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意浏娱乐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甲午海战中,如果炮弹足够,北洋水师能打败日本舰队吗?

送交者: 浩瀚宇宙[★★★✦★★★] 于 2020-09-28 12:14 已读 459 次  

浩瀚宇宙的个人频道

+关注

导语:


甲午海战的失败,对于国人来说是一个永久的痛,铭记历史,从中吸取教训,是后人们最应该做的事情。从历史事实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失败的原因,炮弹是刚需,也是重要的一方面。

有的人说海战输在中国的炮弹上面,为什么有这样的说法呢?反过来讲,如果这方面准备的足够充分,中国就真的能赢吗?其实并没有这么简单


武器装备的缺乏,让中国直接处于弱势,此为失败直接原因

1.武器是战争中最关键的因素


当时的海战规模非常大,在这场战役当中,士兵和管理者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国内的人需要上下一心才能攻克这道难关。但是当时做好战争准备的只有队伍,政府对此没有投入全身的精力。


对外作战,事关一个国家的荣辱和未来,而当时的政府没有认识到该方面的重要性,依然把享乐放到首位。哪方面有困难了,适当救济一下,而不会真正的投入。“博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没有全面的财物和技术支持的军队,在开头已经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当时的战士们抱着战胜困难的决心,但是无奈于落后的武器。炮弹是海上作战必备的武器,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双方需要从战船上远距离地攻击。如果炮弹的射程和威力达不到标准,那么在整个战争当中就会处于极其艰难的境地,只有挨打的份。


中方拥有的炮弹不管是在技术研发上还是投入力度上都有所欠缺,和敌方相比,中方的效力不足,震慑效果不强。在有效的时间内,敌方的杀伤力要远远高于中方。


船只上面所能承载的武器是有限的,双方在客观外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内部的战斗力有所差异,就能导致直接的失败。对方是经过精心准备前来,政府直接对其起着支持的作用。为了这次战役,他们动用了最先进的技术设备。由于和西方的合作关系,他们在武器上更加先进。

而中国当时长期处于封闭的状态,和外界的文明接触的比较晚。为了作战的需要,海上武器也有借鉴其他地区,并且花费了大量的金钱。


但是人们对于这些外来之物没有掌握其真正的核心技术,一切只是处在搬运的状态。想要得到更多的武器,中方的财库已经不能支持,而自己又没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来做支持。所以在面对强敌的时候,我方没有足够的物资支持,这能直接导致失败。


2.作战技术并不先进


同武器同样重要的是作战的布局能力,在以往的历史当中,一支强悍的队伍如果没有很好的硬件设备,如果借用巧妙的战略部署,有重新占据主动权的可能。但是这支队伍不仅没有很好的硬件支持,在战略方面也没有很强的理论指导。


这是因为政府常年对该方面的忽视,末期的军事一直处于溃败的边缘。官员们大多以谋取暴利为主,军队需要每天都处在备战的状态。


而当时的军队已经常年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训练了,士兵们就像一盘散沙一样的存在。海上的作战能力更是低下,常年处在疏忽地带。一直处在封锁状态中的政府,对于海上这一领域根本没有重视过,当大敌前面的时候,才临时组建和壮大队伍。


没有足够训练经验的士兵们,难以适应在陌生的环境中生存,海上完全区别于陆地。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很容易受到破坏和影响,在对敌的时候,战士们已经被消磨掉了很多的精神和体力。

和中方不同的是,对方的相关训练一直比较受重视,他们在出战的时候,已经达到了合格的水平。从这方面来看,敌军不管是在军事设备还是作战能力上都远远超过我们。当时的中方舰队受很多重要官员的重视,他们为此也做出了很大的前期准备和努力


将士们更是在海上挥发了自己忠诚的精神和鲜血。他们所做出的努力是值得被肯定的,是值得后人感恩的,但是在政府的错误指导下,他们的努力更像是无能政府的牺牲品,让人无比痛惜。


