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所有优秀人才死去后乌克兰会陷入循环衰退,乌克兰一名女艺术家参
军在前线阵亡。据乌克兰媒体4月11日报道,若非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艺术家马尔哈里塔·波洛文科本可度过一生,创作那些挑战、激发并启迪观众的艺术作品。然而,她选择加入了乌克兰武装部队。
作为乌克兰当代艺术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波洛文科于2024年末决定参军,将她驱动艺术创作的激情同样倾注于保卫祖国的事业中。
战争不仅塑造了她的生活方式,也影响了她的艺术创作,她的许多战时作品都是用她自己的鲜血创作的。
4月5日,年仅31岁的波洛文科在哈尔科夫方向的前线阵亡。与她一同在第3独立突击旅第2机械化营并肩作战的战友们,以及那些见证她作为艺术家逐渐崭露头角的人们,都为她哀悼。
她的朋友、同为艺术家的达莎·切丘什科娃告诉媒体,“马尔哈里塔是我们这个时代极其重要的艺术家。她已然成为艺术史的一部分。她对这个世界的感受,同时捕捉到它的美丽与痛苦,或许永远难以完全传达。但我会一次又一次地尝试,她的作品胜过千言万语。她的语言极为精炼。她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但我们也必须记住,她是以一名士兵的身份离世的。”
乌克兰新一代艺术家
在全面战争爆发之前,波洛文科的艺术作品扎根于探索那些被边缘化或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的生活。与许多乌克兰艺术家一样,战争深刻影响了她的创作方式。
她的朋友、同为艺术家的尼基塔·卡丹告诉媒体,“正是在全面战争爆发之初,她真正找到了自己作为艺术家的声音,而讽刺的是,就在马尔哈里塔的艺术创作走向成熟之际,她选择志愿服役,留给艺术创作的空间却越来越小。”
对波洛文科而言,在战时创作艺术成为了一种处理原本难以想象之事的方式,如果“无法承受”最新消息带来的冲击,她就会将其画出来,正如她在2023年接受乌克兰媒体《艺术瞭望》采访时所说。
在2022年4月初分享于社交平台的一幅未命名素描中,波洛文科描绘了一名俄罗斯士兵的尸体,其双臂拉长、身体扭曲。士兵敞开的夹克露出内脏,两只小狗正在啃食,而母狗则在一旁注视。
这幅素描展示了尽管俄罗斯军队对乌克兰造成了毁灭性打击,但它们终究无法与大自然持久的力量相抗衡。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自然会重新占据、治愈,并在毁灭之后找到继续前行的方式。
“绘画是一种原始的行为,并非因为它简单,而是因为它凭直觉、‘凭冲动’发生,它成了我的生命线,”波洛文科向《艺术瞭望》解释道。
波洛文科还用自己的鲜血创作了许多艺术作品。在2024年3月下旬分享于社交平台的一幅未命名作品中,一名男子用枪指着一具骷髅,两者都坐在一棵枯树下。
枯树之外的环境几乎难以辨认,迫使观众将注意力集中在两者之间的对比上。这是对乌克兰生存斗争的一种原始、直白的描绘,一场生死之间的字面较量。
通过用自己的鲜血创作,波洛文科将自己变成了乌克兰人在战争中集体痛苦的传导者,为她的艺术注入了与乌克兰人民苦难相呼应的原始、真实的身体体验。
“我希望给人们机会抹去这些作品中的血迹,只留下无法洗去的污渍,”波洛文科在2024年告诉捷克媒体。“当我开始画画时,鲜血是鲜红色的。就像创伤的记忆一样。然后作品会褪色,变成棕色甚至绿色。创伤的记忆依然存在,但它的饱和度、它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如果坏事发生,我们立刻想要抹去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成为我们的经历,而我们想要保留它。”
“她必须行动”
波洛文科加入乌克兰武装部队的道路始于她的志愿工作。全面战争爆发后,波洛文科与无数其他乌克兰人一样,通过筹款活动支持军队。她还参与了志愿工作,如在赫尔松州救援动物,以及帮助重建尼古拉耶夫州和赫尔松州被炮击摧毁的家园。
随着战争的持续,她支援战争的努力不断加深。一年半的时间里,她作为战地医护人员志愿者,从前线疏散伤员。2024年秋天,她成为第3独立突击旅的一名无人机操作员。
尽管家人和朋友担心她的安危,但他们理解参军对她意味着什么,最重要的是,他们想要支持她的选择。
“我们一直知道这将是她的下一步,她提过一段时间想要参军,所以当这一天到来时,我们做好了准备,”她的姐姐安赫利娜告诉媒体,“尽管担心,但我明白这是她的选择,而且在她的情况下,别无选择。我的反应只有支持她。”
波洛文科的亲人表示,她被一种强烈的行动需求所驱使,想要反抗俄罗斯战争在她周围展开的不公。
同为艺术家的卡佳·布恰茨卡在社交平台上回忆道,波洛文科“担心所有(国家的)优秀人才都会死去,乌克兰会再次陷入循环衰退”。
毕竟,波洛文科属于在俄罗斯战争长期阴影下成长的一代,这场战争始于2014年俄罗斯非法吞并克里米亚以及入侵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州。
波洛文科于4月5日在哈尔科夫方向阵亡,并于4月11日在她的家乡克里沃罗格安葬。认识她的人不仅会记住她的艺术才华,还会记住她深切的同情心和帮助他人的坚定奉献。
“她必须行动,必须站出来对抗恐怖。因为马尔哈里塔真的是一名战士,为生命、为自由而战。她散发的力量、平静、果断和勇气,那就是、也曾经是生活的真正美丽,”切丘什科娃说,“即使现在,在这些黑暗的四月日子里,没有她,她依然是一种激励。”
她曾作为战地医护人员服役的第3独立突击旅第2机械化营也称赞她为“真正的战士”,在4月9日网上发布的悼词中写道,她“手持荣誉与武器”阵亡。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