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危思良将
国危思良将——我与林彪的天人情怀
老寒腿7979
考古是一件极其难心的事情,难在时空错落天人永隔, 却又心意相通。
考古不单是一种职业,一种利益,一种爱好,一种标榜;更多的是一种情结,一种习惯,一种缘分,一种恍如天授的本性。
贤良鉴古,其人其行每当被世人斥之为迂腐的时候,大都权作修行求索,苦心甚慰。如果,非要硬性从中找出某种内在联系的话,也只能说是前缘天意了。
人最终活得的仅是一理念,这理念能否纯粹传续,不知道;那么,人与生俱来是否随有理念,也不知道。不过,常人每每被自身莫名心犀所冲击,确是真的,只是行事有些费解,有些罢了。
说考古是对于命的溯及,年龄长、经历多、学识丰、读史厚、功夫深、修行高者,一般尚能认可。因为万法归一的结果,仅剩下浅显残缺而矛盾的理念,最后幻化为一缕情怀… …
所以,在匪夷所思、毫无任何关联的情况下,我于十多年前的而立之年即完成了对林彪的考古,所出版的《辩证兵论》一直被视为晦涩玄奥不合时宜的“天书”而尘封于世。
时至今日,我可以写出考八大山人的凿凿论文、可以明察秋毫地剖析时势、可以洋洋洒洒地杜撰长篇、可以一眼开门地把弄古玩,这些都可以循出一个“学——悟——练——知”的过程轨迹,而屡屡回观《辩证兵论》,我始终找不出丝毫的现实依据,来证明那老辣高深的军事辩证法如何出自于一个涉世未深、没当过一天兵且与军界毫无瓜葛的毛头小子。
遥想当年,白天迫于生计,疲于奔命跑供销;夜晚,鬼使神差,包揽值班岗位著兵书。思如泉涌,灵感注入笔端。幽幽然,风发间,某乃林帅挥毫也!适逢国际乱局,出于向同胞普及一点军事理念的想法,近期将“天书”发布于论坛供作交流,其中的显摆之意虽小有,更多的却是拳拳报国之心。
看到时下国际和军事版面的网友发言,其思哲考辩日臻成熟老练;领袖决策英明果断游刃有余,其间无不闪烁着军事辩证思想的光芒。欣慰之中,笔者不敢贪天之功妄自粉饰,释怀的是多年来这一桩悬着的心事终于有了着落且已经融入时代的大潮之中。
于是乎,无论是点睛还是添足,就请允许在下一吐为快吧。
此文,算是还愿吧——不然总觉得似有欠于人——这下爽了。
天人神交,惺惺相惜。
祈盼老一代开国将领们——佑我中华!
附:《辩证兵论》的初稿,原名为《林彪兵法》。
笔者曾多方寻找林氏后人欲与之交流、探讨及合作,无奈未果。至今,仍留遗憾。
此稿曾蒙军事科学院战略部理论研究室尹老师的指导,当时,为避敏感因素,故在地方出版(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即寄去一包与之分享。谨此,再谢!
老寒腿7979
2014年4月19日夜
已标注为老寒腿7979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