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我爱我家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那些上过《梦想改造家》的屋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送交者: yy888[♀★★★★天佑世界★★★★♀] 于 2020-06-09 14:01 已读 773 次  

yy888的个人频道

+关注


前几天整理师朋友们又探讨起一篇旧文:


热门综艺《梦想改造家》请日本知名设计师青山周平耗费大量心血,把一间胡同里的老破小改造成了集功能与美感于一身的完美住所,结果被没过多久就打回原形,设施被拆,堆满杂物,看起来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节目组改造房屋的前后对比照片


文章的下面,网友们对屋主各种谴责和鄙视:


“改得了房子,改不了陋习,更改不了命”


“高逼格不适合低配人生”


“这些人真心不配拥有更好的生活”


……


做过许多上门整理服务,这样的评论对我而言并不陌生,每次发整理前后的对比图,都会遇到类似的质疑:



上门整理服务的前后对比图



一个人的生活状态,真的是“命中注定”的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那家居设计师和整理收纳师们都可以别干了,集体改行去算命,肯定生意更好。


事实上,正是因为无数成功的案例证明了生活方式是可以后天选择的,生活状态的改变是可能发生的,这些“帮助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行业才会欣欣向荣,才会出现像青山周平、中村好文、近藤麻理惠、近藤典子这样的大师……


那我们的男神是怎么就败给了北京胡同里35平米的小蜗居了呢?



01


镜头之外的生活之“丑”


改造后回访的时候,有一个镜头拍到了这一家人的晾衣杆,本来被改造成原木色的、空无一物的空间,因为这些花花绿绿的衣架和衣服的乱入,瞬间失去了美感。


什么?!你们竟然在大师改造后的房子里晾衣服?真是没格调!


为了保持房子的状态,你们就不能穿衣服,穿了也不能洗,要洗就要用烘干机……改不了晾晒的“陋习”,你们就不配住在网红房子里。



《小家越住越大》的作者逯薇老师曾经说过:“样板间是没有生活臭的,所以样板间可以极尽美轮美奂之能事,但是家不行。”


我们在节目里看到的“改造后”,就是样板间一般的存在,我们却期待它在有人住进去之后,还能一直保持在那个美轮美奂的状态。


因此,与其说这是一个失败的改造,不如说这是一种错误的预期。


我在每一次上门整理结束拍摄after的时候,都会拿走些碍眼的物品,比如,把没有漂亮纸巾盒包装的纸巾藏到柜子里,但我不会要求我的客户,在日后的生活中也要把它藏起来。


给自己的新书拍摄照片的时候,我把一些不好看的东西都挑出来放在一边,禁止它们入镜,但拍完了之后,我还是乖乖把它们都请回了原位。


锅碗瓢盆指甲刀,口罩电池遥控器……我需要你们才能活下去啊!!


如果真要说配与不配,那没有一个真正过日子的人“配得上”样板间,没有一个活生生的家庭可以无时不刻住在一件“作品”里。



为《爱上收纳》拍摄照片时,事先拿走的杂物


02


习惯会改变,但它需要时间


用“改造后”去和“入住后”对比,结果确实很令人懊恼。


但我们仔细看一下“入住后”的细节,真的是完全打回原形,一点变化都没有吗?



入住后的客厅



入住后的厨房


这样的客厅和厨房,应该比很多人家里的现状都要整洁清爽吧!


如果我们拿它跟“改造前”相比就会发现:其实已经改变很多了。



改造前的厨房


经常会有人问我:“你们帮客户整理完,他们能维持在那个状态吗?”


我的回答都是:“我并不期待他们能维持在那个状态。”


如果客户原来的状态是50分,我们一起整理后变成了90分,接下来他在自己的生活中维持在70分,这是非常正常,甚至是值得肯定的结果。


如果今天把家里的剪刀换一个抽屉,相信你都要用上个十天半个月才能习惯,更何况整个家的收纳都被重建?


