦可同道。” 说罢,端起案上茶盏,轻啜一口,未再多言。 自此,乐生入住太师幽居,得传其道。不数年,仙道有成,出山任职,官拜礼部,号称“银绶公子”。 朝中人多仰之,皆道其风雅温润,才情横溢,而尤羡其妻凝霜——素手调羹,淡妆素衣,犹如遗世仙子。 然造化弄人,十年琴瑟,夫妻情深,却无子嗣。太医多言“命不合胎”,亦有仙人言“缘未至形”。乐生每闻此,唯微笑以对,凝霜亦从不抱怨,甘守柴门之约,不问凡尘浮沉。 诗曰:
银丝一缕引幽径,
汤香柴屋恋初成。
太师一笑良缘定,
一梦桃源十载生。 欲知后事如何,还请订阅老炮。 送上一曲 陈瑞一首《白狐》,经典的旋律,不变的情爱。
https://youtu.be/kxKu8bKvWs0
贴主:太湖清奇于2025_04_08 13:42:12编辑
已标注为太湖清奇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