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笔记(二六六)👌
继续《光明大圆满禅定法要》三、无念法:本法以前述大乐法和空明法二法前半段为基本,利用大乐法所修心中的: (短阿字),或空明法所修心中五色慧光团,继续修习射、持、修三法,以达无念见性为目的。(一)射法观想内空的中脉上部心中有白色: 字放光,或者观想心中有五色慧光团,高约3.3cm,猛呼「哈」字二十一声,此: 或五色光团即顺中脉到达头顶,渐高渐远而去,最后渐散而不可见,然后松懈身心,刹那断止想念之流,而入于定境。(二)持法天空极清明时,背日光,眼不动,久久注视天空,心不散乱,呼吸渐渐徐缓,入于静定,生起无念智,显现空明境。此时神智清醒,外面动静如何亦知道,感到大无外而小无内,无广狭、方处之分。这是精神統一于一缘,心不外驰所得之境界,即所谓内、外、密「三层天空」境界,空明外天空、无念内天空和证悟赤裸清明秘密天空。此法亦殊胜深奥,非有方便之法与加持之力,难以修成。(三)修法心注眼,眼注空,为修法要旨。修持者眼注视天空不散乱,心明亦无散乱之境,则成遍空,如大地、山河、岩石等,观想皆归于一空,所谓通达而平沉。自心与此空境融合,则粗妄念消失,亦无执着出现,自身亦空,心与空无二无别,一切皆成无云清空,无内、外、中之分,在空洞广垠之境中,心无聚散而住,赤裸自性如无边天空自然现出。修习以上射、持、修三种法,由于观想中脉脉管及自性本体之力,所现一切皆为透明、空洞、广垠合而为一之境,没有粗妄念发生,昼夜不离无念境,烦恼自消心柔细,而证得一切如空之真谛。如此修习,入于定境,精进不已,可得眼通及其他神通变化,以及定慧双融、止观双莲等成就。以上大乐、空明、无念三法,学者可选修一法,亦可兼修。 好!这一节到这里,下面聊聊丹道。*人身三宝「精、气、神」一、精气学说是对中医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哲学之一,也是丹道理论的源泉。人是什么?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淮南子》则进一步说明人是由形、气、神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也。」《太平经》则更加细致地说明人是由精、气、神组成的:「凡事人神者,皆受之于天气,天气者,受之于元气,神者乘气而行,故人有气则有神,有神则有气,神去则气绝,气亡则神去。故无神也死,无气也死。」随着宋元时期内丹学的大发展,炼精、炼气、炼神便成为内丹修炼的主要内容,并且还将精气神分为先天与后天,认为后天精气神是组成人体主要部分,先天精气神才是修炼仙丹的大药。而后又出现了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等说法,使大小周天的理论更加完备。 好!先到这里,谢谢各位看官,再会!
贴主:空行菩提于2025_04_16 5:18:53编辑
已标注为空行菩提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