没有人是生下来就会生活,或者是生下来就不会生活的。既然现在的习惯是一点一滴形成的,那么改变它也不是问题,需要的只是时间。


我的老师、日本规划整理师的红人铃木尚子,用了六年的时间才把家里整理成自己喜欢、可以轻松维持的样子。我们却期待一个普通人的家庭在一夜之间就完成并且适应生活的巨变,这不科学。


在生活习惯这件事上,越是希望“立竿见影”,越是会遭遇强烈反弹;越是给自己时间和耐心,越是有可能最终实现目标。


这就是为什么我很喜欢看见学员和客户,退一步,进两步,一点一点朝着自己想要的样子去努力改变,因为我很确定,经过了这样的过程,他们想要再变回去,可没那么容易!




很多家居改造的节目,都会用“逆天”“惊人”这样的词语来形容改造前后差异之巨大。


拜托,你都“逆天”了,就不能允许住在里面的凡人们,花点时间来慢慢适应和消化?



生活在网红屋子里的普通一家人


03


成也价值观,败也价值观


在网络上广受诟病的,是这个3.1平米的、令人惊叹的餐厨设计,最后被杂物占领的“惨状”。




责任被全部推到了住在里面的人身上:都怪他们没有生活品质,都怪他们不懂得珍惜。


但如果从提供服务的角度来说,客户永远都不会是错的。如果结果偏离了预期,那只能说,是我们没有给到客户真正需要的东西。


这个真正需要的东西,就藏在客户的“价值观”里。


也就是说:什么东西才是更重要的?


如果这里最后还是变成了一个杂物间,那只能说明,“留着杂物”比“舒服坐下来吃饭”,对这一家人来说,其实是更重要的事情。


既然如此,当初为什么还要这么多人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做改造呢?


为什么节目组和设计师明明在前期花了那么多时间去沟通,青山周平甚至和屋主同吃同住24小时,都没有发现,究竟什么对他们来说才是真正重要的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这是一个“节目”。



节目就有节目的价值观:要吸睛,要有收视率。


在节目当中,设计师的价值观也不再是单纯的服务客户,还加上了:尽可能展现自己的水平。


而屋主的价值观也早就不是“拥有一个适合我的家”,而是:提出各种天花乱坠的需求,配合节目效果,甚至很有可能,如果不是因为可以上节目,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强烈的需要改造的想法。



价值观太容易被伪造了。我们犯起糊涂来,连自己都骗!


这就是我们做上门整理的过程,为什么要求客户必须在场的原因——我们要在不断的推进中,在各种细节中反复去验证:当初设定的那个目标,是不是他真实的需求。


而很多改造节目,为了观赏效果,为了最后屋主看到改造结果之后那一声“哇!!!”,都签订了不干涉施工和设计的条款。也就是说,除了在最初描绘一幅“想象中的蓝图”,屋主对后来发生的一切都一无所知。


想象一下,如果改造到一半,屋主跳出来说:不要丢掉我的快递箱子和矿泉水瓶子~~!!


会发生什么事呢?


放心,节目组不会这么做,屋主也不会这么说。为了作品呈现时那一声“哇!”,客户真实的价值观被所有人选择性无视了。


但价值观可不是这么好欺负的。


只要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它就会毫不留情地跳出来打所有人的脸。


最后,正是这些纸壳子和破瓶子,把梦幻小屋瞬间化为了泡影。


从一开始,这就是一次裹挟了各种复杂因素的行动,早就不是单纯的“改造一个家”了。



真正重要的是它们


所以,这不过就是一场“表演”。


并不是设计师失败,更不是居住者无能,而是他们真实的需求被“表演”的需求所掩盖,是他们那些需要时间来验证的努力和改变,赶不上“观赏者”要求的速度罢了。


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要拿它来作为真实生活的佐证。


生活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只是,真正的改变绝对不会发生在一场“表演”中。


鼓完掌,就都散了散了吧,回去收拾一下自己家的塑料袋,叠叠自己的袜子,不比为别人瞎操心强吗?

喜欢yy888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