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逻辑后缀学(五七)往去处去——博知

送交者: 仁剑[♂☆★★声望品衔11★★☆♂] 于 2025-01-23 11:17 已读 348 次 1赞  

仁剑的个人频道

+关注


注一:无我,并非一定要“舍去”。一般人理解的“舍去”,是“是”判断属性的“割舍原来属于我的某些东西”的含义。那样的话,“无我”就是要彻彻底底地把“自我”、把自定义割舍。但作为“凡人”,这需要真正“大无畏”的、彻底承认“完全的非价值”的勇气,这其实是不可能的事。因此笔者认为“无我”可以有一个“最低标准”,就是:不要把那个自我“太过当真 ”,但也不必舍去,那个“自我”完全可以“尽在掌握之中”、可以“玩弄于股掌之上”(所以,在现实中待人接物时,显得诙谐幽默乐于自嘲的人,思维上都不会那么把“我”“放在心上”)。或者是另一种解读,就是之前提到的“放下”。笔者理解的“凡人的放下”,是把“自我”、把一切“是”判断视如“工具”,可拿来用,用完就放(下)进工具箱里,到需要时又可再次拿出来,“反复地用”。

“市侩”地说:上述觉悟“无我观”的方式,比起因为精神上受到打击。而不得不“痛苦地”看破红尘遁入空门的觉悟方式,其“性价比”高得多,因为“快乐”得多。完全的慧知叫“知而非识”,“凡人”难以做到。我们能做到的,只能是一种“游戏”的心态。或者,这就是“游戏风尘”的真正“意义”所在吧。由于是“游戏”,毫无压力及焦虑,我们反而能更积极地以“最大的气量”“投入(深入而不融入)”到人生中去。

注二:千万不要把上述为实现“无我观”所发生的(既是客串角色又是观众又是导演的)心理活动,与心理学上的人格分裂症(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或精神分裂症(思觉失调症)混淆。

前者在觉悟“凡有值的皆不是我”时始终清醒地意识到“我在”。

后两者是在先肯定了“自我”的前提下(双重或多重人格患者对每一重人格中的“我”都是“当真的”),认为“在如何确定(我的)真值”的心理活动中“出了问题”——“历史证明”:凡以“我是什么”为论题的哲学思考,“特别容易”令思考者产生人格分裂或精神分裂。例如:德国哲学家尼采“杀死了上帝”之后,却又企图把“我是什么(人的意志)”无限拔高,殊不知越是妄图超越(自我),开集的紧致性越强,最终尼采就“活生生”把自己逼成了一个精神病人;又例如:反对把道德纳入其哲学体系的海德格尔,由于其哲学体系始终是建立在肯定了“人是”的基础上,结果就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同时又是一个坚定的纳粹主义者,最终也就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非本真状态的“沉沦”角色。类似的情形在许多所谓优秀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诗人、艺术家中比比皆是——越是确定交集,开集的相悖性越强。

注三:理解了注一及注二,就可以明白第三种解读并非对前两种解读的全盘否定,否则就真的成了“空想主义者”了。旁观者完全可以,亦应该在思维上“百川归海”地容纳不同场景里的“我”时,“兢兢业业”地扮演现实里的角色(笔者给自己的“个性签名”就是:神圣与卑俗共舞)。

注四:第三种解读中“虚拟的我”绝不是幻想:幻想(其实就是意淫的另一种说法)一定是角色扮演者才会有的心态,是角色扮演者对某种自认为美好的可能(角色)带着一厢情愿的期盼;而旁观者(导演者)对任何“虚拟的我”皆是旁观心态,不会把自己可能成为的某个“虚拟的我”“当真”。

如此一来,“人生阅历丰富”的含义亦有了新的诠释——两种“活法”具有不同维度的“丰富”——活在交集属性的状态里“充满”斗争性的人生,或——活在并集属性的关系里“充满”活力性的人生:

