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和气生财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美国前贸易代表:全球不能接受中国每年万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送交者: 桂花酒[♂★★★和气生财★★★♂] 于 2025-04-04 13:38 已读 446 次 2赞  

桂花酒的个人频道

+关注
2025-04-04 20:56 来源: 罗sir财话      发布于:四川省
这是特朗普两个任期发动贸易关税的理由,但这个世界能不能接受呢?

3月26日,前美国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受访时说:“中国正依赖制造业,并期望全球能够接受高达万亿美元的贸易顺差,而世界肯定不能承受。”


巴尔舍夫斯基是谁?


他是前美国贸易代表,曾经主导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在被问及是否后悔主导这个谈判的时候,她说,这项协议绝对不是一个错误,它帮助数亿人摆脱贫困,并使中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成为全球需求的重要推动力。


但到了今天,为什么巴尔舍夫斯基会说世界无法承受我国万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呢?



贸易顺差,指的是一国出口大于进口,我国去年的贸易顺差接近1万亿美元,这意味着出口减去进口,多达万亿美元,这才能够被称为贸易顺差。


按照巴尔舍夫斯基的说法,我国偏离了过去的发展轨道,愈发依赖制造业投资推动增长,并向全球市场大量输出产品。


她认为,这不是世界所需要的,全球面临的不是供应过剩,而是需求不足。


巴尔舍夫斯基的观点,事实上也是今天美国主流的论点;这其中就包括美国现任财政部长贝森特和前任财政部长耶伦,他/她们都多次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但问题在于,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想?


这就要提到我国加入WTO的初衷,以及美国对这件事未来的设想。


按照美国的设想,我国加入WTO之后,当然肯定会输出商品,因为此时国内就业、收入都是问题,大量的劳动力没有钱消费,只能生产出口,赚取收入。


而欧美,则可以享受到来自我国商品的物美价廉,这是典型的双赢。


但后来的发展脉络,应该是美国主流界没有想到的。那就是随着我国商品的不断输出,美国的制造业率先挺不住了,出现了衰退,大量的蓝领就业成了问题,而美国本国的制造业实力减退,也影响到了安全问题。

在新冠时期,由于国际贸易受阻,美国突然发现自己很多商品根本无法生产,由此牵扯到了关乎安全、产业、就业等多方面的设想。


在美国的设想中,我国的制造业实力,就成了很大的一个问题。


按照他们的想法,一开始加入WTO应该依赖制造业,然后随着经济的增长,开始转型重视国内消费,由此从出口主导型转型为内需依赖型经济体。


但到了今天,我们仍然较为依赖制造业的出口,所以这成了双方的分歧点。耶伦任期内多次访华,都敦促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向消费驱动。


但话容易说出来,做起来却很难。


路径依赖,摆脱起来非常不容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的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达到了近三分之一,换句话说,去年每100元的增长中,出口都贡献了30元左右,依赖不可谓不大。


但为什么世界无法接受我国每年万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呢?答案也已经在前面说了,无非就是美国的本国制造业衰退、供应链安全等问题。


为什么要单独提到美国呢?


因为美国很重要,在国际货物结算体系中,美元仍然是大头,是绝对性的货币主导力量,也就是说,全球货物贸易的逆差,几乎都是由美国提供的。


这也等同于,我国每年万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中,美国仍然是最重要的消费市场。


哪怕我国去年贸易顺差中,没有直接来自美国的逆差,但也有许多是通过出口到东南亚然后中转至美国的贸易商品。



从这个角度来看,由于美国是全球主要贸易逆差提供国,因此美国只要不愿意提供贸易逆差,开始提高贸易壁垒,那么我国的出口就会面临着很大的制约。


因此,在美国以本国产业衰退、安全等理由提高贸易壁垒的时候,我国的贸易顺差就一定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这个时候,我们面临的就只有两条路径,其一是和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继续沿着过去的路径依赖,这条路最好走,也最容易轻松。


其二,就是按照美国的设想,直面国内结构性问题,对社会保障体系和收入进行变革。


当然,从更现实的角度来看,大概率我们这两条路都要走,从今年的宏观方向来看,我们也是这么做的。


今年的重点就是两个,一边稳外资、一边刺激国内消费,但在结构性的问题上,这仍然很难在短期内起到很好的效果。


从历史对比来看,我国的贸易顺差也的确非常高。


美国的最高贸易顺差是在1947年,当年度为1300亿美元,日本的最高贸易顺差是在1993年,为1850亿美元,德国2017年是最高的,为3260亿美元,而我国在去年的顺差是接近1万亿美元。


从体量上来看,是绝对的领先,法国总理贝鲁就曾称我国的顺差是“计划取代欧洲工业”的战略结果。



消费能力决定了订单走向,当分歧不可避免的时候,我们就只能够达成共识,然后扩大内需,逐步降低对欧美的依赖,从而达到实现内外循环的平衡。


谁的消费市场更大,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谁的话语更强。


眼下来看,我们只能够通过扩大内需,提高自身消费市场,来达到不依赖出口的结果。只有真正做到不依赖出口增长,才能够不惧任何关税上的威胁和谈判。


全球能不能消耗万亿美元的顺差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我们能够为全球带来什么。


en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喜欢桂花酒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