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猫抓伤身亡?去世前已注射5针疫苗,为何人还是没了
2019年,33岁的吴添从小就很有爱心,养过不少小动物,和现在的妻子结婚后,因为对方有鼻炎,也就只能将养宠物的想法抛弃。但吴添家里的小区总有几只流浪猫,他靠着投喂和它们拉进了关系,还带着这些小流浪做了绝育,最后找到了合适的领养人,吴添总算不用再担心这些小家伙吃了上顿没下顿。
11月12日这天,吴添下班回家的路上听到了一声嘶哑又凄惨的猫叫,他循着声音找去,车底下躲了一只瘦小无比的猫。吴添心中一紧,立马回家拿了猫粮和水,小猫闻到香味后也急匆匆跑出来大快朵颐,水也是一口接一口的喝着。吴添下意识伸手摸去,但没有安全感的流浪猫瞬间感受到了威胁,伸出爪子对着吴添的手狠狠挠了一下,吴添手上也瞬间见了血。
吴添“嘶”的倒吸了一口凉气,他定睛一看,自己手上的伤口范围虽然不大,但明显很深,血一直难以止住。但吴添看着小猫对水并没有出现恐惧的情绪,说明并不处于狂犬病的发病期,加上猫爪沾上狂犬病毒的概率很小,他回家简单冲洗了一下伤口后,就没再做过多处理,根本想着要去打狂犬疫苗。
但两个小时过去,吴添手上的伤口明显有些红肿,彼时妻子也回到了家中,一打眼就看见了丈夫手上的伤口。她听说是被流浪猫抓伤后,嘴里一边抱怨着丈夫太不小心,一边拉着他去厕所用肥皂水冲洗。即便吴添再三解释,那只猫没有狂犬病,妻子却仍然不肯罢休,毕竟狂犬病的死亡率接近百分之百,她不可能赌上丈夫的性命,为了万无一失,她不顾丈夫的不情愿,还是带着他去了医院。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发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属于弹状病毒科。病毒通过感染动物的唾液传播,主要经由抓伤、咬伤或黏膜接触侵入人体。病毒会攻击中枢神经系统,潜伏期通常为1-3个月,短则数天,长则数年。发病后症状包括恐水、怕风、吞咽困难、瘫痪等,病程进展迅速,一旦出现临床症状,死亡率接近100%。除了猫狗外,病毒在蝙蝠、浣熊这样的野生动物中也广泛存在,家养猫狗若未接种疫苗也可能携带病毒。
在被猫狗抓伤后,并非一定要注射狂犬疫苗,如果皮肤完好,无伤口,仅需清洗接触部位即可,无需注射疫苗。如果皮肤出现了类似抓痕的轻微破损或严重出血,都需要立即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并接种狂犬疫苗。但如果是被定期接种疫苗且健康状态下的家养宠物咬伤,可以观察十日,暂缓接种,如果是流浪或无法观察的动物,需要立即接种。即使伤口微小,只要存在病毒侵入风险,均应遵循“宁过勿缺”原则接种,不可心存侥幸。
在妻子的坚持和陪伴下,吴添最终还是完成了五针狂犬疫苗的注射,期间除了注射部位出现红肿,发过两次低烧外,就没再出现任何不适。妻子又提心吊胆地观察了一个月,发现吴添的精神状态并没有任何变化,身体也一如往常,妻子紧张的心情才逐渐放下。她提醒吴添以后去喂猫一定要做好防护,如果再被咬伤,就算不患上狂犬病,伤口出现严重感染也是个大问题,吴添也连连应下,日子似乎又回到了正轨。
两个月后,吴添的妻子因公出差一周,因为太忙,她都没时间给吴添打上一通电话,没想到回家后,丈夫却像彻底变了个人。妻子打开家门后,发现家里一片漆黑,她打开了灯,走进卧室,没想到里头连窗帘都拉得严严实实,勉强能看见吴添裹在被子里,浑身颤抖。妻子以为他发烧了,便连忙倒上一杯水递了过去,没想到吴添像看见鬼一样,连漏出来的头都瞬间缩了回去,他看着撞击杯壁的水面都觉得浑身紧绷。
