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以后的一年多里,王洪文在干什么?他的秘书廖祖康给出答案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你要多看看书,看看刘盆子传。”这是毛主席生前告诫王洪文的话,王洪文听后点头不已,拍着胸脯保证道:“请主席放心,我一定会看的。”
但王洪文究竟有没有听从毛主席的告诫,读《刘盆子传》,这就不得而知了。
人们唯一知道的是,在1975年及以后的一年多时间中,王洪文变得十分不“老实”,做出了许多事迹,而这些事迹大部分是由他的秘书廖祖康回答的。
那么,王洪文究竟做了什么事迹呢?
从工农兵到副主席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志愿军们一批批奔赴战场,时年15岁的王洪文也奔赴战场,此时的王洪文还是一个有志青年,他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作战十分勇猛,有一次,一颗子弹擦过他的太阳穴。
只差一点,王洪文就成了“独眼狼”,但运气似乎还眷顾着此时的王洪文,战争结束后,王洪文由于战功不错,被安排到上海国棉十七厂,当了一名光荣的工人。
在工厂的王洪文干起活来还算踏踏实实,而由于王洪文长相还算不错,时常有媒人来拜访,王洪文挑挑拣拣,最终相中了崔根娣。
崔根娣也是国棉十七厂的一个员工,为人勤劳,长相清秀,厂里的工人都说他们两个是男才女配,天生一对,他们相识不久就坠入了热恋之中,然后顺理成章的结婚了。
那时的王洪文也许没有想到,崔根娣用一生维持了他们之间的婚姻。
而更让王洪文始料未及的是,一场大风暴的到来,将他推上了漩涡中心,站在了中国政坛的中心之中,成了万人之上的人物。
那是1966年,文革爆发后,各地区都涌现了一大批所谓的“造反派”,他们热衷于斗争“老干部”,指责一些官员“堕落腐败”的现象,王洪文也不甘寂寞,趁机在上海国棉工厂响应号召,组织起工人“造反”,揭露一些工厂的“党委”,并得到了一些工人的响应,最后竟然弄出偌大的阵仗。
这次事件让王洪文尝到了甜头,他随后又组织起数千的工人,在上海开始了“夺权”行动,还一手引导了“一月风暴”事件。
而王洪文的这些作为却得到了毛主席的赏识,彼时的毛主席一直苦于接班人的人选,熟读历史的毛主席深知接班人的重要性,他曾说过:“有很多事都是从上层开始的,上层变了颜色,整个国家搞不好都要变动......”
也因此,毛主席十分重视接班人的人选,而当毛主席看到王洪文是农村出身,还当过兵,现在又是一名工人,这种“红色”的背景,让毛主席感了兴趣,他开始关注王洪文的所作所为。
得知王洪文勇于“造反”时,毛主席十分欣赏,加上当时毛主席一直考虑“老中青”三结合,王洪文的年龄可以算是“青”,这对于平衡国内政坛十分有利。
因此,王洪文趁着东风,一路扶摇直上,而913事件的发生,更是让毛主席的身子一落千丈,对于接班人的选择更为忧心忡忡,毛主席十分担心在他走后,国内会变了颜色,王洪文的背景,让毛主席以为,这个工农兵出身的人会为工农谋福利。
1973年8月,中央召开的十大会议上,王洪文被选举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担任中央副主席的职位,此时的王洪文仅仅38岁。
38岁的中央副主席,可谓是举世罕有,但这种升迁过快的速度,也使得王洪文“德不匹位”,当时有很多老革命宴请王洪文,如叶剑英元帅、许世友将军,但其实很多人心中并不服气,觉得王洪文没有这个资格当选为副主席。
王洪文主政以后,也急于做出一些成绩,此前1970年,中央批准了“运十项目”,而研究所也设在了上海一带,这也是王洪文的“根据地”。
王洪文深知,如果“运十”成了,可以为自己的政绩添一笔,于是,他想尽办法想要蹭一下这个“项目”。
可王洪文的努力终是徒劳的,官做的越来越大,王洪文也愈来愈“奢侈”了,根据相关资料,王洪文在成为国家副主席后,其工资还是从原先的单位发放的,每月月薪达68元。
68元在当时是个不小的数目了,但这根本不足以支撑王洪文那愈来愈“贪得无厌”的生活,那时节,王洪文经常买酒喝,而他最喜欢的酒要数茅台。
彼时的茅台酒虽然价格没有现在贵,但也不便宜,王洪文为了一解“口馋”,便将主意放到了人民大会堂中。
当时的人民大会堂经常举办宴会,也因此准备了大量的茅台酒,这些茅台酒有的刚开封,来宾们没有喝完,秉持着“勤俭节约”的作风,这些残酒都会被工作人员整理起来,兑在一起,重新包装,以两元的价格便宜出售给工作人员,算是一种福利。
王洪文得知后,便要求相关部门给他留下一批茅台,让他以两元的价格购买这些茅台酒,他的这番行为引起了很多人的嘲笑,说他没出息。
还有一些人指责王洪文的这种行为,说他这样做,等于占据了一个名额,损害了工作人员的利益,可王洪文依旧我行我素,除了喝酒,王洪文还十分喜欢打猎、钓鱼。
在王洪文高升以后,他的老家人也想“讨好”他,得知王洪文的亲人还住着破烂的屋子,当地的公社干部自告奋勇的帮助王洪文的家人翻新屋子。
但王洪文的母亲王杨氏却死活不同意,在她看来,今天你们因为王洪文的声势为我家盖房子,可万一要是王洪文犯了错误,倒下了,你们又会如何?
