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茶香青团🍃🟢
清明,又称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此时正值仲春与暮春之交,自古以来,人们会在这一天踏青、扫墓、插柳。各地还有不同的清明饮食习俗,例如乌稔饭、螺蛳、枣糕等。南方部分地区的人们则会制作时令美食青团,感受春天的味道。青团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认为它始于春秋时期的晋国,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而设立的寒食节。介子推拒绝高官厚禄,隐居山中,晋文公为了逼他下山放火烧山,介子推宁可烧死也不下山。晋文公为了纪念他,下令在介子推忌日禁火、寒食,青团便成为了这一天的代表食品之一。
另一种说法是青团始于唐代,寒食节定在清明节前两日,青团用于祭祀祖先。还有一种说法是青团始于清代太平天国时期,传说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被清兵追捕时,农民用艾草汁拌糯米粉做成青团,帮助李秀成躲过搜查,后来青团成为了太平军的军粮,逐渐流传开来。清明节到来,想吃应节日的青团,寄托哀思。家里没有艾草,想到用抹茶粉也能做出同样效果的青团。本贴展示用抹茶来做的青团,具有茶香,味道别致,很好。献上这里,与看官同享。
做青团馅用到的咸蛋黄,刷上WHISKEY,
烘箱350F,烤12分钟左右。
豆沙馅
豆沙馅包住一粒咸蛋黄,成为馅料
咸蛋黄豆沙馅
抹茶粉,用温热水化开
买到从日本来到抹茶粉。抹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的隋唐时期。抹茶是绿茶经过特别工艺处理后形成的粉末状茶品,最早起源于中国隋唐时期,并在宋代达到鼎盛
。抹茶的制作工艺包括采摘春季的新芽初展的茶叶,经过蒸青、烘干、去梗、碾磨成粉等步骤。到了宋代,抹茶更是发展成了茶宴,蔡襄在《茶录》中详细描述了斗茶的方法2。然而,自明代以来,中国开始流行冲泡饮茶,抹茶茶道逐渐失传
。抹茶后来传入日本,并在日本得到了发扬光大。日本的茶道起源于15世纪,抹茶在茶道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反映了日本独特的美学和哲学思想
。
如今,抹茶已成为全球流行的饮品,在各个国家受欢迎。抹茶粉水与糯米粉和成团,
配方比例:200克糯米粉,用8-10克抹茶粉。
希望青团比较固定形状的,可以掺入粘米粉,青团形状固定较好。口感会偏硬。
分成小粒,大小随你
取一粒,用手捏成小杯状,包入咸蛋豆沙馅,捏紧,捏圆成型。
烤箱纸(不粘)垫底,放上青团胚,上锅,蒸
蒸青团,约蒸15-18分钟,视大小调整时间出锅,装盘,清明茶香青团
清明茶香青团抹茶青团的外皮由糯米粉制成,具有软糯的口感,而内馅则因口味不同而有所差异。这次的口味包括抹茶、豆沙、咸蛋黄等。抹茶味的青团外皮带有艾草的清香,与内馅的抹茶香完美融合,每一口都能品尝到浓郁的抹茶味。豆沙味的青团则以细腻的豆沙为主,口感不干不甜腻,切开后满满的豆沙瞬间爆出,令人食欲大开
。咸蛋黄的青团则以咸香味浓郁著称,豆沙与咸蛋黄馅料完美融合,咬一口金黄色的咸鸭蛋和肉松的浓香在口中瞬间爆开,美味至极
。
清明茶香青团咸蛋黄豆沙抹茶青团结合了多种风味,外皮由抹茶糯米粉制成,带有绿茶清香,内馅则是咸蛋黄和豆沙的完美结合。咸蛋黄馅料沙沙的,与外皮的糯糯口感形成鲜明对比,层次感十足。豆沙则细腻绵密,不会特别甜腻,与抹茶的绿茶清香相互融合,带来丰富的口感体验。
清明茶香青团闽南的糯米粿一般蒸得比较软,成型比较扁平,这次取成型和糯软相结合,由咸蛋黄略为支持形状,只是蒸的火候足,有些软扁。先要形状圆粒的,掺入粘米粉,可以改善。就是口感会偏硬一些。随你。
切开的样子,咸蛋黄豆沙馅茶香青团青团的“团”字寓意团圆,清明节期间,家人团聚制作和品尝青团,象征着家庭的和谐与团聚。这一习俗体现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期盼和对家庭幸福的祝愿。青团作为清明节的传统祭祀食品,承载着对先人的缅怀与敬意。人们通过制作和供奉青团,表达对祖先的思念与敬仰,同时也希望得到祖先的庇佑。民间传说,清明节吃青团能带来一年的健康与好运。青团营养丰富,寓意着健康长寿和生活的美好。
已标注为Burton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