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 终于翻过了那座山
如果你也喜欢不客观实验室,希望和我们一起探讨数码相关的选题,请私信“不客观”,我们将回复您加群的方式,期待与你的见面~
作者|陆
邮箱|xiaoyu@pingwest.com整个 2024 年,vivo 给了热爱摄影的用户不小的惊喜。上半年 vivo X100 Ultra 横空出世,用一枚两亿像素的大底潜望长焦将移动影像的长焦画质“拽入”了全新的世代。
而在下半年令用户没有想到的是,vivo X200 Pro 居然也搭载了同款的 HP9 长焦镜头,并且还在镜组结构上做了进一步的优化。于是在数码爱好者中就有了那句经典的:“xxx的 Ultra 终究还是没能打过 vivo 的 Pro”。
vivo X200 Pro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可正是因为 vivo X200 Pro 的越级强大,也让整个行业都在期待,即将发布的 vivo X200 Ultra 还能在影像上取得哪些进化?
在 4 月 21 日的新品发布会上,vivo 给了所有人答案,那就是真正能够做到“张手即来”的 ——「全能 V 单」。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在外观上,vivo X200 Ultra 并没有想办法让镜头模组变得更“收敛”,而是将它做成了传统相机“饼干头”的造型,这种近似相机镜头对焦环的设计,让不少刚看到曝光图的用户甚至认为,今年的 vivo X200 Ultra 将支持镜头“手动对焦”,可见这一设计已然做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而在机身侧面,vivo X200 Ultra 也加入了一枚 iPhone 16 系列同款的相机控制键。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这枚按键支持双击快速开启相机、轻按锁定对焦、重按拍照、滑动调整 EV 值或变焦等多个功能,非常适合横屏握持状态下的专业影像创作,尤其是针对冬天戴厚手套或水下等特殊使用场景,物理按键相比屏幕触屏显然更具优势。
而作为一个“听劝”的厂商,vivo X200 Ultra 的摄影师套装这次也做出了不小的升级。
首先,摄影师套装的品牌这次 vivo 选择了与 PGYTECH 蒲公英进行联名,这是一个非常知名的相机配件生产厂商。在手柄与机身的相连形式上,vivo X200 Ultra 也改为了 USB-C 有线连接的形式。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相较于蓝牙连接的手柄,有线连接真正的可以在待机状态下快速进入“街拍”模式,最大限度的进行“ 0 延时操作”。
在上手使用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蒲公英的这套摄影师套件的做工非常精致,手柄与手机的连接非常紧密,手柄上的视频录制、变焦、EV 值调整等旋钮也都没有任何“松松垮垮”的情况发生。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手柄内置 2300mAh 的电池组,与vivo X200 Ultra 连接后,你就拥有了一台电池容量 8300mAh 的超长续航“V 单”。
当然,只是拥有相机的外观是远远不够的,使用下来你就会发现,vivo X200 Ultra 完全是按照一台“次世代”智能相机做的基本设计。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一张好照片,构图很关键但凡稍微了解一点摄影的用户其实心里都清楚,目前大多数智能手机主摄等效的 23mm 焦段其实是非常难构图的。
早年间手机的镜头焦段并没有这么广,但随着大底传感器的时代来临,手机的镜头为了配合传感器尺寸只能做的越来越厚,而为了控制厚度,也只能在焦段上做出一定的取舍。
其实手机厂商并不是不知道这一问题,为此各家的影像部门也都在竭尽全力的想办法。
举例来说,苹果和 OPPO 等公司允许用户在拍摄时快速点击倍率按钮将主摄倍率切换至 28mm 或 35mm,甚至还可以在设置中固定手机广角镜头的默认焦段,vivo 之前也是这么做的。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但裁切的焦段画质一定比不上原生焦段,所以从 vivo X200 Pro 开始,vivo 首次尝试用 1/1.28 英寸的 LYT-818 通过软硬件协同的调教,让这枚蓝图与索尼联合研发的新传感器在不让镜头厚度变得特别夸张的前提下,使手机的主摄回归 35mm 的焦段,彻底告别广角主摄。
所以当我们在 vivo X200 Ultra 上见到这枚传感器作为主摄出现时所有人所有人心里都应该清楚,vivo 成功了。
经过不客观实验室为期 2 周的使用体验,这枚 35mm 焦段的全新主摄,几乎可以解决我们日常使用手机摄影时遇到的所有构图问题。
此前,无论是在吃饭之前的“验毒”环节还是日常扫街,往往大家都会为了获得更好的构图,将手机主摄切换到 1.5x、2x 裁切,或者直接用长焦拍摄。
也就是说在日常拍照时,整个镜头模组中厂商花重金调教的尺寸最大、最具噱头的传感器我们并不能发挥出它的完整实力。
但 35mm 则完全不一样。
在这个经过岁月考验的黄金人文焦段下,已经诞生出无数优秀的摄影作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vivo 的调教显然会变得更加从容。
为了达到更好的拍摄体验,vivo 再一次与蔡司合作,升级了镜头的 T* 镀膜。这套全新的 GLC 2.0 镀膜让可见光的平均反射率小于 0.1%,配合全球首发的「深吸收蓝玻璃」,大幅提升了红外光的吸收程度,最终让用户获得更加纯净的画面和真实的色彩还原。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图源:vivo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图源:vivo 图源:vivo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图源:不客观实验室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