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天真,莫糊涂,快点跑,别回头》
莫天真,莫糊涂,快点跑,别回头
——再谈再评 长和李家的港口公案李嘉诚终于跑了,跑得不动声色,却震耳欲聋。“拍照可以,其他我没什么好说的!”他不再需要解释,也懒得辩护。他的远去的背影,既不遗憾,也不背叛,只是一个小小的提示:你不能和一个随时能改规矩的政权,做“长期打算”。当年他在香港叱咤风云,一手打造港灯、黄埔、长江实业,是财经报章的常客,是潮汕人的图腾。但如今,他留给这个时代的,不是公司、不是股票,而是一个资本家的最后叹息——这不是我的牌局了,我走。谁在拆台?谁在转身?
过去十年,大陆中产唱着“投资不如买楼”,以为房产是最后的安全资产。而港商早已识破:
你努力二十年,不如权力一个红头文件。
当政策从调控、引导变成“派人进董事会”“国资收购股份”“党建并入章程”,聪明人就该意识到:这是新规矩的开端,不是市场的升级,而是私产的下架。你搞出技术,平台很快变“共有”;你资产暴涨,马上税务来访;你要跨界发展,先谈“政治站位”。别以为你是企业家,你只是看管国家资产的代理人,是“特许经营”的幸运儿。一边喊共富,一边割韭菜 可是,我们曾经是那么的信任过。李嘉诚在汕头建大学、修码头;马云讲“中国梦”;腾讯说“科技向善”。他们不是不愿意扎根,而是不被允许真正扎根。因为这个政权从不相信你、也不想长期和你共赢。它只相信“党管一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那是政治挂历上的标语,是会议上的开场白,是风口上的镀金词。你真当真了,就输了。一夜之间——滴滴赴美被腰斩;蚂蚁IPO被腰斩;教培行业直接归零;民营医院、连锁药房,全被“集中治理”。你富可以,但不能太快;你大可以,但不能说话;你成功可以,但必须听话。李嘉诚没跑路,他是最后一位优雅的退场者
不少人骂李嘉诚“无情”,说他“忘本”,但他不回应。因为他知道,真正聪明的人不解释,只行动。他不是跑路,他是最后一个体面离席的人。他用几十年建立香港商业帝国,如今却选择慢慢清仓,不声不响搬到英国,资金流向新加坡、多伦多、迪拜。他没有喊话、没有指责,他只是做了最务实的事:从这个随时可能变天的赌场,退场。他走了,之后才是逃难潮——富豪子女抢着换护照,家族信托迁往泽西岛、开曼群岛,新加坡多了“带口音的粤语”;阿联酋满街是“买黄金护照的亚洲面孔”。这不是“出走”,这是一种生存本能。资本不恋战,资本只识时务。世界不怕社会主义,世界怕“随时改规矩”
让我们说得更直白些:西方不怕中国有政府,怕的是你没有规则。资本可以交税、可以监管、可以配合环保、遵守道德标准,但它最怕的,是这一切全靠**“临时定调”**。你今天是鼓励平台经济,明天说平台“垄断”;你这边说要“市场决定资源”,那边把“市场”写进党委章程;你今天允许上市融资,明天说要“防范金融风险”。没有恒产者不恒心,企业也一样。在西方,企业家考虑的是“下一代”;在香港,是“下一轮”;在大陆,最多是“下一个月审计是否安全”。筹码不是你拿的,筹码是你自己
现在你还在等房价反弹、人民币坚挺、A股复苏?
你不是赌徒——你是筹码。别再幻想国家“只是调结构”,别再相信“风雨之后必见彩虹”,你眼前这不是暴风雨,是下架通知书。是平台、行业、私产、话语权的同步下架。而你若还在此时此刻,拿着存量资产坐等“周期”,你甚至不是傻子——
你是时代自助餐最后一道菜。所以——莫天真,莫糊涂,快点跑,别回头。
政策若像天气,忽冷忽热;
资源若靠关系,而非效率;
法律若是锦上花,监管是敲门砖;你要做的,不是感慨体制、抱怨命运、寄望改革,
而是:快点跑。李嘉诚已不在牌桌,马云闭口不言,拼多多“做笨人”的生意。这个时代已不信你有多能干,只信你有多听话。鲁迅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但李嘉诚告诉你:真的聪明人,敢于悄悄地走。你呢?
你还在想什么?
已标注为太湖清奇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