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笔记(二五三)👌
继续《大手印修法研究》四、除妄见性:。。。《大手印瑜伽法要》的切断想念法(切念法)和放任想念法(纵念法),就是基于上述理论的除妄见性的入门心法,乃习定之初步法门。这个法门的境界是:第一个境界,想念一起,立刻齐根切断,如空中闪电,可以用恒河大手印和椎击三要诀办法,猛提正念,厉呼一声「呸」,以使妄念还净。但这个境界把想念控制的太紧了,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实在难以切断,学者可能经无数次失败,方得成功,不如继用第二法,即第二种境界。第二个境界,任想念随顺,不去断除,即念头来时不控制它,也不随它去,不随不止,任其自然。学者在这种境界中继续禅定,有可能进入自性定,心到达最后安止境。但这种境界太松,易生懈怠。第三个境界,超出想念之外,侧立于想念之流之旁,毫无沾恋,亦如静坐岸上,看想念之流如平静流水常逝。此时心与想念隔离,则想念之流必然断止,进入无取无舍境界,对各种幻觉,即不因悦而取,亦不因不悦而舍,出现轻安和极乐的状态,心得安止,防止妄念出现的意识伴随自动发生。这种状态是一种均匀的持平状态,不紧也不松,如海洋平静无波,得最后安止境。学者再精进修持,就会以「中道论」得证。以最微妙的观察,看破一切幻相,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万法即一,这就得了「妙观察智」,也就得到证悟了。「中道论」,即非「是」,亦非「不是」,「是」为一个极端,「不是」为另一个极端,这两个极端,都是边见,离于两边,即是中道。又如「有」是一个极端,「空」是另一个极端,离于两边,「非空非有」即是中道。「中道论」认为只有中道才是真理。所以,一切混合物,分则为二,合则为一,原来一切皆无分别,个体意识与宇宙至上意识(宇宙本体)分则为二,一旦互相融合为一,就没有各个的分别,这就进入天人合一之境,自性就会自然呈现,达到了定慧双修、悲智双莲的境地。好!这一节先到这里。下面继续聊丹道。* 《内经图》中「降桥」二字图注表示是降鹊桥的意思,也就是使舌尖离开上腭,同时提会阴,缩舌吞津液,引精气为下丹田,这样便完成了小周天的一个循环。降桥就是降鹊桥,升桥就是升鹊桥。人体有上鹊桥与下鹊桥之分。上鹊桥指舌,下鹊桥指会阴穴。上下鹊桥在丹道修炼中需要紧密配合,以此产生津液与精气。当上鹊桥提升时,下鹊桥要下降,上鹊桥下降时,下鹊桥要提升。这一升一降之间,体内便形成了良性的循环。《内经图》中没有「升桥」图注,因为「碧眼胡僧手托天」的图注已经表达了升鹊桥的含义。「降桥」的图注没有对应的图案,因为无法用一幅图案来表达两种含义。「降桥」二字的左边是碧眼胡僧,右边是一个方形水池,池中有一个桥,下面是任脉彩线的末端。这里喻示的是当舌部将精气传导至承浆穴时,应当降鹊桥使舌尖离开上腭,同时引精气行至舌根下的唾腺处,此时会满口生津。接下来将口中津液徐徐咽下,同时提肛引精气向下入腹。「降桥」图注右边的方形水池是人的舌下唾腺。方形水池中间的桥指的是舌下系带。一座小桥将方形水池一分为二,其左边的水池叫做「金津」,与人体经外穴的金津穴相对应,其右边的水池叫做「玉液」,与人体经外穴的玉液穴相对应。金津穴与玉液穴是口中津液的源泉。津液是保护口腔卫生的天然屏障,唾液是众多病毒的克星,可促进免疫,监测保护健康,促进消化等等功能,被有些修行人称为人参果。因此,丹道修炼家将口中津液视为养生之宝,每当津满时便徐徐咽下。好!先到这里,谢谢各位看官,再会! 贴主:空行菩提于2024_10_29 22:23:40编辑
贴主:空行菩提于2024_10_29 22:29:05编辑
已标注为空行菩提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