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幽闲适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1955年,3000名老红军无法被授予军衔,最后结局怎么样了?

送交者: 狂心中[♂☆★★★★如狂★★★★☆♂] 于 2022-05-26 19:07 已读 7804 次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关注

1955年9月27日,金秋时节,在北京的怀仁堂,新中国开始对所有的开国将帅进行授衔仪式,从将军到士兵,当佩戴者军衔的那一刻,所有的荣耀在这一瞬间绽放。

其实早在建国之初,关于授衔的问题就一直在进行讨论,彭老总当时就向上级提议在全军推行军衔制度,同时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指挥作战也能更高效的进行指挥。


图片模式

可是因为当时新中国百废待兴,不久之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成立不久的新中国为了赶赴异国他乡作战,军衔问题就被搁置了,然而随着战争的逐渐扩大,这个问题则再一次暴露了出来:

首先就是第一个问题,当时入朝作战有20几个兵团,兵团司令和纵队司令之间都是司令,到了配合作战的时候,由于两人职务差不多,因此指挥作战异常不便。其次就是谈判的时候,当时我军也派出了邓华将军、解方将军等,从职务上来看,双方等级差不多,在谈判的时候美军强调我们派出的是一位中将,由于当时我方没有授衔,因此只能含糊其辞的说邓华是一位将军。

从这一系列问题上也可以看出,当时我军授衔迫在眉睫,在朝鲜战争结束后,将帅的军衔问题再一次被提上了日程,彭老总也将志愿军在朝鲜所爆发的一系列问题向上级做了报告。

于是在1953年 2月 17日,在中央的领导下,新中国成立了“军衔实施委员会”,聂帅为主任,黄克诚大将、萧克上将为副主任,负责实施军衔评定的具体工作。


图片模式

其实关于军衔制的实行早在三年解放战争时期乃至抗日战争时期就有我军被授予军衔的先例,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两党为了对抗日本侵略者积极合作,而在陕北的红一、二、四方面军相继改编为八路军,在南方大山丛林之中作战的南方游击队则改编为新四军。

1939年5月30日 ,八路军总部颁发命令,规定全军实行军衔制,可是当时国军为了压制我军的发展,实际上行使起来非常困难,当时只有叶挺、萧克、贺老总等少数将领被授予中将军衔,而大部分红军指战员还是孑然一身。

1946年,两党在美苏等国的调停之下准备进行谈判,在当时为了方便各方代表和国民党谈判,因此中央决定进行一次临时性的授衔,其中新四军军长、政委授予上将,副军长,参谋长等为中将等等。

然而,随着内战的爆发,这次临时性的授衔仪式最后也取消了。


图片模式

实行军衔制,是一支军队走向现代化和正规化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也是军事战争的需要。

可是,授衔仪式牵扯到了方方面面,出身、战功、资历等等,这其中每一个环节也必须都要考虑到,当时我军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因此军衔的模式参照的都是苏联和朝鲜的。

在最初的拟定之中,解放军实行的是6等19级,即:大元帅 、元帅 ;大将、上将 ,中将 ,少将 ;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 。

作为全军最高的统帅,主席当仁不让的应该授予大元帅军衔,可是当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立马就遭到了毛主席的反对:

“你们搞评衔,是件很大的工作,也是很不好的工作。我就不当那个大元帅了,让我当上那个大元帅多不舒服啊,到群众中讲话多不方便啊。”

也正是因为主席的谦让,当时的部分国家领导人也发扬了这种精神,比如周总理以及邓公,其中周总理是当年南昌起义的领导人之一,在红军时期又是最高领导,而邓公也长期在军中担任军职,在抗日战争时期是129师政委,在解放战争时期又是三野的政委,和刘帅有“刘邓”之称。


图片模式

他们为我党的军队建设也付出了诸多心血,可是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他们便纷纷表示不参与评定军衔了,也在这之后中央又对军衔的评定方式做出了调整:

已到地方工作的或者已经退出军队的原则上不授予军衔,不过考虑现实情况和工作需要,可以考虑授予预备役军衔。

最终,在经历了一番波折之后,中央对党各级军官重新进行军衔评定,先是取消了“大元帅”的职位,而一些功勋卓著却已经退出了军队的干部也不再评选之列,这样某种程度上减少了评定军衔的工作量。

