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叱咤风云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中国女游客包水车“扫射”街头,泰国人又怒了!

送交者: 狂心中[♂★★★★如狂★★★★♂] 于 2025-04-16 0:37 已读 657 次 1赞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关注

他们坐在水车上,举着水枪,笑声穿透节日的热浪。路人尖叫、闪躲,有人愤怒,有人拍手,还有人留言:“这就是金钱的力量。”



2025年的宋干节注定不同寻常。



一段视频中,几名中国女游客租下一辆洒水车,站在车顶向街头人群“无差别扫射”。本该是全民同欢的节日,却因这一幕在社交媒体上掀起滔天争议。





狂欢的边界在哪里?节日的热情与法律的红线是否正在重叠?



就在这一切爆发的前一日,泰国中央调查局罕见地通过官方账号发声:“泼水节不能乱来!”——泼水若越过他人意愿,或将面临监禁与罚款。



显然,这不是一场关于“谁嗨谁有理”的争论,而是一个关于尊重、秩序与文化理解的行为对话。



又一起!中国女子租洒水车过宋干节!泰网友:这就是金钱的力量!


据泰国媒体报道,一年一度的宋干节不仅是泰国人翘首以盼的传统佳节,也吸引了大量外国游客前来共襄盛举。



每年4月,全国各地都会举办盛大的泼水庆典,街头巷尾热闹非凡,成为全民同乐的节日盛景。然而,在热烈氛围之中,也不乏一些“与众不同”的现象引发关注。





4月14日,一位泰国网友在某知名短视频平台上发布了一段视频,内容显示有3至4名中国女子租用洒水车参与泼水活动。



视频中可见,她们坐在洒水车的大型水箱上,手持水枪将水喷洒在路过的行人以及前来参与宋干节的游客身上。该视频配文调侃道:“中国姐姐快乐得太过头了!”



该视频发布后迅速引发大量泰国网友围观与热议,评论区讨论激烈。一些网友表达担忧,认为此类行为已超出节日玩乐的安全界限:



“这哪里是快乐?这是违法!”



“她们用的是高压水枪吧?真的很危险!”



“这样朝摩托车喷水太危险了,不该当作娱乐方式!”



“这是那辆在考山路上被警方处理的车吗?”



“这就是金钱的力量!”



“看得出来,为了过好一个泼水节,确实投入不小。”





在节日欢庆的背景下,这一事件引发了关于“安全与尺度”“游客行为规范”等话题的广泛讨论。



宋干节的核心精神在于“欢乐、祝福与文化传承”,如何在尊重本地传统的基础上,平衡游客热情与公共秩序,也成为未来值得持续关注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泰国人“又”怒了?


这个“又”字,指的是上述中国女游客事件并非第一起,早在前一日,已经有中国游客开出了洒水车。





请注意分辨——这是另一件事——4月13日,泰国曼谷RCA大街出现5辆大型运水车,车上坐着多名中国游客,手持水管向过往摩托车和行人喷洒水流。




期间,多名路人不断高声呼喊“我不玩水!”、“水压太大,请不要朝摩托车喷水!”,试图阻止。



然而,该群游客并未做出任何回应,疑似因语言不通未能理解他人劝阻。



与此同时,泰媒指出,RCA街区距离Makkasan警察局仅数百米,但当时现场并未见到有警员前来维护秩序或监管宋干节活动。





泼水节失控了吗?当狂欢与“不愿参与者”正面冲突



泼水节,本该是一场全民共享的节日盛典。但当高压水枪被用于“无差别攻击”、当洒水车成为“节日装甲”、当笑声夹杂着陌生人的惊恐表情,原本的欢乐氛围也开始变得复杂起来。



4月14日,一段中国游客包下洒水车“狂喷”街头的视频在泰国社交平台引发热议。



视频中,几位中国女游客坐在水车水箱上,向过路行人与其他游客猛烈喷水,引来一片惊呼。不少泰国网友在评论区表达愤怒与担忧。



而就在一天前,泰国中央调查局(CIB)也罕见通过官方账号发布了题为《不要乱来!向不玩水的人泼水,可能面临监禁或罚款》的公开警告,明确表示:“玩水的自由,不能建立在侵犯他人意愿之上。”





狂欢的界限:不是“谁嗨谁有理”


宋干节作为泰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其历史内核是祈福、净身、迎新年的仪式性表达。



随着旅游业发展,它逐渐演变为全民泼水的“水上战场”,洋溢着热情,也夹杂着不可避免的失控风险。



节日应当释放情绪,但不意味着任何行为都可以“免于指责”。



尤其当参与者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缺乏对当地法律与社会氛围的理解,节日狂欢极易滑入公共秩序的灰色地带。





同时,值得澄清的是,这起事件所引发的争议,并非关乎“泰国人是否好客”或“对外国游客是否热情”的问题。



泰国一向以热情好客著称,这一点毋庸置疑,正因如此,每年宋干节才吸引成千上万的外国游客共襄盛举。



此次舆论关注的焦点,不在于游客的国籍,而在于行为本身是否越界、是否尊重他人自由与公共秩序。





法律的介入,不是“扫兴”


泰国刑法第309条明确规定:“强迫他人做其不愿意之事者,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不超过60,000泰铢罚金,或两者并罚。”



这条原本用于处理“强制行为”的法律,如今被官方适用于“向不愿玩水者泼水”,本身就说明:当节日行为越过尊重与安全的底线,便不再是“庆祝”,而是“侵犯”。



更重要的是,CIB这次的警告并非针对某一国籍、某一事件,而是对整个社会的一种提醒——在集体狂欢中,我们是否还记得,有些人并不想被“强迫快乐”。





另一方面,在批评中国游客行为的同时,也有泰国网友开始反思责任链条的起点——是谁发布、批准甚至默许了“租洒水车玩宋干节”的商业服务?



有声音指出,若此类服务未事先获得交通、安全或地方管理机构的许可,那不仅游客行为有问题,提供服务的一方同样难辞其咎。



正因如此,不少泰国网友呼吁有关部门应严查相关广告来源,并出台明确的管控措施,避免类似行为在未来的节日中再次上演。





中国游客该如何理解“玩”的尺度?



泰国旅游依然欢迎中国游客,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玩得尽兴”与“玩出分寸”之间,需要的是真正的文化理解与行为边界意识。



当中国游客选择包车、用高压水枪、在人潮密集区进行“无差别水袭”,看似是出于节日投入,实则可能对当地人造成不适、恐惧,甚至违法。



在陌生语境下,文化“过界”很容易演变成形象“翻车”。





节日的底色应是互相尊重,而不是“谁嗨谁对”。



宋干节需要热情,但更需要共识。



在尊重传统、尊重法律、尊重他人边界的基础上,欢乐才有温度,狂欢才值得纪念。



当官方不得不站出来说:“不要乱来”;当网友用“这是违法”替代“好玩”;



当游客因一辆水车在网上遭遇风暴……或许正是时候,重新思考——节日的自由,应不应该也为“不想参与”的人留下一块干燥的角落?



与泼水的狂欢一样,干燥也是包容与自由。



喜欢狂心中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