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叱咤风云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酒到心头》:说酒

送交者: 信笔由墨[☆★信笔由墨★☆] 于 2025-04-07 14:03 已读 270 次 1赞  

信笔由墨的个人频道

+关注
一段相声

侯老,侯宝林先生,相声大师。人们熟视无睹的日常家长里短的琐碎俗事,经侯老娓娓道来,就变得妙趣横生,使人闻之捧腹欢笑。即使在文革遭受批斗时亦能不失其诙谐幽默,令凶神恶煞的红卫兵、造反派也忍俊不禁,。

侯老说的相声,少小时听过不少,如今能记得较全的只有《醉酒》中的一个段子。

说是有那么两位嗜酒的哥们把盏小聚,一喝喝上了兴头,就管不住舌头了。

“你哈……哈……醉了”

“你才……才醉……醉呢。”

这哥俩边哈边争,眼见着天色黑了,其中一位从屁股后面掏出个手电,摁亮了,头朝上,往酒桌上一竖。

“你…没醉,那你…看看,这……是……是啥。”

 “不就…是个……电筒吗。”

“嗯那。这…上面……有个柱儿,没醉,你……爬爬……看。”

“爬就爬,不……就……是爬个……柱子……吗。”

说着这哥们就摇摇的站起来,抓着桌子起脚往坐的长凳一踩,正使劲要起身时,却又停了下来,站在那儿晃啊晃地呆了一会儿,然后像是想起什么似的,摇摇了摇头道:

“不爬。你…小子…一……一肚子坏…坏…水,哄我往上爬,待我爬到半中节,你…把电……门儿一关,让…我摔个…屁蹾,你好看笑话。不,你……先爬,我跟着,看谁爬……爬的高。”
酒,是一种由含糖物质经过发酵而产生的液体,如葡萄酒、梅酒、啤酒等。

在中国西南山区,民间有“猴儿酿酒”传说,并称之为“猴儿酒”。远古的人类就是从猴子那里学会了酿酒的方法。

野外科考发现,酒是因缘际会,和合而生的大自然产物之一。山野的猴儿们不过是在因缘际会下发现了酒,而人类则是在捕猎猴子时循迹追踪发现了酒,再经过长期的尝试掌握了酿制酒的技术。

据考古发现,酒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0,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时期。大约在9000年前,古埃及和两河流域已经开始用水果和大麦酿造果酒和啤酒。

在中国,酒的出现远远晚于美索不达米亚。据考古发现,最早的酒出现于距今约5000~400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是一种自然发酵的果酒。黄帝时代(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600年)杜康造酒的传说,应该是杜康发现并掌握了将谷物糖化,然后再酒化的技术。

时光流逝,酒渗透了人类的肢体,也沁润了人们的心灵,成为人类社会文化的组成之一。祭天祀祖,会盟缔约,婚丧寿诞,买卖交易,……等等活动都须有酒,无酒不成欢,无酒不成敬意。

数千年来,几多文人墨客借酒挥毫写下篇篇千古佳作。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杯莫停…与尔同销万古愁。

真正以酒为名的是元代《朝野新声太平乐府》中佚名的蟾宫曲•酒

酒能消闷海愁山,酒到心头,春满人间。

这酒痛饮忘形,微饮忘忧,好饮忘餐。

一个烦恼人乞惆如阿难,才吃了两三杯可戏如潘安。

止渴消烦,透节通关。注血和颜,解暑温寒。

这酒就是汉钟离的葫芦,葫芦儿里救命的灵丹!

【附录】

一、猴儿酒

据传山中诸猴采百果贮于树洞,以为越冬粮食。但若当季不缺越冬粮食,猴儿们便会忘记曾储藏于树洞的百果,于是这一洞百果便会自然发酵成为酒。

二、杜康造酒

《世本通释》:“杜康,黄帝宰人知康也,主粮食饮膳而能造酒,其后食于杜,故称杜知康,略为杜康,其胤皆主酒事,酒甘旨,故曰杜康旨浓,尧能千锺。”

三、考古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制酒器——夏,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爵:
 

四、醉酒

 链接:

https://youtu.be/5G7wv8ExI_k



贴主:信笔由墨于2025_04_07 14:05:05编辑
喜欢信笔由墨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信笔由墨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