妻子越发觉得奇怪,她干脆将床旁的窗帘拉开,日光瞬间透了进来,那光像针尖似的扎进吴添的瞳孔里,他手指死死抠住床沿,喉头泛起的酸水混着额角的冷汗滑到嘴角。妻子看着一言不发的丈夫有些不耐烦,一把将他身上的被子掀开,吴添却一脸惊恐,他张口还没来得及说些什么,后腰突然绷成弓弦。原本倚在靠垫上的脊背不受控地向后反折,颈部青筋暴起,脚后跟在床单上蹬出深痕,身体止不住地抽搐着,妻子瞬间想到了之前被猫挠伤的事,心中暗叫不好,赶紧将丈夫送去了急诊。
刚进入急诊,吴添再次抽搐起来,医生赶紧边抢救边询问病史。在得知吴添有过被猫抓伤的经历,并且已经出现了怕光、恐水的情况后,医生判断吴添是患上了狂犬病,几天之后就会死亡。他的妻子从医生口中知道这个结果后大脑一片空白,直直地向后倒去。护士给她吸了好一会氧才睁开眼睛。
听到消息的家人全都赶了过来,而吴添的妻子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找医生,她声音虚弱地开口,开口的瞬间两行清泪就从脸颊滑过:“为什么,我丈夫不是打了疫苗吗,而且在被咬伤后也用肥皂水冲洗了很久,为什么还会得狂犬病?难道疫苗对狂犬病根本没有用?”
医生摇摇头,解释道:“在接种完5针狂犬疫苗后人体内就会产生足够量的抗体来抵抗狂犬病病毒的感染,但疫苗并不是万无一失的”医生刚刚已经得知了当日的细节,随后他无奈地摇头继续说道:“吴添虽然按规定打了疫苗,但他情况比较特殊,但注射期间没有注意一个小细节,正是这个错误才导致他没能躲过狂犬病感染......”
原来,吴添在完成第二针疫苗注射后,为了看望母亲便独自回了老家,又被村里的狗咬伤,好在他脱身及时,虽然流了血,但伤口并不算明显,他想着自己已经在注射疫苗了,不想让妻子太担心,也就没将这件事告知妻子。但吴添不知道的是,即便是在疫苗注射期间,如果再次被咬伤,仍然有患病的风险。
狂犬疫苗需完成全程接种后,体内才能产生足够中和抗体。第2针注射后,抗体浓度仍处于较低水平。此时若再次暴露,病毒可能在被抗体完全中和前侵入周围神经。研究显示,接种第2针后仅有约小部分的人群抗体达标,而头面部或深部咬伤的病毒载量较高,抗体不足以覆盖。
此外,免疫球蛋白的作用是立即中和伤口处的病毒颗粒,若未注射,病毒可直接通过神经末梢向中枢扩散,此时疫苗抗体尚未形成足够屏障,导致免疫保护滞后。狂犬病毒通过运动神经轴突以较为缓慢的速度向中枢神经系统迁移,若咬伤部位接近中枢(如头颈部),病毒可能在3-5天内侵入脑部。
而疫苗刺激的抗体需7-14天才能达到保护浓度,第2针后的抗体水平无法在此窗口期内阻断病毒移动。前3针疫苗仅能诱导部分免疫记忆,但无法提供即时保护。未使用免疫球蛋白时,伤口内的病毒未被局部中和,直接进入神经,此时即使后续完成疫苗全程,病毒可能已在中枢复制,因此如果伤口太深或出现了二次暴露,最好及时额外接种免疫球蛋白。
资料来源
[1]赵欣,马岩松,杨丹,等.人用狂犬病疫苗研发药学研究思考[J].中国新药杂志,2025,34(06):650-655.DOI:10.20251/j.cnki.1003-3734.2025.06.015.
[2]朱燕.春暖花开话健康[N].中国家庭报,2025-03-24(002).
[3]俞小红,王洋,徐鑫.2022—2024年苏州市犬狂犬病群体免疫抗体水平调查与分析[J].中国兽医卫生,2025,2(02):38-44.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