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生物学家:别再早起打卡了,这些才是效率密码
牛津大学生物学家:别再早起打卡了,这些才是效率密码
Original fzedol Liz成长日记
小某书上有很多早起打卡博主,5点起床,8点前就学完了一天的课程,接着收拾上班,看的我非常羡慕。我也跟风尝试过好几次,都以失败告终。要么起不来,要么高效几分钟,困倦一整天。直到我看到19年的论文《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es of chronotype in 697,828 individuals provides insights into circadian rhythms》,我才知道,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早起。每个人的昼夜节律不同,有些人有早起基因适合早睡早起,有些人就是晚睡晚起的夜猫子,傍晚之后效率极高。我明显属于后者。(这里的晚睡晚起是相对于早睡早起,不是熬夜哈)自律不是目的,提高效率才是目的。强行自律就是自行打破规律,不仅没法提效,还会引发其他疾病。这篇论文提到:昼夜节律紊乱,会引发炎症,增加糖尿病、抑郁症风险,并导致肥胖。《4 Rebellious Productivity Rules to Declutter Your Brain》从打破“早睡早起”这个“生产力神话”开始,引出其他几个被误处理的技巧。提高生产力的技巧。所有做法的核心原理是:清除大脑思绪,让大脑有足够的心智空间去专注于你的工作和学习。
1. 让你的大脑担心,然后给它解决方案当我们陷入焦虑,或者对未发生事情的担心、焦虑、恐惧,都是我们前额叶皮质跳出来,给我们的爬行大脑编故事。以前我们会做自我暗示,告诉大脑:"别担心,没关系 "。但大部分时候没有用。May Pang给了一个她的解决方法:“任由担心,想象各种突发情况。然后尽可能多地收集所有信息,分析最佳结果。给前额叶皮质一个确切的答案。即使真的出现突发事件,因为已经有了解决办法,也能告诉大脑 all is well ,而不是刻意压制它。”
2. 给消息做分类想要知道怎么完成目标,就先弄清楚之前为什么没有完成目标。(这部分可以帮助我们在制定目标、计划时,规避失败。不想看的宝子们可以直接跳到 3. 从制定到完成的完整方法)你是有没有收到过 “你好”或“在吗”这样的短信?这是不是会让你觉得很恼火,你想知道对方为什么要联系你,但不说明来意?当你打开微信/钉钉,扫了一眼,不想回复,但这个信息却像钩子一样,一直在抓着你的注意力,让你没法专心做其他事。又或者,有些信息需要你慎重回复,但你还没想好怎么回,所以你打算等一等。但忙起来之后,就完全忘记了。这些信息,都会让你频繁切换任务,占用大脑CPU。最好的处理方式是:可以做个简单的分类。“你好、在吗”这种直接删除不回。重要的待回复邮件或信息,单独放到的一个文件夹,安排一个时间段集中处理。PS:微信没有这个功能,我用「标记未读」这个功能做简单处理,有更好的方法欢迎评论区推荐。
3. 每天留出一段时间,集中处理杂事每天留出一段时间,集中处理琐碎杂事,即使这些事情没那么重要。这相当于是给你的大脑清缓存,清理之后,这些杂事就不会频繁跳出来吸引你的注意力了。
4. 随手记录,先收藏再阅读做任务A的时候,常常会无意识跟随大脑飘到了任务BCD。比如我在网上查个资料,在推荐文章看到了一个很有趣的话题,我从一个链接跳到另一个链接,完全忘记了要做的任务。这个时候,可以先收藏再阅读。有很多APP可以实现这个功能:ReadWise,cubox。或者用Notion、飞书建一个文档,专用于记录。或者直接使用微信收藏。选择你常用的软件就可以。除了被动接收的消息、链接,我们的大脑还会自己冒出一个又一个的想法,也先记录下来,后续统一处理即可。
5. 给所有的事情加一个截止时间如果任务没有截止时间,就会陷入帕金森法则。原本30分钟就能完成的工作,只要你不给截止时间。它可能需要耗费掉你一下午。当大脑知道时间有限,就会调动注意力资源,集中高效地完成任务。而如果没有截止日期,大脑就会失去目标,沉迷于刷手机或其他更容易的事情上。所以,即使你时间充裕,也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限制。
最后24年即将过去,如果你正准备制定25年的目标,你可以看这篇👉 这样定计划,让2025成为你的高光年 get完整的目标制定、拆分的方法。不会SMART、逆向工程等等都没关系,文中提供了AI提示词,可以让AI帮助你制定目标、做行动计划。当然,这些只是方法,要达成目标,还需要我们自己去推进。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会受挫、会泄气。为此,我也建立一个互助群,大家可以在群内互相督促,分享方法经验,也可以提出问题求助。(二维码12.31到期,后续要进群小伙伴可以公众号回复“互助”进群)References
[1] 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es of chronotype in 697,828 individuals provides insights into circadian rhythms: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8-08259-7
[2]parkinsons-law:https://www.economist.com/news/1955/11/19/parkinsons-law
[3] 4 Rebellious Productivity Rules to Declutter Your Brain:https://betterhumans.pub/4-rebellious-productivity-rules-to-declutter-your-brain-190d554b4230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