一个人的一生在现实社会里无论经历过多少具体的大风大浪,如果他始终认定是一种“自我的实现”,即扮演着同一个角色(当局者),那么其“人生阅历”理论上都是线性的(“理论上”的意思是本质上依然是非线性)、单维度的、交集属性的、价值观是明确的、“请不要告诉我如何做,不要试图规划我的人生”的、不情愿作解释亦不愿意听解释的,结果是不承认被“洗脑”但实际上是“证实性偏见”思维的,其偏见甚至是“冥顽不灵”的(“褒义”的表述叫“坚定不移”,“贬义”的表述就叫做“精神洁癖”或“道德洁癖”)。笔者认为:此类“洁癖”是“识”的极端,现实中,人“多多少少”都带着一点此类的洁癖(包括笔者自己:因为笔者的修炼还不够“火候”,因此笔者只能承认,自己亦有类似的“洁癖”)。这种人所收获的人生经验,无论如何丰富,皆属于“智”。如此的“智识”的人生,必然具有“是”判断逻辑属性的十六个外延,永远是“时刻准备着战斗”的斗争性的人生。

活在智识人生里的人,因为要不断“主动地”为自己“增值”,故时刻思考的是事的对错,而对事的起因没有兴趣(例如我因为帮助某人时出了差错,这些人会指责我的差错而对“帮助”这个事因没有兴趣)。这种人时刻需要(立场上)“做对的,或自认为对的,亦要求别人做对的事”,却没有意识到对错的真正“裁判”永远是他者而且永远是不确定的他者,即其选择永远是不由自主的被动,其“值”的“定价权”实际上是“别人”,故这种人的内心永远是“焦裂”的。

如果在扮演现实角色的同时,思维上对这个现实角色及种种虚拟的,或者说是假设性的可能角色都“来者不拒”,也即“开放性气量”心态,其“人生阅历”就叫做“非线性拓扑变换(参考接下来第五节有关系统论的讨论)”的,并集属性的,多维度的(发散思维)。笔者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旁观者清”的,属于“慧知”的人生阅历丰富。慧知的人生,是“笑看风云”的人生。

活在慧知人生里的人,思考的是事(因)的发生,对事的对错“兴趣不大”。慧知的人生不在意“值”,但总是发挥着“最大值”——故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无私而成其私。慧知的人做的是(不考虑立场的)“该做的事”。“如何才是该做”的裁判一定是自己,即永远掌握着“做”的主动权。

笔者对于佛门“禅修”的看法亦如是:真正“有用”的禅修是开放性的——如电视剧《天龙八部》大结局所说:世事无常,一切皆为修行。

禅修不应该弄得如青灯古佛那般“悲情”,也不应该弄得需顽强坚忍种种清规戒律那么“苦情”,那些何尝不是“顽执”?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这部作品里,就通过“虚竹”这个角色的际遇,对“顽执”描述及嘲讽得淋漓尽致。

如果认为自己“想象力不够丰富”,什么虚拟的、假设性的角色太过虚无缥缈,那不妨从另一个相对现实的角度解读“来者不拒”:就是尽量“博知”而不是“博学”(笔者在《道德新经》里,把老子《道德经》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改为“博知而不博识,博知者慧也,博识者智也”)。

笔者认为:学海无涯,博学“太累了”——笔者也曾经“非常努力地”(曾经有好多年,在工作之余,笔者每周都“囫囵吞枣”地看完在图书馆限借的十五本书),因此自以为“非常地”博学。但“一朝万事了”之后,发现自己的“所知”其实还是少得可怜,就再也“不愿意学”了,而只是“知”继而“习”,也就是接下来会讨论的“知行”。

博知的意思是:对接收到的任何正面或负面的信息或个人目前的某种现状,例如:人生必须奋斗、人生可以“躺平”;中国人质素低、中国人质素高;金钱万能、金钱万恶;我穷、我富;普京是硬汉子、普京是邪恶的疯子等等,始终持着不做选择不加评价的(逻辑叫停)“哦,收到”、“哦,有人这么认为”、“嗯,世界上有人持有这种观点”、“嗯,有人愿意选择这样的人生”等等的“态度”,这才叫“客观”,这才不会轻易产生证实性偏见。

这里讨论一下笔者对“陈述句”与“肯定句”的看法。一般认为,陈述句包括了肯定句。但笔者认为:纯粹的陈述句不应该带有肯定的含义,陈述就是对接收到的信息的纯粹陈述,这才是“客观”。而肯定句其实是“带立场”的,因此具有主观性、偏见性。因此,在表达句子时,我们应该尽量用陈述句而不是肯定句。心理活动里对某事件的看法,亦应该尽量带着陈述性。

博知不会轻易产生证实性偏见是因为:由于“是”判断二重分裂的内涵,所谓对错、善恶,皆为镜子中“镜像的镜像”——当镜子照向别人(他者)时,对错、善恶就是无休止地“震荡与重复”的“偏见”的“识”;当镜子照向自己时,对错、善恶我都“不带偏见地”“懂(知)”,这就叫“自省”。自省之下的自律,不是做对或善的事,而是“做该做的事”——例如中国因疫情而封城,“的确”是“不人道”“不自由”,因此是“不对”的,但却是“该做的”。