政府腐败为根本原因,即使炮弹充足也无济于事

1.腐败是罪魁祸首


相比于炮弹的不足,更让人引起沉思的是政府的做为。主要指导力量,在海事的紧要关头,并没有发挥充分的支持。首先体现对财物的克扣方面,本来舰队可以拥有更好的动力和设备。


但是政府当中的害虫们,不以大局为重,对重要的军事财务也伸出了魔爪。面对这样的现象,当时的人们已经习以为常,而且政府带头做这样的事情,所以没有人第一时间制止,即使出面阻止似乎也没有作用。他们常年在这样腐朽的环境中生存,早已经把家国大义抛诸脑后。


舰队需要很多支出,燃料就是最基本的一种,本来这方面的预算是有的,但是一些贪官把这些重要的物资偷偷替换掉。为国出征的船只上竟然使用劣质的煤炭,这非常不符合作战的标准。


只要发动机一启动,浓浓的黑烟很容易暴露舰队所在的位置。从这方面看,政府像是一个猪队友一样,处处阻挠队伍取得胜利。所以错的不是炮弹的多少,最根本的是政府的腐烂。

“抽薪止沸,剪草除根”,想要取得胜利得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当时这个根已经烂到了骨子里面,所以后来做的补救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比如最后名臣们发起的各方面活动,表面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可以帮助国家进一步强大。


但是在发展的道路上依然受到来自政府的干扰。对于当时的政府来说,最后面临的不可阻挡的倒塌的那一幕,实际上属于自食恶果。


2.清末的动荡与灭亡完全由政府导致


不管是在战场上的失利,还是后来国家在外交上的处处碰壁,根本原因都是政府的特质所决定的。一些能干的大臣本来可以改变格局和面貌,但是他们依然被当时的统治者牢牢地把控,受等级秩序以及愚昧思想的影响,他们不敢破坏自己的生存系统,最终想要维护的还是破烂不堪的政府


受视野的限制,他们不得不这样做。在政府的压榨之下,人们的生活苦不堪言,它的软弱,被外界肆意地碾压。在无能的统治之下,国家面临着一条死路,人们看不到未来,官员也丧失了各种尊严。

财政处处存在破洞,国之根本已经先倒下,外人轻轻一推,大厦自己就倒下去了。在这样的环境当中,不管是军事还是经济,都受到严重的影响。政府是摆在它们面前的不能逾越的鸿沟,它将当时社会各方面状况和水平统一拉到最低水平。


海战需要赢需要多方面的支持

1.政府支持是第一位


就当时的社会环境来说,海战还没有处在山穷水尽的地步。国人也曾经拥有过胜利的筹码,但是它们没有够运用起来,均是来自政府的破坏。


如果当时的政府把所有的精力放到这件事情之上,国家把所有的物资和技术运用在海战的准备工作当中,海战可能会减少很多困难,加上将士们的激情和热血,有机会取得胜利。


如果这次战争有了转机,后来的历史会有很大的改变,落后的局面也有新的发展。一切为时已晚,苦难和屈辱就这样来到中方。从这段沧桑的历史当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可以思考到很多。


国家各方面实力的强大是不被外敌欺负的根本,避免落后,奋发向前是我们一直要选择的道路。从历史的苦难当中,我们除了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以外,更应该明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2.对后代意义重大


牢牢地掌握科研水平,提高创新能力,让综合国力有所提高,可以更好地在世界上掌握主动权,让人们生活的更有尊严,在世界舞台上可以更加自信地展现自己的文化

从朝代的兴衰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兴盛的时代所具备的各方面实力,一个无能衰弱的时代,所具备的各方面缺点,从综合分析中获得新的营养。


结语:

从海战的失败因素当中,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一段历史。民族有过苦难,也有过辉煌,这两者都需要重视和了解。从辉煌中吸取文化的营养,从苦难中吸取失败的教训,不断地从历史当中发现新力量,可以让中华民族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中更有能量,更有动力。




参考资料:


《剑桥中国晚清史》


《清文编》


《清末之崛起》


《世界历史》


喜欢浩瀚宇宙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