不过在评定军衔的过程之中也的确出了一些波折,因为有些同志在评定军衔的过程之中认为自己评低了,比如在解放战争时期七纵司令钟伟在最后被授予少将,而他手下师长温玉成居然是中将。

钟伟对此很不服气,同样的王近山以及许世友也对自己的军衔提出了质疑。

对于这种情况,中央虽然也是考虑到了,可是看着这些同志为肩膀上一颗星的事情而斤斤计较,主席也很不高兴,便讽刺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授衔时。”


图片模式

而除了有些将军因为自己的军衔评低了而感到不服之外,当时我军还有一个特殊的情况:我军当时还有3000名资历很老的老红军,可是却因为各种原因根本无法参加评选,甚至以当时的评选标准来说甚至连校官都当不上。

我军自大革命以来,之后又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能从红军时代一路走来的人都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且经历了这么多的波折他们依然还相信党,就说明他们的革命信仰也非常坚定。

可是按照军衔评定的标准,如何处理他们则成为了一个难题?


图片模式

当时我军对于军衔的评定是有明确规定的:上将是需要正兵团级,中将也需要副兵团级和准兵团级,少将则需要副军级的职务,而正团级的干部可以被评为中校。

这些老红军无论哪一点上都不符合军衔的评定标准:他们有的人因为伤病早在脱离了前线,因为没有战功得不到晋升;或者因为工作的地方相对比前线机会要少,因此职务一直不高。

当年红军鼎盛时期有30万,到达陕北之时仅仅剩下3万人,之后经历过8年全面抗战和3年解放战争,能活下来的人几乎已经是凤毛麟角。


图片模式

从职务上来看,他们确实不符合军衔的评定标准;可是这些人的资历都很老,为国家为人民都流过许多血,可是到了最后大表彰的时候却没有他们的份。

对于许多经历过那段艰苦岁月的人来说,他们在情感上根本不能接受这种结局,所以很多军区就如实向上级反映了这个情况,希望上级能够重视这批老红军。

国家领导人对于这个情况非常重视,在接到了几个军区的报告之后,并立即召开会议,商讨这些老红军的待遇问题,在会上毛主席说道:

“按照规定,他们确实不符合标准,但是按照资历,他们确实为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不高抬一个普通干部,但也不能落下一个有功之臣。他们一生都在为革命事业而奋斗,参加过的战斗数不胜数……我们共同看到了新中国胜利的那一天,也看到了胜利,他们没有要求国家为他们做什么补偿,但是我认为此刻应该享有荣誉,让他们知道国家和人民没有忘记他们,军功章上的奖章有他们的一枚。”

于是主席和总理专门找到了评定军衔的同志,要求给这些老红军一个特殊的“待遇”。

而军衔评定的一个同志说:“可以破例授予他们军衔。”而主席则趁热打铁:“既然要授予军衔,就应该被授予少校,虽然按照规定的要求,他们不达标,但是我觉得在付出上和不求回报这一点上,他们是达标的。”

于是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就有了这么一种说法“老红军,不下校”。


图片模式

当主席授予他们军衔的时候,他们每一个都难掩激动的眼神,眼含热泪地看着毛主席并衷心地说道:“谢谢主席。”

这些老红军或许没有读过什么书,可是在祖国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地加入了红军加入了共产党,做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为党的事业奋斗着终生。

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刻,他们也并没有向党和国家主动要求过什么,对于这一切,其中一位老红军在授衔仪式上深情地说道:”我们也是踩踏着无数英雄烈士们的尸体走过来的,能活到今天已经很满足了,还提什么要求?“

可以说,今日之中国正是因为有着这些老红军的无私奉献才有了今日的盛世,而毛主席当年的举动也显示了新中国伟人对于红军指战员的一视同仁,面对那些因为自己军衔评低了的干部他出言讽刺,可是对于那些真正有功之臣却不叫苦叫累的人,他并没有因为他们的低微而忽视他们,相反反而破例给他们开了一次“后门”。

喜欢狂心中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