果不其然,在王洪文被捕后,为了与“四人帮”划清界限,这房子又被当地干部推倒了。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在七十年代,王洪文愈发的骄纵起来,他时常指责一些“老干部”,还与张春桥等人走的很近,人们称之为“四人帮”。
毛主席看到王洪文这个样子,也时常告诫他:“你要多读书,读读刘盆子传。”
所谓的“刘盆子传”是后汉书中的一部名篇,刘盆子是帝王后代,但小时候落寞过,当过放牛娃,后来恰逢农民起义,为了有一个“名分”,许多起义军都会找来一些“汉室宗亲”,其中就包括刘盆子,他在15岁那年,通过抓阄的方式被推选为皇帝,可刘盆子的资历十分浅薄,不能服众,没过多久,便向刘秀“投降”了。
但毛主席的告诫似乎被王洪文当成了耳边风,他没有听懂毛主席的深意,依旧我行我素,这也给他招来了苦果。
1975年,王洪文大肆批评一些“老干部”,就连邓小平也被王洪文抨击了,王洪文此举,惹怒了很多人,可王洪文似乎没有预料到这些,他的行事十分偏激,在1976年王洪文还多次回到上海,与亲信密谋。
在1976年4月5日,大批群众围聚在天安门,进行悼念周总理的仪式,并抨击“四人帮”,王洪文得知后,参与了镇压活动,据说造成了暴力事件,但根据吴德后来的口述:“这次事件没有死过一个人......”
可王洪文却借着这次事件,将矛头对准了邓小平,说这起事件根本不是群众自发,是有“黑司令”在背后策划的,至于那个“黑司令”是谁,在王洪文看来,就是邓小平同志。
天可怜见,群众明明是自发的悼念周总理,却被王洪文颠倒黑白。
根据王洪文的秘书廖祖康所言,在毛主席逝世以后,王洪文愈发的偏激,他的一些拥护者也十分的“偏执”,他们以为自己所做的事业是为了无产阶级根本的利益,因此,丝毫没有忏悔之心。
到了1976年10月5日,王洪文似乎预料到了什么,他对秘书廖祖康说道:“在我的老家有一句话‘宁跟要饭的娘,不跟做官的爹’,我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坐牢了,请你告诉我的妻子崔根娣,让她带着我的儿子回老家,我要与她离婚,你去管理处借500元,交给她......”
也许是一语成谶,到了第二天,华国锋同志、叶剑英元帅等人以“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为由,让王洪文到怀仁堂开会,随后一举拿下王洪文。
在被捕前,王洪文还进行了一番垂死挣扎,他怒吼道:“我是来开会的,你们这是在干什么?”随即扑向叶剑英元帅,好在被警卫拦住了。
而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等人也相继落马,让一些人痛恨不已的“四人帮”落下了帷幕,人们也终于能松一口气了。
在粉碎“四人帮”后,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开始了有条不紊的国内经济建设工作,过去蒙受“冤屈”的老同志也纷纷被中央平反,相应的,一些“投机分子”也纷纷落网。
据说,有一些不甘心失败的“四人帮”份子,聚集在上海,准备凭借民兵打一场“内战”,还叫嚣:“过去巴黎可以打出一个巴黎公社,我们也可以打出中国的巴黎公社。”
这些死硬的“四人帮份子”,还是不肯乖乖投降,但他们的一切反抗都是徒劳的,在结束这段动乱之后,中国步入了新的章程。
虽然王洪文犯下了严重的错误,但党中央并未过于追究他的家人,王洪文的原配崔根娣坚持不肯与王洪文离婚,还将王洪文的子女抚养长大。
如今,这段历史已经远去,但其中的警示值得我们注意,凡是和人民作对的,从来没有好下场,即便一时得意,也终究会迎来审判,而历史的意义便在于,它不是以一年一月为单位的,一些事迹放在历史的长河中,会因为环境不同,而得到不同的评价。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