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神奇的森林公园
在福建省的三明市,有处神奇的地方叫“三明格氏栲国家森林公园”,该景点位于位于三明市西南30公里的莘口楼源小湖村,景区主要有迎客栲,栲林禅院、腾龙阁等旅游景点。
三明格氏栲国家森林公园 是国家AAAA级景区。
早年我在三明时就听说过这片格氏栲森林,但是据朋友跟我说起这片神奇的原始森林时是这样的:他说这片栲木林之能够保存下来,是因为这种木材没有使用价值。栲木是一种拐木,它的木质纤维组织没规律,不是顺一个方向的。因为我会做木工,对木材的性质有一定了解,拐木由于它的纹理不顺,我们在把它刨光时,有的因部分纤维是倒着的,很难刨光滑,加之这类木材容易变形,不好处理,所以人们一般不用它来做家俱,也因它难以劈开,连当柴烧都没人愿意,因栲木的不成材,当地的百姓无意中保留下了这片森林。这朋友有一定地位,所以我就信了他。
前几年到三明去到格氏栲公园,才完全颠覆了我过往的认知,原来这片森林能得以保存,并非之前的传说。
首先栲木是一种优良材质,其木质坚硬,强度高,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制成的家具坚固耐用,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和重量,不易变形、开裂,可长期使用。
栲木的纹理通常较为清晰、美观,质地均匀,切削、钻孔、雕刻等加工性能良好,易于加工成各种形状和款式,能满足不同家具设计的需求,可制作出精美的雕花、造型独特的部件等,增加家具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由于栲木的表面光滑,油漆和胶合性能良好,经过打磨、上漆等表面处理后,能呈现出良好的光泽度和质感,使家具外观更加美观、高档,且能有效保护木材,延长使用寿命。
那么这么大批的优良树种,经历了多次乱砍滥伐的年代还能保存至今真是奇迹啊。
100多年前,英国植物学家格瑞米在三明发现这片栲树林,回国后专门撰文介绍,人们因此将其命名为格氏栲,使其受到更多的关注。
1958年,我国著名林学和树木学家郑万钧教授考察了这片林子,发现有这么成片的原始森林,建议立即保护起来。1960年福建省政府正式批准该地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使它躲过了“大跃进”和“十年浩劫”。此后当地的百姓,地方官员也高度重视和保护这片森林。
2000年这里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国家森林公园。
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授予AAAA级旅游区。现在这个公园成为天然氧吧,是市民休闲游乐好去处,也是旅游爱好者喜欢去的一个地方。
景区内的格氏栲森林,总面积大约有1万亩左右,距今约有200多年悠久历史,它也是一处世界上目前能发现的最大的格氏栲天然林区。景区内的树木种类比较多,有楠、樟、山肉桂、木荷、建柏、黄杞等木本植物,还有其他地方少见的金线莲、砂仁、麦冬、七叶一枝花等多达上百种的珍贵药材。菌类品种大约也有40多种。林区里有近百种各种动物,爬行类多达近2000多种,如果运气好还能够看到穿山甲、水鹿、果子狸、小鹿、竹鸡等动物。
公园中有一株被称为栲树王的高约有60多米,胸径约1.5米左右,据估计这棵树有近500多年的漫长历史。原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参观此地后,写下这样的赞美诗:“山中稀世宝,人称格氏栲。风雪加战乱,千年压不倒。”
公园门口“格氏栲林”四个大字,出自书法家陈奋武之手。
格氏栲森林公园所在地区属于武夷山东伸支脉地带,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经过地壳运动、岩石风化等作用,逐渐形成了低山丘陵的地形地貌,为格氏栲等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基础的地形和土壤条件。
该地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兼内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9.5℃,无霜期300天,年降水量1700mm,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格氏栲这种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的生长。
在自然的生态系统中,格氏栲与其他伴生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形成了稳定的生态关系,共同维持着这片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发展,使得格氏栲林能够持续存在和扩大。
栲林禅院也在公园内,它前的而狭长的五木湖清澈明亮,小鱼在里面悠闲地游动。在游玩时不仿到禅院中静静心。
腾龙阁的塔身高26米,由五根水泥柱支撑着,螺旋式上长的塔梯充分展示了塔身的艺术感染力,塔檐为重岩悬山式的建筑结构,简洁明快的设计思路,塔前有两只威猛的石狮,称之为镇塔石狮。腾龙阁主要功能是用于森林防火的,观察火情是其主要的目的。格氏栲连续40年来未出过火警,保持了完美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腾龙阁功不可没。
美丽的三明,格氏栲森林公园值得一游。
已标注为道路曲折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