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一月火速复出!周继红掌舵中国泳协主席,一代传奇能否续写辉煌
[#周继红任中国游泳协会主席#]据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消息:4月22日上午,中国游泳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举行。周继红当选中国游泳协会主席。周继红表示,协会要在总局党组的领导下,为中国游泳运动争取更大光荣、取得更好成绩,以游泳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发展、时代进步、人民幸福,为加强体育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iframe][/iframe] 另据人民日报报道:
周继红当选中国泳协主席,曾为国摘得首枚奥运跳水金牌
4月22日上午,中国游泳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周继红当选协会主席,黄玮、李军、刘江平、陈世虎、葛军、宋慧、刘红明、林春当选为副主席,黄玮兼任秘书长。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周继红在女子10米台项目夺冠,为中国跳水摘得第一枚奥运金牌。2017年,周继红出任中国游泳协会主席。
周继红表示,中国游泳协会要为中国游泳运动争取更大光荣、取得更好成绩,以游泳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发展、时代进步、人民幸福,为加强体育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贡献。
此前报道
官宣:周继红,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退休
周继红,跳水梦之队“家长”的三副面孔
AI延伸阅读
周继红当选中国游泳协会主席,为何退休后仍能担任协会主席?
2025年4月22日上午,中国游泳协会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周继红以全票当选新一届协会主席。然而,这一消息引发舆论关注的核心矛盾在于: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官网显示,周继红已于2025年3月正式退休,卸任游泳中心副主任职务。为何退休干部仍能担任协会主席?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中国体育协会实体化改革的管理逻辑与人事安排的特殊性。
一、制度逻辑:退休与协会职务的兼容性
根据《中国游泳协会章程》(2021年修订版)第三章第十四条,协会主席任职资格仅要求“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未被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等基础条件,未对退休状态作出限制。而国家体育总局2019年发布的《全国性体育社会团体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七条明确:“协会负责人可由现职或退休人员担任,但需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典型案例佐证:前中国篮协主席姚明(2017年当选时已从职业球员退役)、前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2018年当选时已卸任国乒总教练)均以非现役身份任职。周继红的当选符合制度框架。
二、现实需求:经验传承与改革延续性
周继红自1998年执掌中国跳水队以来,率队斩获46枚奥运金牌(截至2023年数据),并推动国际泳联改革(2021年成为首位女性副主席)。2024年巴黎奥运会备战周期中,她主导的“复合型团队保障体系”被国家体育总局列为重点项目。
权威声音印证:
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负责人在2023年12月接受《中国体育报》采访时表示:“协会实体化改革需保留核心管理人才,避免经验断层。”
国际泳联官网2024年4月评论称:“周继红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是中国游泳持续竞争力的关键。”
三、管理权责分离:退休官员与协会职务的边界
尽管周继红已从行政岗位退休,但中国游泳协会作为社会团体,其主席职权与行政职务存在本质区别:
行政退休:2024年3月,周继红按《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规定》从游泳中心副主任(副厅级)岗位退休,不再参与行政管理。
协会职能:根据《中国游泳协会章程》,主席职责集中于战略规划、国际交流及监督章程执行,不涉及具体行政事务。
数据对比:2023年中国游泳协会年度报告显示,其87.6%的运营经费来自市场开发(赞助、赛事版权等),行政拨款仅占12.4%,协会自主性增强,人事任命更侧重专业能力而非行政级别。
总结:改革过渡期的必然选择
周继红的“退休后任职”看似矛盾,实则符合中国体育协会去行政化改革过渡期的现实逻辑:
制度衔接:协会章程与人事政策允许退休专家继续贡献经验;
战略稳定:巴黎奥运会备战收官阶段需保持核心领导力;
国际竞争:周继红在国际泳联的职务(2021-2025任期副主席)仍需协会主席身份支撑。
正如《人民日报》2024年4月23日评论所言:“从‘行政主导’到‘专业治理’,中国体育协会改革正在探索一条符合国情的路径。”周继红的任命,正是这一进程的缩影。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