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体重值”出炉!60岁之后,把体重控制在这个范围内,或有望高寿
那么,如何才能给肚子减负呢?通过运动,就可以很好地控制腹部的脂肪,从而降低一系列疾病的发生风险。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体重很容易走上两个极端,其中一个极端就是人太瘦了,老年人太瘦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对于老年人也非常可怕,时间长了,容易导致免疫力的下降,免疫力下降后,形形色色的感染性疾病更易找上,罹患癌症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
另外一个极端就是老年人太胖了,太胖同样不是一种好现象,因为肥胖很容易增加胰岛素抵抗,这容易升高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肥胖以后,由于腹部脂肪增加,很容易对心脏和肺部造成压迫,容易带来缺氧的风险。
既然太瘦或太胖都不是好处,那么老年人的体重究竟控制在什么范围内才更标准呢?
2023年,《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关于“住院老年人的理想体质指数范围”的研究。研究发现,老年人适当“胖一点”,超重或轻度肥胖(体质指数BMI 25~29.9)可能更有利于健康。
北京医院老年科的研究人员收集了1950位老年科住院患者,年龄在60~103岁,综合评估这些参与者身体功能相关指标。根据体重指数将参与者分为5组:1.低体重指数组(小于20)2.正常组(20~24.9)
3.超重组(25~27.9)4.轻度肥胖组(28~29.9)5.肥胖组(大于等于30)
结果发现:体重指数过低是老年人身体各项功能下降的重要影响因素,超重或轻度肥胖人群反而具有较好的身体功能状态。
说到这,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轻度肥胖还更有利于身体健康呢?
第一,太瘦会导致营养不良和肌肉萎缩,轻度肥胖,有助于避免
对于老年人而言,如果出现营养不良和肌肉萎缩,那么老年人的平衡能力也会大大下降,瘦弱的老年人,往往给人一种体质虚弱的感觉,走起路来,很容易出现走不稳,东倒西歪,人也容易摔倒。
老年人一旦摔倒,那么发生骨折的风险是很高的,骨折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的并发症,一个人一旦长期卧床,血栓、肺炎、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形形色色的并发症都会找上,这个时候老年人想要长寿,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第二,太瘦会导致骨质疏松,轻度肥胖,有助于避免
如果一个老年人太瘦,是很容易合并骨质疏松的,太瘦的人,往往身体出现的是多种营养元素的缺乏,其中就包括钙和维生素D,这两种营养素的缺乏,更易让老年人出现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出现后,意味着骨质变得更脆弱,那么可能一次摔跤就能导致严重的骨折,很多老年人脊柱骨质疏松,可能一个喷嚏就会导致严重的骨折。
第三,太瘦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轻度肥胖,有助于避免
对于老年人而言,如果太瘦,出现营养不良以后,老年人的免疫力很容易下降,而肥胖老人的抵抗力会更好一点。
老年人如果太瘦,一旦出现疾病,往往很难耐受疾病的消耗,但如果轻度肥胖,微胖”的老年人反而更能耐受疾病带来的身体消耗。
到了60岁,老年人究竟怎样做才能保证自己微胖的体型呢?
首先,老年人一定不要偏食,年龄大了,很多老年人的饮食容易出现一个极端,那就是全部素食,有些是绝对素食,所有的肉都不吃,包括鸡蛋和乳制品同样不吃,殊不知,这些食物里往往富含优质蛋白质、铁、脂溶性维生素等,如果拒绝这些食物,就容易引起营养不良。
老年人要想维持更好的体重,一定不能偏食,要讲究营养的均衡,很多老年人害怕吃有营养了会增加慢性病的发生概率,殊不知,这是一个度的问题,只要把握好这个度,完全没必要有这样的担心。
其次,老年人要注意坚持运动。其实老年人不怕胖,像四肢、臀部这些地方,多一点肉对健康是有好处的,最怕就是胖肚子,腹部脂肪越多,意味着罹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和癌症的风险越高。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