如此的“博知”,其实“很容易做到”,“很轻松”、“不必勉强”的,这就叫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如此“人生阅历”最终收获的,是智与慧——觉悟任何“智”不过是“我”被定位;而无论被如何定位,“我(心)”皆不变;或者说“我(心)”其实可以放在任何位置。

笔者对阅读的“态度”也是如此:远至先秦的老庄道家,到佛教的空性哲学,及至西方人称“希腊三贤”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再到街坊的九流言情小说四级色情小说,笔者都“来者不拒照单全收”地博知。因为这些作品,无论是曲高和寡,还是下里巴人,反映的都不过是“人性”。

——笔者对孟子的“食色性也”的解读是:食,指的是物质生活;色,指的是情感,亦就是精神生活;性也,指的是人性。故:人性的表现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大范畴。要彻底看透、弄懂人性,必须来者不拒地全面博知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就是:“既要爱财亦要好色”。不过,无论是认同物质第一性还是精神(意识)第一性,作为现代人特别是现代城市人,应该都认同,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重要,即使是渴望过上或已经过上优裕的物质生活,说到底亦是为了精神上的“快乐满足感”——在现代社会里,物质生活是为精神生活服务的。那么,由于《逻辑后缀学》是关于思维的学问,思维,是属于精神的范畴。而笔者既然为了这部《逻辑后缀学》呕心沥血,故笔者只能老老实实地承认:相较于爱财,自己更是一位“好色之徒”。

笔者亦不必讳言——这里的“色”,当然也包括“情色”。

笔者认为:情色与哲学,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有“品味”的情色,必定带有“哲学元素”;不含情色的哲学,一定是偏激冷漠非包容性的——不好“色”,不是真正的哲学家,也不能成为真正的哲学家。

——真正博知的人,才能够真正地“发散思维”。

博知的人,才是真正不会被“洗脑”——不坚信任何确定性思维,也不批判任何确定性思维,才是真正的批判性思维:不是为反而反,亦不是“坚定不移”。

——“不坚信”包含半信半疑但不等价于半信半疑。“半信半疑”含有努力去确认、解读信息对错的心态。“不坚信”,则“信息就是信息自身”。对“信息就是信息自身”的信息全盘接收,就是不批判任何确定性思维,也叫做:不要轻易下结论,这才叫做“博知”——兼听则明:当一个人“什么都知道”,才会有“大海的胸襟”——大海的“伟大”,并不只是接收大江大河的,包括那些乱七八糟的废水沟渠水,大海都会“照单全收”,那才是大海“伟大”的“内禀性”。

以笔者为例,笔者“毕竟也是人”,当然也就有与生俱来的自定义所“命中注定”的局限性,故老老实实地承认,笔者其实亦有着许多“为反而反、坚定不移”的“缺点(洁癖)”。例如,作为一位中国人,笔者也有“天然”的坚定立场,对那些笔者认为是诋毁中华民族的言论,笔者“天然地”,也会厌之、弃之、批判之、反击之——不过,在这个“立场坚定”的笔者背后,始终有一个“笑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的旁观者”——我(在)心——这个“我心”“洞明”那些笔者所厌恶的言论皆是“正常不过”的言论;就如同笔者厌恶屎尿“很正常”,但笔者“知道”那些苍蝇围着屎尿的欢快起舞同样“很正常”;亦如同笔者或者有某些自认为“很正常”的言行喜好习惯,但却被他人所厌恶亦“很正常”——当大众对这个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都认为“很正常”时,这个世界也就“很正常”了——我们把一些违背常识性社会规范的言行称为“变态”,但在“老天爷”眼中,我们这个上下五千年都是“常态”地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的人类社会,才真正是“变态”。

本文的论述,并非要读者摈弃“是”判断,亦并非否定逻辑,而是希望通过整部《逻辑后缀学》“有理有据”的分析,“返璞归真”,重新“摆正”“是”判断在人心态里的“位置”:无所住。

也可以表述为:我们的思维,应该从道德相对性的感性(包括知性),到理性,再到道德普遍性的感性的升华。


贴主:仁剑于2025_01_23 11:19:53编辑
喜欢仁剑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仁剑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