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八闽大地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宁化客家米酒味美香醇 甘甜可口不易酒醉

送交者: 都是可怜人间[★★★Mia&Levin★★★] 于 2020-06-26 9:40 已读 554 次  

都是可怜人间的个人频道

+关注


宁化客家人盛情好客,远近闻名。客来必以家酿酒浪相待,自古至今。饮酒必到尽兴,欢乐而散。



客家先民原居中原,北方汉民素嗜白酒,南迁来到宁化,何以黄酒盛行?此中原委,一是北方盛产高梁、小麦,此是酿制白酒的主要原料;而宁化是稻作产区,盛产糯稻,糯米是制作黄酒的原料,取材便利。


再则宁化地处山区,山高林深,地下泉水,洁净甘味,水质特好,适于酿造米酒。而米酒酿造简便,家家户户都可以自己酿造。只要将糯米洗净浸透。置饭甑内充分蒸熟。



宁化客家酒文化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进、发展、提高,丰富多彩。在酒的名称方面,因含酒度不同而各有所称:刚酿造出缸未加水的叫酽(浓)酒子;酽酒了存放时间长了则叫酒娘;酒娘兑入30%至50%的冷开水,腌浸三、五天,榨去酒糟,烧开澄清后即为水酒。


因酿制季节和存放时间不同而酒的名称亦有别。自家酿酒多在秋冬季节,尤其在“冬至”前后酿酒的最多,其酒名为“冬酒”,存放时间为一年,至次年冬季开缸饮用的称“隔冬酒”;存放多年的称“陈年老酒”;酿造时加入滋补药物的称“补酒”。



宁化酒娘,味美香醇,含酒精度低,一般酒娘含酒精25度左右,水酒含酒精18度左右,甘甜可口,不易酒醉,饮用的人很广,男女老少皆饮。每逢宾客好友,或婚娶喜庆,用锡壶盛酒更佳。客家人性格豪爽,此时,大碗喝酒,大块吃肉,高兴劲儿,难于言表。



1.先用水将糯米(或大米)泡约12小时,漂洗干净。宁化民间,在浸泡糯米时,都会放一把菜刀在上面,知道为什么吗?



2.把浸泡好的糯米倒入饭甑中,并把水沥干!





3.烧好一锅开水,把开水淋在糯米上,这样更容易蒸熟!



留些开水,冷却后作为酿酒的水(宁化话:蒲水)



4.把饭甑端入锅中,大火把糯米蒸熟!


酿酒行家说:“酿酒无功夫,只要糯饭蒸得熟”,说明糯米饮蒸熟、蒸透,是酿酒的重要环节,不能忽视。







5.用长筷子,给糯米打出气的小孔,这样也是便于糯米蒸熟。



6.大火蒸酒,饭甑盖边缘水蒸气滴滴答答。据说这水蒸气能治疗嘴角痛。




7.同时酒缸用米糠和干松针烟熏,一是为了除湿,二是这样烟熏后有一种独特的香味。






8.如何判断糯米是否蒸熟?打开饭甑,用手摸下糯米,如果不沾手,说明可以了,或者直接装一些尝尝,看看是否熟了。




9.蒸熟后,首先要盛上三碗敬神,保佑酿出一缸好酒!




10.糯米蒸熟后,需要倒出来放在大的簸箕里晾凉,宁化话:盘栏






11.用锅铲把糯米均匀摊开冷却。糯米饭太热或太凉,都会影响酒饼的发酵。




12.热乎乎的糯米饭,更是美味。直接吃或者配些食材炒着吃都是美味。




13.酒饼捏碎,均匀撒在糯米饭上。酒饼的用量大概是1个酒饼管10斤糯米,有些酒饼也是粉状,卖酒饼的店主会告诉你如何使用。


米酒质量好坏,一靠水好;二靠酿造技术,但更关键的则在酒饼(酒曲)。其酒饼主要成分是草药,如酒饼草、金樱子等,晒干碾成粉末,以谷粉做基,经发酵,做成拇指大的小圆团。



14.适量洒一些水,把糯米装入酒缸内





15.把酒缸抬入灶前窝里(放柴火的地方),倒入准备好的凉开水(朴水),并用稻草等物品盖住保暖,大概1周后,就能出甜酒了!





一般每缸用糯米一斗(约十五一十七斤),可酿酒娘七壶左右(约十六斤至十八斤)。


宁化酒娘用途广泛,除平时自饮和待客外,烹饪调料、配药治病都要用酒;还可做礼品馈赠亲友;娶亲聘礼中都要讲定酒多少坛;媳妇生孩子,要备鸡公一只,酒娘六壶,向外公外婆家 报喜,称为送“姜酒”。外公外婆则要把酒分送亲友邻居,每人喝一小杯,叫“喝喜酒”。



宁化客家宴席上,大批量的米酒,是这样用米糠文火焖,冬天喝了暖身,且酒好,但煨酒是有技巧的。



由于饮酒在客家人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酒,成为各种宴宾筵席的代称,如新年期间,家家都请“新年酒”,小孩出生,三朝要请“三朝酒”,满月要做“满月酒”;子女毕业要请“毕业酒”;订婚请“订婚酒”;结婚请“结婚酒”;建新房迁屋要请“乔迁酒”;老人寿诞请“贺寿酒”。这说明“做酒”并非单指酿酒、制酒,而是一种酒文化现象。



宁化客家人饮酒也盛行猜拳。通常猜的是“顶载拳”,即“一品高升,两人要好,三星高照,四季发财,五子登科,六六顺,七个巧,八大仙,九九长,宝一对,满堂红。”还有连喊带唱的“叮当拳”。


猜输的人喝酒,每到酒席散时,则共同举杯吆喝一声“满堂红”,各将自己碗中酒一饮而尽,充分体现了客家人盛情待客的一片衷情。

喜欢都是可怜人间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