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浦诒安堡🏰🏛
在福建漳浦县湖西畲族乡,有一片方圆五里的土地,这里保存着三座历史悠久的古建筑:赵家堡、诒安堡和蓝廷珍府第,它们被称为“五里三城”。诒安堡是一座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古城堡,由清康熙年间的正一品官黄性震捐资建造。这座闽南民居风格的防御性建筑,城墙长1.2公里,高6.7米,设有365个垛口和炮眼。东南西北四座城门上各有一座谯楼,气势非凡。走在城墙宽3米的马道上,茂密的野草与石板路、城垛相映成趣,青山环抱中的民居整齐划一,巷道分明,八条石街井然有序。现存有95座府第及堂屋、黄氏大小宗祠各一座、防御性土楼梳妆楼、以及私塾、武庙等建筑。
福建漳浦诒安堡诒安堡的建造者黄性震是宋郡王赵若和之黄侍臣第十四代孙,他在康熙二十六年捐献积蓄建造了这座城堡。诒安堡不仅是民间防御城堡,还具有历史价值和地方特色,被称为“活化石”,因为堡内至今还居住着数百户黄氏后裔,保存完好的民房和街道布局展示了其历史价值。
福建漳浦诒安堡诒安堡的城墙周长1200米,高6.7米,厚2.2米,设有365个垛口和30条登城石阶。堡内设有四座城门和两座角楼,城墙上有走马道,城外开凿了护城河。堡内建筑布局有序,有95排民房,每排民房间有8米宽的石砌街道纵横沟通。诒安堡的平面呈锁形,与赵家堡形成姐妹堡的关系。
福建漳浦诒安堡诒安堡不仅是防御性建筑,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堡内有黄氏宗祠,祠前有旗杆和鱼池,池畔绿树成荫,水光潋滟。宗祠内陈列有黄性震的业绩,展示了其历史和文化价值
。此外,诒安堡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中国旅游名胜大辞典,是闽南一带珍贵的人文古迹。
福建漳浦诒安堡诒安堡(俗称湖西城)位于湖西畲族乡城内村,距县城34公里。与赵家城、新城(蓝廷珍府第)统称为“湖西五里三城”,是一座全国罕见、保存最完好的清代典型的闽南民居古城堡。
福建漳浦诒安堡
诒安堡,又称“湖西堡”,是重点涉台文物,也是一座全国罕见、保存完好的清代典型的官宦世家及闽南民居古城堡。诒安堡建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由曾任广西按察使、湖南布政使和太常寺卿的清代漳浦缙绅黄性震捐资兴建,迄今300余年。
福建漳浦诒安堡诒安堡城平面作锁型,城墙开365个垛口,取一年365天之意。东、西、南三门建城楼,城东南、西南隅建小谯楼。城内巷道分明,八条石街井然有序,浑然一体。
福建漳浦诒安堡现有95座府第及堂屋(以“九五之尊”之意),黄氏大小宗祠各一座,以及受气堂、挽救轩、树德堂、私塾、小学、大学、广平王庙、武庙等与城堡同时代建筑物。诒安堡与南面的赵家堡和北面的蓝廷珍府第合称“五里三城”。
福建漳浦诒安堡诒安堡由黄性震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建造。黄性震是清初佐助朝廷收复台湾的一品功臣,他因病回乡后,用历年积蓄的俸银建造了这座城堡,旨在为族人提供聚居御盗之所。
福建漳浦诒安堡黄性震不仅独资捐献黄金3000两,还亲自选址设计,耗时482天建造完成。城堡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竣工,前后仅用15个月。城堡的东、南、西三座城门城楼形状像战船,面对三条溪流交汇入海,寓意“楼船出峡”,寄寓了黄性震对台湾的深情。
福建漳浦诒安堡诒安堡的名称取“一言安台”之意,反映了黄性震在收复台湾中的贡献以及对两岸和平的期望。
福建漳浦诒安堡诒安堡的建筑风格独特,城墙周长1200米,高6.7米,厚2.2米,设有四个城门:南门称“诒安”,东门称“迎曦”,西门称“毓秀”,北门称“承庆”
。城堡内有95座民宅和黄氏宗祠,布局有序,保存完好,至今仍有数百户黄氏后裔居住其中。
福建漳浦诒安堡诒安堡不仅具有防御功能,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明朝中后期,海盗活动猖獗,民间修筑寨堡成为家族自卫的重要手段。诒安堡的建造背景与这一时期的社会动荡密切相关,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安全的需求和对家族的重视。
福建漳浦诒安堡堡内有黄氏宗祠,祠前有旗杆和鱼池,池畔绿树成荫,水光潋滟。
福建漳浦诒安堡诒安堡作为单姓同宗的防御性乡村聚落,其中的居民主要是黄性震的后裔。据《湖西黄氏族谱》记载,“吾祖肇基佛昙桥,旧有宗祠建于本家梅月城内。迨明末变乱,城圮而祠与俱圮矣。
福建漳浦诒安堡诒安堡:闽南古城的隐秘姐妹堡,300年传奇故事揭秘! 在福建漳浦的群山环抱中,有座被称为『诒安城』的清代军事城堡,它不仅是赵家堡的姐妹堡,更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民间防御建筑之一。
已标注为Burton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