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的 “圣秩” 只有三级,分别是:主教 - 司铎 - 执事
@西门大妈:因为历史原因和中文翻译的原因,很多人都认为,天主教目前是等级是这样的:教宗 > 红衣主教 > 大主教 > 主教….
这个吧… 从地位、威望、影响力来说,确实没错,但是其实不完全是这样。严格来说,在目前的 “圣秩” 系统,也就是编制体系来看,红衣主教 / 大主教 / 主教的 “品级” 是一样的,都是 “主教” 级。甚至你非说教宗也是一种特殊的主教(罗马教区),也是对的。
目前天主教的 “圣秩” 只有三级,分别是:
主教 - 司铎 - 执事
司铎这个翻译方式是明代就定下来的,有点拗口,你可以理解为中文的 “神父”,总负责一个教堂。而执事就是帮助神父搞各种仪式管理各种事务的正式编制牛马~其他的什么大主教红衣主教,甚至教宗本人,都属于 “主教” 这个级别。那么为啥都是主教,有人大有人不大呢?
我来用中国的事物做个不太恰当的举例:
“主教” 就好比 “高级职称”,大家都是高级职称,可以担任不同的职务。比如我和主任都是高级职称,我是牛马,他可以是负责人,他可以任命我担任不同的具体工作,负责不同的项目,甚至解雇我… 但是从职称角度,我俩都是平等的。而司铎可以看成中级职称,执事就是初级职称~~
天主教和世俗管理一样,会把世界划分成 “教区”,类似 “地区” 的概念,类比到中国就有点像地级市。每个教区都有一个主教,这个主教一般都是教宗任命的。比方说驻马店主教、三门峡主教啥的~~
而驻马店、三门峡、开封、信阳…. 等等好多地区合起来,就是一个大的省,这个在天主教中也有对应,就做 “教省”。每个教省都有个大主教,一般会在这个教省中最重要的教区担任主教。类比大概就是,郑州大主教主管整个河南教省,对驻马店、三门峡、开封、信阳… 的主教有监督和指导的权利,南京大主教主管安徽教省,可以训马鞍山主教….
那么大主教能不能任命主教呢?曾经是可以的,后来教宗为了集权,就收回了这部分权利。也就是说,大主教只是比较牛逼的主教,但他从权力结构上和主教没区别。
大主教一般穿紫色的衣服,也叫 “紫衣主教”。是不是有点紫衫龙王的意思?
而 “枢机” 可以类比为 “军机处”,是一个教宗的顾问机构,后来顾问着顾问着就成了常设机构。一开始 “枢机” 里面也不只有主教,还有一堆低级的司铎、执事甚至修士当牛马,后来就逐渐变成都是大主教了。目前来说只有重要教区或者德高望重、有巨大影响力的大主教,才会进入 “枢机”,成为枢机主教。为了彰显身份,他们都穿红衣服,一般就叫做 “红衣主教”。
也就是说,“红衣主教” 有点像 “军机处大臣”,它本身不是个官职,红衣主教一般还有自己的职位,比如郑州大主教,他只是在军机处行走。
以上职位是怎么产生的呢?一般来说是从 “修士” 群体中选拔的。只要一个男性,发愿侍奉上帝,学习神学,终身独身,他就可以成为 “修士”。修士学习到一定程度后,可以继续过自己修行的生活,不参与教会管理事务,这种修士多了之后,大家就会建立修道院。修道院长老、院长都是这里的修士们自己选拔的,修道院自给自足,种地酿酒,有的接受信徒捐赠,有的也接受教会拨款。
有点像 “书院” 吧,读书人组织起来的团体,一直做学问,也未必要做官,当然也得有经济来源。
如果修士打算当官,管理教会,那么他可以先从一些低阶的圣职做起,然后逐渐升职。早年教会是有上面讲的三级 “圣秩” 之下的低阶官阶的,比如什么诵经员、驱魔师(你没看错)甚至看门人(你还是没看错),后来因为教会也没有余粮,这些就变成了临时工甚至义工,反正不占用编制。有志于教会管理的修士们,一般还会从这些具体的工作做起,积累经验和人脉,慢慢做到执事和司铎。
以上的 “圣秩” 仅限独身天主教男性,甚至临时工也是如此。历史上曾经有过女性担任执事,但随后女性被全部排除出圣秩,仅仅保留了修女系统,和修士对应,属于自己修行的机构,不占用教会编制。刚去世的方济各改革后,开始邀请修女们担任诵经员,但是似乎依然没有女性担任执事。
是不是和你想的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差别的?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